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章句集注》次序被后人搞乱 上海古籍出版社以南宋当涂郡斋刻本为底本的点校本《四书章句集注》,与中华书局以清嘉庆十六年吴志忠刻本为底本的点校本《四书章句集注》,目次均为《大学章句》、《中庸章句》、《论语集注》、《孟子集注》。另笔者所见海渊阁明刻本《四书章句集注》,目次亦如是。这几个权威版本的编排,很容易给读者造成《四书》次序本即如此的印象。然而事实究竟如何?先哲朱熹在编定《四书》时的本意到底是什么?对于这个问题,其实朱子本人早已给出了回答。 宋人张洪、齐熙编有《朱子读书法》一书,汇集朱子有关读书治学的语录,其中明确提到《四书》的顺序问题。兹摘录原文如下: 《大学》一篇,乃入德之门户。学者当先讲习,知得为学次第规模,乃可读《语》、《孟》、《中庸》……《大学》垂世立教之大典,通为天下后世而言者也。《论》、《孟》应机接物之微言,或因一时一事而发者也……程子所以先《大学》而后《论》、《孟》,盖以其难易缓急言之,而非以圣人之言为有优劣也。至于《中庸》,则又圣门传授极致之言,尤非后学之所易得而闻者。 从朱子的原话中可见,《四书》本来的次序应当是《大学》、《论语》、《孟子》、《中庸》。其依据是经书的难易缓急:《大学》中正平和、大义昭然,最适合初学者入门;《论语》、《孟子》多对答之辞,需要分辨具体语境背后的微言;《中庸》则代表了精微幽眇的最高智慧,要求修习者必须具备一定基础。因此,这一次序针对的是进学的不同阶段,切合的是研习者心性和智识的逐步养成,这才是朱子的良苦用心。然而后世的刻本为了贪图方便,未能遵循朱子的本意,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极大的“误导”。 本文系腾讯儒学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