“信”原意是真,是真言,是真话。老子说:“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八十一章)这里的“信”即是“真”的意思。《墨子·经上》曰:“信,言合于意也。”后来,“信”主要是指言与行的一致。《白虎通·情性》曰:“信者,诚也,专一不移也。” 与“诚”字之后起不同,“信”在孔子时代以及孔子之前,已经非常流行。“信”一字,《尚书》10见,《诗经》21见,《易经》2见,《易传》21见,《春秋公羊传》21见,《春秋谷梁传》26见,《春秋左传》215见,《礼记》75见,《论语》37见,《孟子》29见。 《论语》(资料图 图源网络) “信”,本义是全然、如实地按照自己所言说的去做。“信”,往往与忠连用。孔子提倡“言忠信,行笃敬。”(《论语·卫灵公》)“忠”着重于内,“信”着重于外。“忠”是尽心、尽力。然一个人是否尽心、尽力,他人并不知晓,只有自己清楚。而“信”,是如实地按照自己所言说的去做。是否如实地按照自己所言说的去做,他人是很清楚的。子贡问什么是君子,孔子回答说:“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论语·为政》)严格按照自己所说的去做,这就是君子。 孔子认为人人都应当讲信用,在他看来:“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一个人不讲信用,在这个世界上是无法行得通的。孔子自己有一个志向,即是“朋友信之”。 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公冶长》) “朋友信之”,即成为朋友所依赖的人。孔子弟子曾子每日三省其身,其中之一即是信。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为人出主意、想办法,是否做到了尽心尽力?这是忠与不忠;与朋友交往,是否做到了说到做到,这是信与不信。一个人常常这样反省自己,就会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水平和道德境界。 “信”是要见之于行的,是要在行为中见出效果的。由于重视“信”,所以儒家很强调行。孔子曰: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 “讷于言”,即是重承诺;“敏于行”,即是强调行为上要雷厉风行。所以,在孔子看来,“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论语·宪问》)“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宪问》)言过其行,说到了但却没有做到,这是一件可耻的事情。 孔子虽然言“信”,并且很强调“信”,但孔子思想的核心无疑不是“信”,而是“仁”与“礼”。甚至在孔子那里,“信”本身也是“仁”的具体的内容。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论语·阳货》) 在孔子看来,恭、宽、信、敏、惠,以及孝、悌、忠、恕,并不是与“仁”平行、平等的概念,它们都是“仁”的具体内容。 孟子不是不讲“信”,如前所述,“信”一字在《孟子》一书凡29见。但“信”在孟子的思想观念中,并不是最重要的范畴。孟子思想的核心观念是“仁”与“义”。在孟子看来,“仁,人心也;义,人路也。”(《孟子·告子上》)“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孟子·离娄上》)“仁”、“义”之外,孟子还强调“礼”与“智”。孟子认为,人天生即具有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孟子·公孙丑上》)显而易见,“信”在孟子的思想体系中,并不是一个与仁、义、礼、智相平行的概念。 “信”在荀子的思想体系中也不是最为重要的范畴。荀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无疑是所谓的“礼”。虽然《荀子》一书中“信”一字共106见,但与孟子相同,荀子讲“信”往往与“忠”、与“诚”连用。无论是孟子还是荀子,对孔子关于“信”的理论,均没有新的创造性的发挥。 汉代董仲舒标举“五行”。“五行”观念虽然在先秦时代已很流行,而董仲舒则用“五行”来广泛而普遍地解说自然现象及人事活动。由此,董仲舒在孟子所大力提倡的仁、义、礼、智之外,又增加了“信”,合而称之为“五常”。在关于汉武帝的第一次策问中,董仲舒指出:“夫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王者所当修饰也。”(《汉书·董仲舒传》)这是“五常”观念的第一正式出现,这也是“信”第一次取得了与仁、义、礼、智平等、平行的地位。“信”借助于“五行”而成为“五常”之一,又借助于“五常”而取得了与仁、义、礼、智平等、平行的地位。何为“五常”?“常”为人性之常,以其有上述之所谓五,故称之“五常”。董仲舒在提倡“五常”的同时,还提倡“三纲”。汉之后,“三纲五常”成为中国社会伦理的基本规范。汉之后,因为“信”成为“五常”之一,其地位已经达到了无可复加、不可动摇的地步,其思想内容也因之而没有新的发展。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