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儒学 > 其它 >

家丑要不要外扬?

http://www.newdu.com 2017-12-05 古典书城 古典书城 参加讨论

    文/古典书城
    半夜里王宝强的一条离婚微博,炸出数百万的熬夜党。作为熬夜党之一的古典君,初初在营销号上看到的时候还以为是个谣言之类,细细看下去才确认,这不是玩笑。
    
    离婚声明(资料图 图源网络)
    但还是被其中指名道姓的出轨内情给震惊了,这在信奉“家丑不可外扬”的中国,着实少见。
    于是,很快就看到一个红到发紫的“爆”字;看到前两天还在向各位“老公”表白的网友,迅速转换战场,杀到当事人微博下,或表同情或口诛笔伐,甚至还捧红了位与出轨男同名的乒乓小将。
    段子手们更是一起狂欢,什么“家里有一个碧池,头上长满草原”,什么“马容易劈腿”啊……
    而女方当事人“不是不爆”的回复,也让围观群众好奇心大起:是不是还有什么大料?!
    然后又伴随着“王宝强儿子”,“王宝强包养”等等猜测性的话题,让一个极为平凡的周日变得热闹非常。
    没错,就是热闹。对于大部分局外人来说,这只是一个故事。表达自己很富有同情心之外,可能就只是谈资。
    事态发展走向,我们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是两败俱伤。为此,不禁要问:家丑要不要外扬?
    
    家丑要不要外扬?(资料图 图源网络)
    “家丑不可外扬”,这是中国上千年的思维定式。它的形成背后,是中国传统的家庭伦理观念,和古代律法制度也密不可分。
    古人极为重视宗族观念,个人的行动与整个家族息息相关。你若扬名立万,便是光宗耀祖;你若声名狼藉,便是有辱门庭,整个家族都要蒙羞,甚至会影响族中人的前程和嫁娶,所以能内部解决就内部解决。
    古代的律法,更是将观念进一步强化。大罪要连坐;小罪又因为“孝悌”等理论,“为尊者讳”、“为亲者讳”有法律保护。涉及家人,能不说便不说,长此以往便约定俗成了。
    甚至是皇帝,也未成免俗。
    作为一个有雄心壮志的皇帝,北魏孝文帝拓跋宏真的很忙。
    为了建立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大帝国,改变人民对鲜卑未开化民族的印象,他主动学习汉文化,还顶着大臣们的口水将都城迁到洛阳。
    为了尽快稳定内乱,平定四方继而完成统一,他还要亲自率军四处征战。
    
    他还要亲自率军四处征战(资料图 图源网络)
    谁知道,家里出了乱子。他的妹妹跑来找到他说,他的老婆皇后冯润(也被称作冯妙莲)趁他不在家,逼她嫁给国舅冯夙。这还不当紧,皇后还给他带了一顶绿油油的帽子。
    拓跋宏顿时急火攻心,一口血喷了出去。要知道,这是他最爱的女人。
    冯润拓跋宏奶奶冯太后侄女,虽说辈分上有点乱,但两人并没有血缘关系。
    鲜卑人完美继承了汉武帝“立子杀母”的政策,所以他爹的妈就不是冯太后。因为这个政策,他很小时也没了亲娘,由冯太后一手带大。
    排除没有血缘的辈分,他和冯润也算是青梅竹马,长大后又自然而然地成了亲。当然了,皇帝也不可能就娶一个,当时和冯润一起入宫的还有她的妹妹冯清。
    虽然得宠的是冯润,但在立后的关键时刻,冯润得了咯血症,因为这种病传染,她就被太后姑妈送出了宫。
    这时的冯太后自感将不久于人事,希望活着看到冯家的姑娘成为皇后。于是冯清成了唯一的选择。
    等到冯润与拓跋宏再次见面,是在拓跋宏为太后守孝三年后。因为太过想念,孝期一满,拓跋宏就立即将已经痊愈的冯润接回了宫。
    面对着妹妹变顶头上司的落差,冯润很不甘心。于是凭着她在皇帝心中的位置,很快用枕头风将妹妹变成废后,自己成功上位。
    拓跋宏也做到了独宠她一人。她没有孩子?任大臣叨叨去。二皇子母亲死的莫名奇妙?死就死了吧。太子要废?可以考虑……
    为了她,他什么都可以装作看不见。可他不明白,为什么她要背叛他?
    撑着病体,他赶回洛阳,想问问她。然而,看到的却是她正在找女巫诅咒他去死。
    忍无可忍的他,立即将在他头顶种草原的假太监高菩萨等人咔嚓了。对于冯润,他恨,却依然爱她。最后,除了幽禁,仍旧保留了她皇后的头衔。
    一年后,拓跋宏病入膏肓。临终前,他下令所有的嫔妃回家改嫁。唯独冯润,他在诏书上写道:“吾死之后,赐皇后死,葬以后礼,以掩冯门之大过。”
    因为他依然爱她,他便固执地坚持着自己认为的死后同穴。因为他爱她,也爱着抚养他成人的奶奶,他便顾忌着冯家的脸面,独吞着被背叛的苦涩,以致病情加重。
    感情中的事多是如此,受伤害的总是爱得多的那个人。家丑不扬,是因为情义还在,不愿亵渎当初的美好;家丑不扬,更因为除了爱情还有亲人,不愿自己的家人遭人指点。
    同样是古代,面对家丑,有一位女中豪杰倒是给出了另一份答案。
    东汉末期有一名士,名叫黄玄,老婆粉众多。
    说是名士,视名利如浮云的少之又少,更多的人不过是炒作的手段,如同今日的网红,以便待价而沽。黄玄便是后者。
    所以当一位叫袁隗的司徒表示想把侄女嫁给他时,黄玄的内心很是激动,但外表依然冷静。
    这是一个搭上太子党的好机会,机不可失。但是,家里已经有老婆了,怎么办呢?
    也没费多长时间,黄玄心中已有答案。
    他的妻子夏侯氏也是一位饱读诗书的女子,大哭大闹之事应该不会有。休妻成本,真的不算高。
    当他和老婆摊牌,夏侯氏也确实表现出了一个文艺女青年的修养,你既无心我便休,干脆利索地答应了。唯一的条件就是,请黄家亲戚们吃一场散伙饭,也算是有始有终吧。
    要求很小,黄玄便没推辞。
    那一天,来了数百人的亲戚。几杯酒过后,夏侯氏说了说临别感言。感慨完自己来黄家的种种,就又提了提自己的“前夫”。
    毕竟夫妻一场,实在太了解对方。于是,黄玄那些不为人知的勾当,包括那些沽名钓誉的所作所为,就这样于光下化日之下被揭于众人面前。
    待黄玄想起来阻止,她已经挑重点说的差不多了。说完后,拿着自己东西回了娘家。
    自此,黄玄身败名裂,黯然离乡。
    是不是很过瘾,很解气?对于背叛者,古典君内心也希望都是这样收场。
    但是呢?这个故事走到最后,其实不过是一段姻缘的结束。了断后,不过是你我再无干系,也与人无尤。但如果有了孩子,一切肯定又不一样。
    在中国的社会,这孩子肯定会不停地被人提醒:你有个怎样的父亲?然后在备受质疑与指点中走过他的童年。即使这孩子终有一天出人投地,只要别人提起他的父亲,他依然只能把头低下,承受那难以启齿的泄气与失落。
    把自己的伤疤撕给别人看,是一种勇气。如果这过程中波及自己最在乎的人,以后想想,不过又是一种痛。而伴随伤疤而来的同情,从来都是软刀,既能用言论刺伤对方,也会让自己的努力在很长的时间里被套上枷锁,一旦有违大众想像,刀锋瞄准的就会是自己。
    再说,被人同情的滋味一点都不好受。虽是带着善意的动机,却总触及别人敏感的自尊,还让人反驳无能,被动承受。
    这世上比所有人都瞧不起你的滋味还难受的,就是所有人都同情你。
    
    被未来的岁月温柔以待(资料图 图源网络)
    所以,我们也不必同情心泛滥,善良的人肯定被未来的岁月温柔以待。宝宝那么好,自能解决,还有一种报复,叫比她活得更漂亮。
    转自|“古典书城”(微信ID:gudianshucheng)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