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海外汉学 > 综合述评 >

钱大昕式的“发现”——也谈《巴拉第的汉学研究》

http://www.newdu.com 2017-12-11 苏州大学海外汉学研究中 佚名 参加讨论

    《上海书评》5月17日发表高山杉《俄罗斯馆喇嘛巴拉第》一文,其中对陈开科《巴拉第的汉学研究》(下简称《巴研》)和《巴拉第与晚清中俄关系》两书有不少中肯的批评,很快又得到陈君洋洋一整版的“积极”响应(见5月31日《上海书评》)。高先生批评陈君是单挑书中的“硬伤”讲,这是他一贯的文风,本无可厚非。就好比某人脸上长了疖子,化了脓,医师的责任只是在患处清创、敷药,那些好的部分他不是没看到,而正看到了还有好皮肤在,因此绝无必要将膏药涂满全脸,更无义务帮患者涂脂抹粉作面部美容。如今书评作者大多为美容师,可惜有些人技术不过硬,美容不成,反而丑容,甚至于毁容。书评界不乏美容师,缺少的却是像高先生这样的医师。
    陈君说:“如果作为外行,仅仅对一本著作‘抠字眼’,抠出一些错误,并通过主观臆断来轻率抹煞一本著作的学术价值,那就不是健康善意的学术批评。”颇有点讳疾忌医的味道。其实不应一味责怪人家批评得不健康,问题出在自身就有毛病,就不太“健康”。连“外行”都能“抠出一些错误”,身居“翰林院”、自诩为内行的陈君难道不应首先反躬自问吗?试看下文,便可知“主观臆断”的专利不属于高先生,陈君自己才是这方面的行家里手。
    《巴研》“巴拉第《中国史料中古老的基督教痕迹》所用汉文资料考”一节谈了巴拉第参考过的中文书籍,陈君说:“(3)Чжи пань тунь цзи(zhi pan tong ji)(第51页)未知何书。根据该典籍与佛教相关,推断可能是《佛祖统记》之误拼”、“(8)Цзянь гу сюй цзи(jian gu xu ji)《典故续集》(第58页),待考”、“(9)Цзянь гу бу цзи(jian gu bu ji)《典故补集》(第58页),待考”(《巴研》179页)。本来专名的中外文对音工作有一定的难度,一时对不出来,采取“未知”、“待考”的态度是合适的,但为何又主观地“推断”是“误拼”呢?Чжи пань тунь цзи其实就是“志磐《统纪》”,志磐是宋人,《统纪》即《佛祖统纪》的略称(注意不是《佛祖统记》),这种引书方式是前人常用的,不必奇怪。陈君似乎对考不出原书心有不甘,于是就“主观臆断”地生造出两本根本不存在的古籍。作为巴拉第研究的“外行”,我越俎代庖地替他考一下,所谓“《典故续集》”、“《典故补集》”其实是清人褚人穫的《坚瓠续集》和《坚瓠补集》。巴拉第可能把“瓠”读作“觚”,遂拼作“гу”,害得陈君莫名其妙了。陈君之所以既已将“Цзянь”转写为“jian”,却又对音“典”,那是由于他在前面已把“(2)Тунь цзянь”想当然地对应为“《通典》”所致,而Тунь цзянь实为史学名著《通鉴》。
    《巴研》的硬伤绝不止这些,陈君常喜替清人改名,如将“韩文绮”写作“韩文琦”(76页),又把“董祐诚”改成“董佑诚”(59页),这虽可归罪于手民,但我疑心陈君是承乃师蔡鸿生先生之风的。蔡著《俄罗斯馆纪事》中将游历过俄国的清户部主事缪祐孙全部写成“缪佑孙”,还不忘提醒读者参考《艺风堂友朋书札》中所收缪氏致其堂兄缪荃孙的信(中华书局2006年增订本136页),可是那些信的落款明明都清楚地写着“弟祐孙顿首”或“弟祐谨启”等字样。
    除了这些“抠字眼”的“外伤”外,《巴研》还有不少“内伤”。如在“巴拉第译注《元朝秘史》”一节中,陈君提到曾递藏过鲍廷博旧藏本《元朝秘史》的“韩泰华”,他说:“韩泰华,何许人?陈(垣)先生只诙谐地提了一句‘韩泰华者,尝在西安景教碑侧,刻有大字,云咸丰己未武林韩泰华来观云云,即此人也’,估计陈先生并不清楚更多的情况。”(75页)所引的这句话出自陈援庵先生《元秘史译音用字考》一文的“俄本来历”一节,此处原文主要讨论版本问题,完全没有必要离题去考证韩氏本人“更多的情况”,免得枝蔓。众所周知,援翁精研宗教史,景教碑名满天下,在此略作提示,不过前辈学者常有的“以博其趣”而已,不知有何“诙谐”可言?陈君下文中引用前苏联学者潘克拉托夫(Панкратов Б.И.)的话,而潘氏又得自一个叫Бао Чжэн-гу(陈君音译作包正谷)的中国教授的口述,这种辗转叙述使陈君自己也无所适从了,他不得不说:“我们不知道这位包教授为何许人,这样,他的口述也就无从落实了。”(76页)其实,韩泰华并非无名者,也无需借用洋人“出口转内销”的二三手材料才能“落实”,清人叶昌炽《藏书纪事诗》早就提到过这位藏书家,今人林申清编的《中国藏书家印鉴》中收有韩氏不少藏书印,陈君不妨找来翻翻,便会明白那位“包教授”的话原来并不准确。
    又如,元人李志常《长春真人西游记》是一部极重要的中西交通史著作,但成书后流传不广,明正统年间被收入《道藏》,清康熙间编的《道藏辑要》也收录此书。直到清乾隆六十年(1795),钱大昕、段玉裁游苏州玄妙观,翻阅《道藏》时发现此书,钱氏借抄后写了跋,才逐渐为世所重。嘉道间学者徐松(字星伯)、程同文、董祐诚、沈垚都有考证。道光二十二年(1842)冬,金山钱熙祚也到玄妙观阅《道藏》,次年将抄录的《长春真人西游记》收入所编《指海》丛书中。1845年,其子钱培让、钱培杰又补刻了沈垚的《西游记金山以东释》及钱、段、徐、程、董诸跋,并作一跋,其中说道:
    钱氏、段氏所见即元妙观本,沈君所据得之徐氏星伯,徐氏又从龚氏定庵借抄,而沈君又以《道藏辑要》本校之,今以家刻本相校,颇有异同,而徐氏原本尤多舛误,盖屡经转写使然。
    可知沈垚早就知道有《辑要》本了。但1866年巴拉第在其《长春真人西游记》译序中自以为“发明了雨伞”,他说:“如此热衷古书的中国学者们竟然没有注意《道藏辑要》。”(《19世纪中叶俄罗斯驻北京布道团人员关于中国问题的论著》592页,中华书局2004年),陈君偏听巴氏的话,便立马推崇“他的工作完全具有钱大昕式的‘发现’意义”(《巴研》60页)了。
    由于《道藏辑要》出版在前,因此巴拉第的序首先提及《辑要》本,然后才说到“杨版《西游记》”,但并不能由此像陈君那样推断巴拉第首先发现了《辑要》本,后来看到《连筠簃丛书》才知道有钱大昕发现的《道藏》本。我以为,巴氏本是看了杨刻本才知道有此书的,后来找到有校勘价值的《道藏辑要》本,便有点忘乎所以,藐视起中国学者来了。虽然我并无贬低巴氏学术成就之意,但也不想为他再“锦上添花”了。
    陈君念念不忘书评对“建设和谐社会”的作用,那么“排毒”和“养颜”就得“两手都要抓”,而且“两手都要硬”。如是,无论学术或社会方能获得真正的健康。海外汉学研究的成绩有目共睹,但问题也不少,原因固多,缺乏“内功”的修炼当是关键所在。研究洋人的汉学,研究者首先应提高自身的汉学修养,如果在这方面也学“功夫在诗外”,那到头来这“诗”肯定是做不好的。
    【原载】 《东方早报》2009-6-14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