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孔子教子有何独门秘诀:孔鲤过庭

http://www.newdu.com 2017-12-05 家国网 佚名 参加讨论

    典出《论语·季氏》:“陈亢问于伯鱼(孔子的儿子,名孔鲤)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孔鲤(资料图 图源网络)
    孔鲤是孔子的儿子,跟着孔子的弟子们一起学习。
    一天,孔子独自一个人站在庭院里,正好孔鲤走过来,孔子便问道:“鲤儿,你学了《诗经》没有?”
    “还没有。”孔鲤回答。
    “那你应该好好去学,不学好《诗经》,就不能善于表达自己的思想。”孔子说。
    孔鲤听了,就回去苦读《诗经》。
    又有一天,孔鲤又碰到独自一人站在庭院中的父亲。孔子问:“鲤儿,你学《礼记》了吗?”
    “还没有。”孔鲤老老实实地回答。
    “那你回去好好地读《礼记》,不学好《礼记》,就不懂得立身做人的道理。”孔子说。
    于是,孔鲤又回去认真地研读《礼记》。
    孔子有个名叫陈亢的弟子,两次都看到孔鲤和孔子单独在一起的情形,怀疑孔子对儿子有些什么特别的传授,便问孔鲤说:“你在你父亲那儿,得到过什么别人不知道的教导吗?”
    “没有。两次我单独遇到父亲,一次要我好好读《诗经》,一次要我好好学《礼记》。”孔鲤回答说。
    陈亢听了,高兴地说:“我问你一件事,却知道了三件事,一是要读《诗经》,二是要学《礼记》,第三是君子对自己的儿子并没有什么偏爱。”
    后来,“孔鲤过庭”这一典故,用来指子女、学生接受家长、老师的教诲;用“鲤庭”表示教育的场所。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