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无意间看到鲁迅写给许广平的信,没想到横眉冷对千夫指的鲁迅也有如此柔情的一面,令人莞尔。1929 年5月15日他用画着枇杷和莲蓬莲子的信纸给许广平写去一封信。许广平抑制不住喜悦之情,即刻回复道:“自然打开纸张第一触到眼帘的是那三个红当当的枇杷,那是我喜欢吃的东西,即如昨天下午二时出去寄信也带了一篓子回来,大家大吃一通……所以小白象首先选了那个花样的纸,算是等于送枇杷给我吃的心意一般,其次那两个莲蓬,附着的那几句甚好,我也读熟了,我定你是小莲蓬,因为你矮些,乖乖莲蓬!你是十分精细的,你这两张纸不是随手捡起来就用的。”附着的那几句指的是笺纸上的题诗:“并头曾忆睡香波,老去同心住翠窠。甘苦个中侬自解,西湖风月味还多”,都是同心之语。鲁迅收信后又欣然提笔:“我十五日信所选的两张笺纸,确也有一点意思的,大略如你所推测。莲蓬中有莲子,尤其我所以取用的原因。但后来各笺,也并非幅幅含有义理,小刺猬不要求之过深,以致神经过敏为要。”那时许广平已有身孕,从互相的昵称“小白象”、“小刺猬”来看,两人的感情十分甜蜜。而承载这一份近乎肉麻的甜蜜与相思的,正是诗书画并举的笺纸。 古人尚风雅,在各种笺纸上书写诗词歌赋和冷暖心情,从素笺一直写到彩笺。即便民国时期,还有我们熟悉的“红八行”笺纸,信封则是白绵或宣纸糊成的长方形,名址皆由右至左竖写,尚留一番古风。如今,网络普及,人心浮躁,用纸笔写字的人已越来越少了,毛笔和笺纸更几乎成为年轻人眼中的文物,此时此景,无奈无言。 被我们渐渐遗忘在尘埃里的纸,默默伴随我们已经两千多年了。自从汉代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纸,便逐步应用于书写和绘画。到了东晋时期,纸的品种增多,如桑根纸、侧理纸、藤角纸、蚕茧纸等。怀想永和九年,暮春之初,微醉的王羲之就是用蚕茧纸和鼠须笔写下了那篇脍炙人口的佳作——《兰亭序》。“蚕茧纸”又名“凝霜纸”,顾名思义,应是洁白细腻、质若凝霜的。而侧理纸,则是纸上有纹路的纸。古人很有创意地将海苔加入纸浆,通过抄纸技术,使做出来的纸带有丝路花纹,好比纸币中的防伪条纹一般,堪称古代的LOGO印记。这时期彩色纸品种亦大增,为闲逸的书画创作平添几许妩媚心情。东晋十六国时期,雅致的五色花笺的名字在当时已经开始流行了。 隋唐时期,国盛民富,纸的应用得到进一步普及,其用途已从书写扩大到绘画、摹榻、拓印、裱褙与印刷等,甚至出现了最早的报纸“开元邸报”。民间则普遍流行互递名帖。这时期开始出现生纸与熟纸之分。文人们把大幅纸张裁小,用来书写诗词与书信,并把经过艺术加工美化的称为“笺纸”。自此,纸,在文人手中,承续了最大的风雅。 唐代制纸工艺尤以四川为翘首,而蜀中笺纸又以上文提及的“浣花笺”最为出名。相传薛涛在成都浣花溪百花潭畔购置住宅,雇工匠经办造纸作坊。她根据前人用黄檗叶染纸的原理,以芙蓉为原料制造彩色笺纸。这位蕙质兰心的姑娘设计的纸非常人性化,是一种长宽适度、便于随时取用的小张笺纸,以十张为一扎,染为十色,诗人们见此尤为心仪。薛涛还用涂刷加工方法制作色纸,将红花中提取的染料掺入胶料涂刷于纸面,比传统的浸渍染色方法更方便快捷,红得特别自然优雅,又含有植物芬芳。优雅的花笺加上薛涛的个人魅力,成就了一段造纸业的诗意传奇。明朝何宇度《益部谈资》说:“蜀笺古已有名,至唐而后盛,至薛涛而后精。”还认为薛涛笺不止一色,且有大幅可供书画。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