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儒学 > 其它 >

武夷山市:朱子文化“有温度”

http://www.newdu.com 2017-12-05 福建日报 刘辉 参加讨论

    文/刘辉
    
    改造后的古街民居
    朱熹在武夷山市琴书50载,朱子理学在这里萌芽、成熟、传播,并对后世影响深远。多年来,相较于人流如织的丹霞景观,武夷山的朱子遗存显得冷清。而今,随着我省着力打造朱子文化品牌以及一系列举措的施行,朱子文化在武夷山市不再是干巴巴的教条,而是可看、可玩、可学、有趣的鲜活文化品牌。
    一座名镇的复兴
    11月15日,武夷山市五夫镇人声鼎沸。这是这个小镇年内第二度拥入数千嘉宾游客,为的是参加第六届海峡两岸(武夷山)朱子文化节。
    与8月份那次参加“荷花节”的人流不同,那时游客在逛,村民在兜售着土特产,两个群体泾渭分明。这一次,在整修一新的兴贤古街上川流不息的人群中,不仅有游客,还有不少带着孩子来逛的本地村民。
    “很多老房子刚翻修过,想看看以前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带孩子来呢,就是让他多沾沾老夫子的文气。”村民陈玉华说。
    村子的另一边,朱熹曾长期居住的紫阳楼边上,一口清泉汩汩涌出。朱熹曾为之起名“灵泉”,是他当年在五夫求学授业时饮用之水。泉水四周,人们排着队,就为掬一口甘洌的泉水,以期接续些朱子的聪慧及才华。
    五夫何幸,如此多人向而往之?
    原来,800多年前,生活在这里的著名理学家朱熹几乎每天都会行走在这条街巷,或学习或讲学或授徒或拜师。朱熹在这里从学、著述、授徒、生活近50年,五夫堪称朱子理学的摇篮。
    更重要的是,这里的朱子文化遗迹类型齐全,既有民居、书院、寺庙、家祠,又有牌坊、街道、驿站、墓冢,比如朱熹故居紫阳楼、曾经讲学的兴贤书院、亲创的五夫社仓、朱熹撰并书刘公神道碑等。尤其是全长1000多米的兴贤古街,沿街汇集了朱子巷、刘氏家祠、连氏节孝坊等众多文物古迹,是五夫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的精华所在和朱子文化遗存遗迹最集中的地方。
    今年起,武夷山市对具有千年历史的兴贤古街进行修缮,同时对部分文物古建进行修复布展。
    “自从五夫被定为朱子文化生态保护的核心区域,开展系列修缮项目以来,每天来五夫的游客都超过千人。这在以前,不敢想象。”五夫镇党委书记周建平感叹道。
    一个品牌的再造
    
    专家在“武夷讲理堂”给市民讲述朱子文化。
    “东周出孔丘,南宋有朱熹,中国古文化,泰山与武夷。”这首蔡尚思的诗句,揭示的正是朱子文化品牌的重要地位。
    朱子的影响,在五夫历时800多年而未曾消逝。
    五夫的村民们对朱子很有感情。7岁小孩就能告诉你有关朱熹的典故,11岁小孩能背出《朱子家训》;朱熹当年随着母亲从尤溪迁往五夫镇途经的第一个巷子被改称朱子巷,朱熹为备荒赈灾首创的五夫社仓被叫作朱子社仓。
    武夷山人的喜宴,至今仍有一道保留菜——文公菜,因朱熹死后谥号“文公”而得名,由优质米粉加猪瘦肉精制而成,口感芳香滑而不腻……
    如何打造这样一个重要文化品牌?武夷山市煞费苦心。
    “目前我们已经完成朱子文化遗存普查,全市现存相关不可移动文物19处、可移动文物1项,其中摩崖石刻、刘公神道碑为省级文保,武夷山市级以上非遗8项,朱子家宴、朱子祭祀列入南平市级非遗名录,龙鱼戏列入省级非遗名录。”武夷山市文体新局局长林建江说。
    “摸清家底、修复部分遗存、合理编排路线,依托武夷山每年近千万人次的游客资源,我们完全可以打造强势的朱子文化旅游路线。”武夷山市旅游局局长王文谦信心十足。
    身为朱子后裔的福建省武夷山旅行社老总朱日忠感受明显。他所在的旅行社曾多次负责接待海峡两岸“朱子之路”研习营。“抛却朱子这块面纱,那些破落的文化遗存一度让人不忍目睹,吸引力大打折扣。如今这些整修后的可视化文化景观,让我们更有底气把朱子文化作为旅游卖点了。”
    品牌塑造,离不开朱子文化延伸产品的开发。今年4月,闽北首家朱子文化动漫游戏创作实践基地落户武夷山旅游职业中专学校,动画连续剧《少年朱熹》已由武夷山市本土动漫企业完成样片创作。
    两岸联手发起举办的首个海峡两岸朱子文化伴手礼创意设计大赛,吸引了众多文创企业和知名人士参与,共收到旅游纪念品、旅游工艺品、旅游食品、土特产品、出版物、动漫产品六大类参赛作品近百件。
    
    兴贤古街新貌
    本月16日开始,200位欧美国际旅行商齐聚武夷山,开展为期两天的“朱子之路再出发”武夷新发现活动,探访丝路茶路传奇,打造朱子文化旅游黄金线路,打算把朱子推向世界。
    一条文脉的延续
    “勿损人而利己,勿妒贤而嫉能。”13日,走进五夫镇朱子学校,耳边便传来学生们的琅琅书声,他们所读的正是《朱子家训》。
    这是全国唯一一所以朱子命名的学校,学生800多人。学校处处都弥漫着朱子文化气息:大门口镌刻着朱熹手迹校训“活源毓秀,继往开来”;校园中央矗立着朱熹雕像,综合实践楼上高悬着“明德、正心、格致、知行”的校训;具有朱子文化元素的展板、挂图巧妙悬挂在校园内。
    “我们将朱子文化融入课程教学,根据不同的年龄进行分阶段接触朱子文化内容。学生熟悉之后,都可以当小导游员,为客人讲解相关的名胜古迹和历史典故。这样能更好地将朱子文化传承下去。”校长江锦平说。
    丰富多彩的朱子文化,保护与传承工作绝不能是僵化的、与现代生活隔阂的。武夷山市把活化传承作为弘扬朱子文化的重要方面,推动朱子文化进校园、进机关、进企业、进乡村、进社区、进家庭。
    5月开始,“武夷书院·讲理堂”开讲,每次邀请一至两位武夷学院教师或武夷山市民俗专家,向基层干部群众讲授朱子文化等传统优秀文化。
    武夷山市、武夷学院会同两岸朱子学权威机构,已经举办了五期“武夷书院讲坛”,陈来、朱杰人、朱高正、李纯山等一批朱子学知名专家先后主讲,成为常态化普及朱子文化的高层次平台。
    武夷山市政府与武夷学院签署共建朱子学院框架协议,探索开展面向群众的朱子文化等国学教育和面向游客的游学项目;武夷山景区成立东方书院,打造多门类的文化传承、实训教学、研学体验、国际交流实践基地。
    作为朱子文化节的重要活动,纪念《近思录》成书840周年海峡两岸学术交流活动以及朱子与朱子学文献研究相继举办,海内外专家学者齐聚武夷山下,精研朱子学术,探求当今价值,朱子学研究研讨再起热潮。
    本月14日,由武夷山市教育局新编的校本教材《中小学朱子文化读本》正式进入中小学课堂,教材共分三册,小学2本,中学1本。在武夷山市,朱子文化不再停留在冰冷的文字上,而是进入孩子们的思想深处,带着温度在弘扬。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