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传》用语。本作“㚃壹”。指天地交感时 阴阳二气升降浮沉的一种状态。《易·系辞下》:“天地 絪缊,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许慎《说文解 字》释“㚃”云:“壹,㚃也,从凶从壶,壶不得渫也。《易》 曰:‘天地壹㚃’。”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今《周易》作 ‘絪缊’,他书作‘烟煴’、“氤氲’。蔡邕注典引日:‘烟烟 煴煴,阴阳和一相扶兒也’。张载注《鲁灵光殿赋》曰: ‘烟煴,天地之蒸氣也。’《思玄赋》舊注日:‘烟煴,和 兒。’许据《易》孟氏作‘壹’,及其本字,他皆俗字也。许 释之曰‘不得渫也’者,谓元气浑然,吉凶未分,故其字 从吉凶在壶中,会意”。王夫之《说文广义》释“缊”说: “《易》曰‘天地絪缊’,本作‘壹㚃’,其作‘缊’者,皆传 写失之”。汉代学者皆以“絪缊”为阴阳浑沦和谐之状。 北宋程颐说:“絪缊,阴阳之感”(《河南程氏遗书》卷十 五)。张载《正蒙·太和》:“太和所谓道,中涵浮沉、升 降、动静相感之性,是生絪缊、相荡、胜负、屈伸之始”。 南宋朱熹《周易本义》:“絪缊,交密之状”。明清之际王 夫之称“絪缊”呈“二气交相入而包孕以运动之貌” (《周易内传》卷六),为“太极至足之和”(同上,卷五)、 “太极本然之体”(同上,卷四),是万物化生的本原和归 宿。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