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在《孟子集注》中的《孟子序说》中有:“程子又曰;‘有功于对门,不可胜言,仲尼只说一个仁字,孟子开口便说仁义。’”[1]孔子的思想核心主要是“仁”,孟子在吸收孔子思想的同时,又对其进行扩充,将“仁义”并举。为何孔子说“仁”而孟子却说“仁义”呢?孟子是在什么样的情史下提出的“仁义”思想呢?本文将以《孟子》一书的内容为基础,结合当时的历史情况,对孟子“仁义”思想中的“义”进析分因,探索其产生的原因,并总结“义”所包含的内容。 一、“义”提出的原因 (一)时代发展的结果 相对于生活在春秋时期的孔子来说,生活于战国中期的孟子所处的环境又发了很大的变化,政治上,宗族领主的土地所有制逐渐向地主私有制转变,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变得日益尖锐复杂,诸候之间,诸候与大夫之间为争夺更多的土地和人民,展开了激烈斗争,兼并战争愈演愈烈;经济上,随着冶铁技术广泛地用于生产生活中,社会生产力得到很大地提高,社会经济日益繁荣起来,各国采取相应的改革措施为社会经济迅速发展提供了保障,统治阶级残酷地剥削和压榨劳动人民;文化上,科技的进步使人们的思想认识得到进一步提高,动乱时期的人们行动自由,思想空前活跃。在这种情况下,孔子原有的“仁”已跟无法适应时代的变化。于产生和形成了孟子这一特有的思想。 (二)对孔子学说的发展的结果 孟子在吸收孔子思想的同时,自己的知识也在不断增进和丰富,为了使自己的思想更具有说服力,更容易被人们所接受,他结合自己的经历,以孔子“仁”的思想为中心,又纳入了“义”,把孔子思想中的“仁”作为家庭的宗法伦理原则,又把“义”视作君臣关系、长幼关系作为社会伦理的原则。“仁义”是孟子“仁义礼智”四德中的二德,虽然孔子也曾提出了这四德,但他重点强调的是人和人之间要互相亲爱的“仁”和维护周朝统治秩序的“礼”。孟子则用“义”对“仁”进行补充说明,使儒学思想更加完善合理。 二、对“义”的理解 (一)“仁义”中“义”的含义 “义”的繁体写作“義”,本义指“宜”,《中庸》有:“义者,宜也”[3]即合宜的行为语言。宜还指合于道理、公正,合乎的正义。孔子也曾提过“义”,他把“义”作为人们应该具备的一种高尚品德。他认为“君子义以为上”[4]188,“君子义以为质”[2]164究竟孟子“仁义”中的“义”又为何意呢?《公孙丑上》有:“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2]72“仁”、“义”、“礼”、“智”是孟子“四端说”的观点,也是性善论的基础。“羞恶之心,义之端也”,羞耻之心是义的萌芽。在孟子的思想中“义”往往是和“仁”联系起来说的。孟子说:“仁,人心也;义,人路也。”(《告子上》)[2]247仁是人的心,义是人的路,即是说仁是人的思想道德,而义便是将其付诸于实践的行动。“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2]157仁是人内心情感,属于内在道德,就如同安适舒服的住宅,为人们安身立事的根本,为人处世的出发点。 (二)“仁”和“义”的关系 孟子的思想中常常将“仁”和“义”合起来用,后来的儒家学者也把二者笼统地作为伦理道德标准。可见在孟子的思想中这二者的关系十分紧密,但从《孟子》一书中的孟子的论话中来看,二者的关系是既相辅相成,又相互区别。 “仁义”是孟子道德思想的核心。他常常把这二者融合在一起作为基本的道德规范。孟子认为“仁”是人们情感的自然流露,是存在于人的内心的,内心的东西需要通过一种方式传递出来,即怎样将道德意识的“仁”变为道德行为的“义”。于是他又提出“居仁由义”来进行补充,在行为处世是要怀着仁爱的心,做符合义的事,这是作为一个有德之人的要求,具备了“居仁由义”的思想才能成为有高尚品德的人,才能自如地应付人生际遇的各种考验,顺利地走出人生中的困境,把逆境变为顺境。在孟子看来,“义”存在于人的内心深处,不过与“仁”不同的是,它是人们在“仁”指导下的道德标准,就像是一条正确的大道,是人们通向“仁”的必经之路,强调人们该如何行事,如何待物。孟子用这一形象的比喻,生动而具体地说明了“仁”与“义”的区别和联系。二者的联系就是通过“义”来实现“仁”这一目标,“为道德实践确立了具体途径。”[5]二者的区别在于,产生的源流不同“仁”源于“恻隐之心”,而“义”源于“羞恶之心”。“仁”是人的本能的情感流露,而“义”是理性的,是人对自我的约束和控制。 三、孟子“义”的内容 在《孟子》一说中“义”的具体内容有很多:一、尊敬长辈。“敬长,义也。”“义之实,从兄是也。”二、明耻知羞。“羞恶之心,义也。”三、非有勿取。“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四、事君以忠。“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君臣有义也。”从这些材料中,可以看到,孟子的“义”包括了各方面的内容,孟子把“义”作为规范人们的行为,约束人们走上高尚道德的道路。在他看来,“义”比人的生命还重要,“义”与生命发生冲突,二者不能兼有时,人们要“舍生取义”。 孟子“义”的提出,使达到“仁”这一目标,更加具体,更有利于完善人的自我修养。丰富了孔子“仁”的思想,使儒家文化更加深厚。 参考文献: [1]朱熹.孟子集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2 [2]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0. [3]王国轩译注.大学·中庸[M].北京:中华书局,2007:95 [4]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0. [5]高利梅.孟子“仁义内在”说浅析[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27-30.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