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海外汉学 > 综合述评 >

“气”、“味”之辨——西方汉学研究举隅

http://www.newdu.com 2017-12-11 苏州大学海外汉学研究中 佚名 参加讨论

    中西文论各具特色,而我国独特的术语概念,更能引起人们探究的兴趣。关于“气”与“味”的辨析,即是明显的例证。
    一、“气”的内涵及其演变
    “气”是我国传统文论中的重要概念,英国学者卜立德撰有专文,对此加以梳理与阐发,其文曰《中国文学理论中的“气”》。
    他说,中国古代的宇宙论认为,“气”乃组成世界的因素,即可觉察之物赖以凝聚成形的“汽”,亦即原始的物质活力。就人类而言,呼出者为“气”,与血结合为“血气”,与禀赋联系为“气察”,孟子提出因志而养气,使“气”有了伦理意义,尽管它本身不含好坏价值。这一基本的“气”显而易见时,则表现为“气氛”、“风气”、“气度”或“风度”。《管子·内业》首先指出:“气道(通)乃生,生乃思,思乃知,知乃止矣。”这段话是说,正如思想依赖生命,生命依赖于“气”。《内业》又指出:“精”乃气之精华,乃天宇之“气”的纯粹形式,与“形气”(地上之“气”的粗糙形式)相对而存。“人之生”,也无非是“天出其精,地出其形”。“气”在此获得了一个形而上的基础,即它是赋予天下万物以特征和活力的因素。
    接着他转入了文学批评领域。他说,魏晋时期是自我赏识、探索哲理、多方享乐并强调自然的时代,“慷慨以任气,磊落以之才”(《文心雕龙·明诗》 )成了诗歌创作的特点。“气”这时在文学理论中出现,不足为怪。曹丕是重视这一术语的第一人,其论“气”名句云:
    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譬诸音乐,典度虽均,节奏同检,至于引气不齐,巧拙有素,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
                                     ——《典论·论文》
    “引气”一词象征乐师的应变能力或天赋,而这种能力或天赋是因人而异的。因此演奏技艺虽然自有前例,更受前人陶冶,却.“不能以移”他人。这个比喻说明,文“气”也是先天之物,专属个人,在写作中呈现特定形式.“不可力强而致”。如此看待“气”,似乎符合孟子的主张:“气,体之充也。”人先天的“气”,量不同,类也有所不同——有清有浊。而文之“气”由于是人之“气”的延伸,自然是反映这些区别。曹丕所强调的,正是“气”为艺术家身上的要素这一特点,决定着作品的特点。但他没有区分“清”、“浊”优劣,这表明在他心目中价值判断不是最主要的事情。所谓技艺不能承传,也见于《庄子·天道》篇的寓言——“轮遍斫轮”。轮遍和乐师均有可称之为“天性”的才具,但前者所具是“第二天性”,后者是人所独具的才能。曹丕相信写作可达致不朽,因而强调文学中的个人成分和文如其人的天分。可以说,他提及的“气”是“才气”,是天赋才能之“气”。
    此后,“气”这一概念因历代学者屡有新说遂变得错综复杂起来。卜氏首先分析了刘勰的观点。他指出,“气”的《文心雕龙》中也作为先天之物而出现。《体性》篇云:“若夫八体屡迁,功以学成,才力居中,肇自血气;气以实志,志以定言,吐纳英华,莫非情性。”但曹工只说文人之“气”是作品独特的根由,而刘勰扩大到了文人的整个“情性”。正因为人的“情性”不同,作品才千差万别,譬如“长卿傲诞,故理侈而辞溢”,“叔夜俊侠,故兴高而采烈”。刘勰与孟子也有相通之处。后者的“浩然之气”,似是一种可培养的应变能力,它使人保持高度活跃的状态。而前者论“气”也透露出同样的涵义:它本身没有崇高的暗示,主要与生理过程息息相关,是身体的一种活力。它与其他因素结合,便引出了“才气”、“志气”、“辞气”等概念。刘勰关心的是“气”如何作用于写作,如何帮助形成作品的艺术特质,于是他区分了具有两种特质的“气”——刚柔之“气”。不过关于这一问题,清代姚鼎的阐释最富雄辩。他把男性“阳”与“刚”、女性“阴”与“柔”结合而成“阳刚”、“阴柔”。在他看来,唯古代圣贤才能“统二气之会而弗偏”,后人则偏爱一端,才形成风格上的鲜明对照。“阳刚”之美,“如霆、如电”,“如崇山峻崖”,“如决大川”等等;而“阴柔”之美,“如清风”,“如云”,“如烟”、“如幽林曲涧”等等。(《复鲁絜非书》)如果全然缺乏其中之一,又不能充分发挥另一种的潜能,就算是文病。
    ……
    点击附件浏览全文!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