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国学 > 其它 >

古人在"水"中发现的大智慧,受用一生!

http://www.newdu.com 2017-12-08 中国少年国学院 佚名 参加讨论

    一、老子曰:“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江海之所以能为五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五谷王。”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莫之能先,以其无次易之也。” 
    水,是位辨证哲人。“上善”的智慧当如“若水”之柔中有刚,刚柔一体。水,貌似柔,实则强;水虽柔,但可克刚。
    滴水久之可穿石,流水载歌载舞可使角角棱棱的石头日臻完美成鹅卵石。柔软的水,加压能把巨岩击碎,能把成吨的钢材像揉面团般锻压。
    
    “上善”的智慧当“若水”之随机应变。
    水,常态为液体,降温至零度就凝固为固体;升温至百度则化为气体——聚于低空则为雾,升到高空则成云,凝结下落则或为雨、或为雪、或为雹、或为霰……借助日光月光,还呈现为霓虹华晕。水以不变呈万态,“大道似水”。
    《庄子》云:“水之积也不厚,则负大舟也无力。” 
    是啊,水积不厚深就无力行大船,人若学问修养不高深又怎么能担当重任?
    “从水之道,而不为私焉。”水自有水流之道,只要顺此道而游,并不需要自己的意志——顺其自然。
    水中,有道意。 
    二、孔子曰:“智者乐水” 
    “智者”的智慧当如水之灵活。若藏于地下则含而不露,若喷涌而上则清而为泉;少则叮咚作乐,多则奔腾豪壮。
    水处天地之间,或动或静;动则为涧、为溪、为江河;静则为池、为潭、为湖海。
    水遇不同境地,显各异风采;经沙土则渗流,碰岩石则溅花;遭断崖则下垂为瀑,遇高山则绕道而行。
    水,可由滴滴雨水雪水而成涓涓细流,而成滔滔江河,而成茫茫海洋。
    “智者”的智慧当如“乐水”之灵感,时间如流水,我们要珍惜,“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百姓如江水,为官要慎笃,《孔子家语》云:“夫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所以载舟,亦可以覆舟。” 
    水是美丽动人的,《红楼梦》中言,“女人是水做的骨肉”,《荷塘月色》写道:“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水也是多愁善感的,清新飘逸的仙湖也有“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之时,词中高手如李煜更有“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之叹。
    水是交友的榜样,“君子之交淡如水”;水也是处世的辨证,“水至清则无鱼……”
    水中,有儒风。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