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创始人 郑玄是东汉的儒家学者、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经学家。他曾师事第五元先、张恭祖、马融,先后研习了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然后网罗众家之说,把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通融为一。郑玄在经学上的重大成就,使他成为汉代最大的“通儒”,同时也是两汉时期儒家经学的集大成者。郑玄站在“通学”的立场上,遍注群经,“整”而“齐”之。根据史籍记载,郑玄曾注解过《周易》、《尚书》、《毛诗》、《周礼》、《仪礼》、《礼记》、《论语》、《孝经》、《尚书大传》,以及《中候》、《乾象历》;又撰写了《天文七政论》、《鲁礼褅袷义》、《六艺论》、《毛诗谱》、《驳许慎五经异义》、《答临孝存周礼难》等,凡百余万言。范晔评价他说:“郑玄括囊大典,网罗众家,删裁繁诬,刊改漏失,自是学者略知所归。”(《后汉书·郑玄列传》) 郑玄的弟子数以千计,郑学也曾风靡一时。以后从魏晋至隋唐,郑学的流传始终很广。清代乾嘉学学派提倡“汉学”,对郑学十分重视,颇多发挥。唐孔颖达《札记正义》称“礼是郑学”,究其原因,一因郑玄礼学著作甚多,特专精于礼学;二因自郑玄兼注《三礼》,始有所谓《三礼》之学;三因郑玄能将其礼学付诸实际运用,为朝廷制礼;四因郑玄能以礼律己,“非礼不动”。然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自郑玄兼注《三礼》之后,后世之治礼学者皆以郑学为宗,而不可舍其书,自魏晋至隋唐皆然,故孔氏有“札是郑学”之称。 二、历史发展 (一)魏初盛况 魏初,郑氏门徒遍天下,经学界几乎成了郑学的一统天下,郑学大盛。郑门弟子超过万人,他们或在朝廷为官,或任博士,或从事著述,或于民间收徒讲学,共同传授郑氏经注,阐发郑学。田琼在汉魏之际任博士,时王粲对郑玄《尚书注》有疑问,撰《尚书问》4卷,田琼与韩益合撰《尚书释问》4卷,共同匡正其谬,答王粲之问以申郑义。宋均魏初任博士,他继承并发展了郑玄的谶纬学,遍注群纬,成就卓著。刘熙亦曾为博士,发展了郑玄以音求义的训诂原则,专用音训,撰《释名》8卷,是一部汉语语源学专著。程秉,博通五经,著《周易摘》、《尚书驳》、《论语弼》,凡三万余言。任嘏亦著书38篇,四万余言。如此等等,郑学成为当时最大的学派。当时,朝廷讲论经义均采用郑注,儒生、学者皆为郑学的博大宏通、无所不包所震撼,转而崇尚郑学,大批经生属意于郑注,不复更求各家,正如皮锡瑞所说:“当时莫不仰望,称伊、洛以东,淮、汉以北,康成一人而已。咸言先儒多阙,郑氏道备。自来经师未有若郑君之盛者也。”(皮锡瑞《经学历史·经学中衰时代》。) (二)与王学的关系 魏文帝以后,随着九品中正制的实行,已不以经术取士,选官重门第,看阀阅,经学开始衰落,然因士族最讲究礼,而郑玄对礼最为精通,故所注《三礼》受到重视,郑学仍有相当的地位。三国时期,已有人在郑学之外标新立异,如魏有王肃,吴有虞翻,蜀有李。王肃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他曾习今文经,又善贾逵、马融的古文学,故兼通今、古文经。他亦遍注群经,为《尚书》、《诗经》、《论语》、《三礼》、《左传》等作注,又撰定其父王朗所作《易传》。他亦采今、古文说,然专与郑学对立:郑玄用古文说,他则以今文说予以批驳;郑玄用今文说,他则以古文说予以批驳。他甚至伪造《孔子家语》、《孔丛子》,还根据《孔子家语》立论撰《圣证论》,假托孔子和孔子子孙的言论,以讥短郑玄,遂形成新的经学派别——王学。但直至魏末,由于郑玄弟子众多,朝廷论讲经义仍用郑玄经注。 (三)三国时期 三国时期,尽管王学因为有政治背景而地位抬高,但主张郑学、崇信郑学者大有人在,他们挺身而出捍卫郑学。这些人有郑玄弟子或再传弟子,也有郑学的爱好者。魏国崇信郑学者,主要有王基、孙炎、马昭、张融等。蜀国崇信郑学者,主要有许慈、姜维。吴国崇信郑学者,主要有薛综、徐整。 三、产生原因 (一)社会历史原因 郑学,就是以古文经为主的今文、古文的合流。郑学产生于东汉末年,反映着封建地主阶级摆脱日益深重的社会危机的需要。东汉后期,外戚专权,宦官擅政,中央政权内部的倾轧与斗争愈演愈烈。到东汉末年,中央政权严重削弱,危机四伏,而作为封建统治阶级精神支柱的经学,其内部今、古文经严重对立,甚至出现了“异端纷纭,互相诡激”(《后汉书·郑玄列传论》)的混乱局面,这不利用中央集权的巩固。因此,实现经学的统一,是从意识形态方面强化封建统治的当务之急。但是,东汉末年的统治者内外交困,自顾不暇,已经没有能力运用政权的力量解决这一问题。尽管灵帝曾颁布熹平石经,“使天下咸取则焉”,然而实际上只能改变一下“文字多谬”(《后汉书·蔡邕列传》)的状况,未能解决经义分歧的问题。于是,经义的统一,就只能由那些忠心维护封建统治的大儒自下而上来完成了。 从东汉末年的情况来看,今文经学衰败,古文经学兴盛。今文经学派的儒者不可能承担这一任务,所以只能由古文经学派的学者来完成。而郑玄是东汉古文经学派的最后一位经学大师,有条件、有能力承担这一任务。他慨叹“汉世之事,谁与正之?”正表明了他维护汉室封建统治的抱负;他发愿“述先圣之元意,思整百家之不齐”,正表明他以统一经学为己任;他年轻时在外求学近20年,遍访名师,遂精通今、古文经,正表明他为统一经学做了长期的准备。郑玄遍注群经,是他采取的自下而上解决经义分歧的一种最为可行的办法。东汉末年社会危机的加剧,还在客观上为经学的统一提供了条件。党锢之祸使经学的派别之争相对缓和,出现了今、古文合流的可能性。党锢之祸给学界带来的后果,是大批学者无心仕途,纷纷退居书斋,潜心学术研究。郑玄就是在被禁锢的十四年间,“隐修经业,杜门不出”,完成《三礼注》的。 (二)自身发展内部规律 汉代经学经历了由简到繁,又由繁到简的过程,郑学的产生标志着这个过程的完成。西汉经学强调守师法,儒生们大都各抱一经,很少撰述。东汉时期,随着师法的被打破,出现了大规模的撰述活动。随着注经的盛行,出现了日趋繁琐的现象,正所谓“经有数家,家有数说,章句多者或乃百余万言。学徒劳而少功,后生疑而莫正”(《后汉书·郑玄列传》)。所以,经学的进一步发展,要求就简削繁。郑玄适应了这一要求,“括囊大典,网罗众家,删裁繁诬,刊改漏失”注经极为简约。郑注出现以后,经生景从,其他诸家经注遂废。更重要的是,郑玄的经注兼融今、古,择善而从,冲破了家法的束缚,遂使今、古文经不仅在文字上,而且在经义的解释上统一起来。郑学的产生,正是突破今、古文学的门户之见,在学术上相互交流的产物。学者通经奠定了学术基础在郑玄以前,已经有一大批精通数经的通儒出现,他们对群经的注释,为今、古文的融合和郑学的产生打下了学术基础。 西汉时,经学家大都只通一经。到东汉,才出现了学通数经并且兼学今、古文的潮流。这种潮流的出现,是和统治者的要求分不开的。如汉章帝就曾下诏,要求学今文经的也要学习古文经。这不仅提高了古文经的地位,也对儒生兼学今、古文经产生了较大影响,以至学者通经成为普遍现象,贾逵、马融等就是这样的古文经学大师。 郑玄正是在这种博通今、古文经的潮流中成长起来的一位通儒。他既学今文经,又学古文经,并求学于精通古文经的大师马融,遂成为精通古文经、并对今文经有很深造诣的经学大师。这种兼通今、古文经的有利条件,使他成为汉代经学的集大成者,故能“发一义无不贯穿群经”(《郑氏佚书·序》。)。郑玄以前的古文经学家注经,已经出现兼容今、古文的现象,但因受到今、古文学派的限制,不便在注中公开标明哪些出自古文经义,哪些出自今文经义。郑玄则敢于冲破今、古文学派的限制,广泛地全面地融合今、古文经,并在注中明确标明哪些是今文经义,哪些是古文经义,正如贾公彦指出的:“郑注礼之时,以今古二字并之……或从今,或从古,皆逐义强者从之。若二字俱合义者,则互换见之。”(《仪礼·士冠礼》疏。)阮元也指出:“郑注迭古今文最为详该。”(《仪礼注疏·校勘记》。)由于郑玄遍注群经,又能兼融今、古文经,加上他高节、硕学、高寿、高誉,故为天下学者归宗,遂形成郑学。 四、特点 (一)兼容并包 郑玄是汉末通儒,所创郑学,可谓通学。他以古文经说为主,兼采今文兼容并包是郑学的最大特点。经说以及谶纬之学注经,不守门户之见,从而创立郑氏家法,建立起郑氏经学体系:“于《易》先通京氏,后传费氏;于《书》传杜林古文;于《诗》先通韩氏,后尊毛氏;于《礼经》本传小戴今文之学,兼习淹中古文;《周礼》采杜子春及二郑(郑兴、郑众);《礼记》依卢(植)、马(融)之本;《春秋》则有评论略说,《发公羊墨守》、《针左氏膏肓》、《起梁废疾》;其余《论语》、《孝经》、《孟子》、《尔雅》,皆有注解,由其于两汉经师之说,综括靡遗,而又网罗百家,博稽六艺,证其同异,辨其是非。”(胡培《北海郑公生日祀于万柳堂记》。)在郑玄之前,儒者各守师法、家法,壁垒森严,少有会通。自郑玄遍注群经,使今、古文经合流,成为一种新的经学。 (二)形式灵活 郑玄博通今、古文经以及当时流行的其他学问,在创立郑学的过程中,除遍注群经,采取多种训诂形式之外,还在经学研究中,在与论敌的斗争中,采用了灵活多样的体式,有“论”,如《六艺论》;“谱”,如《毛诗谱》;“议”,如《鲁礼议》;“赞”,如《书赞》;“驳”,如《驳〈五经异义〉》;“难”,如《答临孝存周礼难》;“发”,如《发公羊墨守》;“针”,如《针左氏膏肓》;“起”,如《起梁废疾》等。 (三)简明扼要 在郑玄之前,博士说经,往往繁琐寡要。郑玄博洽经传,长于训诂,其注经,“文义自解,故不言之,凡说不解者耳”(《郑志》郑玄答张逸语,《诗·周南·螽斯》正义引。),故经注简约,用字往往少于经文,遂使儒家经典有了能为后学所取正的注释。郑玄的著述,遵循“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毛诗谱·序》,《郑氏佚书》本)的原则,故学者用力少而功多。 五、成就 郑学主要通过经注表现出来,内容虽涉及古代政治、经济、哲学、法律、教育、历史、天文、历法、数学、物理学、机械制造等多种学科,但就其体式而言为训诂,其成就是: (一)重视古今词义的对比研究,强调以今语释古语,使古文献中的词语的本义得到正确解释。以今释古,先秦训诂已常见,然至郑玄注经这一原则才得以广泛应用郑学对训诂学、经学、文献学有影响,并产生很大影响。为存词之古义,郑玄在经注中还十分重视以复音词训释单音词,这不仅缩小了词义距离,而且使古代文献词义解释得更加明确,也反映了当时词语变化的情况。 (二)经注尽量说明古代文献在词语方面所保存的古今音变的轨迹。郑玄深知古今语音随时间、地域的转移而不断变化的道理。经注中因声求义,说明通假的例子甚多,后世训诂家多据以研究先秦两汉的古音古义,是一份十分宝贵的历史信息资料。如清代王念孙、王引之等人,正是沿着郑玄开辟的路子,吸收历代研究成果,建立自己的古音系统,并运用于经学、文献学、训诂学的研究,取得前所未有的成就。 (三)通过注释,广泛解释属于百科性的语词意义。郑玄的经注,以《三礼注》为代表,在郑学中占重要地位。《三礼》内容非常广博,包括社会政治制度、礼乐兵刑、文教赋税、宫室车服、酒膳饮食、农商医卜等诸多方面,可谓古代政治、经济、文化、风俗等方面的百科全书,是人们的行为规范和准则,今天仍不失为重要的历史资料。郑玄在《三礼注》中所涉及到的有关百科词目的解释,是了解前代生活不可缺少的工具。郑玄遍注群经的成果,在郑玄以后各代注释中,被广泛应用于各类书籍的注释;后代辞书编纂,有关古代文物制度等百科词目的释义,也多参考郑注成说。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