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侯养鸟——切忌以己度人,主观臆断 故事原文:昔者海鸟止于鲁郊,鲁侯御而觞之于庙。奏《九韶》以为乐,具太牢以为膳。鸟乃眩视忧悲,不敢食一脔,不敢饮一杯,三日而死。此以己养养鸟也,非以鸟养养鸟也。(《庄子·外篇·至乐》) 故事释义:从前,有只海鸟落在鲁国都城的郊外,鲁侯以为这是只神鸟,令人把它捉住,亲自把它迎接到祖庙里,毕恭毕敬地设宴迎接,并将它供养起来,每天都演奏《九韶》给它听,安排牛羊猪三牲具备的“太牢”给它吃。鲁侯的这种招待把海鸟搞得头晕目眩,惶恐不安,一点儿肉也不敢吃,一杯水也不敢喝,过了三天就死了。 故事感悟:“鲁侯养鸟”讽刺了那些不以正确的养鸟方法来养鸟,而是用供养自己的方法来养鸟的国君。以此向人们揭示了这样的道理:好的愿望必须符合事实,如果只有主观愿望而违背客观实际,好事便会变成坏事。办事不看对象,完全根据自己的好恶行事,好心也会把事情办糟。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差异很大。你认为最好的,别人可能觉得不好,甚至可能觉得最差。做人处世,切忌以己度人,主观臆断,这往往会导致事情失败,须牢记主观愿望要符合客观实际 屠龙之技——做事脱离现实一场空 故事原文:姓朱者学屠龙于支离益,单千金之家,三年技成,而无所用其巧。(《庄子·列御寇》) 故事释义:有一个姓朱的人,一心要学会一种别人都没有的技术,于是就到支离益那里去学习宰杀龙的本领。他花尽了家里资产,用了整整三年时间,终于把宰杀龙的技术学到手了。姓朱的得意洋洋地回到家里。可是,世间哪有龙可杀呢?结果,他学的技术一点也用不上。 故事感悟:学习必须从实际出发,讲求实效。如果脱离了实际,再大的本领也没有用。 随珠弹雀——做事要衡量轻重 故事原文:今且有人于此,以随侯之珠,弹千仞之雀,世必笑之。是何也?则其所用者重,而所要者轻也。(《庄子·让王》) 故事释义:随侯之珠是非常珍贵的宝珠。有一个喜欢打鸟的人,却用随珠作弹丸,去射飞翔在千丈高空中的一只麻雀。人们看了,都嘲笑他。这是什么道理呢?这是因为付出的代价太昂贵,而得到的东西太轻微。 故事感悟:据记载,在我国灿烂辉煌的古代历史上,有两件齐名天下、为历代帝王所必争的宝物,那就是和氏之壁与隋侯之珠。《韩非子》中关于这两件宝物有详尽的记载:“和氏之壁,不饰以五采;隋侯之珠,不饰以银黄,其质其美,物不足以饰。”《淮南子·览冥训》中也说:“譬如隋侯之珠,和氏之璧,得之者富,失之者贫。” 隋侯之珠,价值连城,倘若用它来弹射千仞之雀,则得不偿失,其功用远比不上一颗普通的弹丸。“随珠弹雀 ”常用来比喻做事不知道衡量轻重,因而得到的也补偿不了失去的,也常用来比喻大材小用。做什么事情,都得讲究得失轻重。为了没什么价值的东西而丢掉十分宝贵的东西,这是一种十分愚蠢的行为。 望洋兴叹——人切忌自满 故事原文: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 故事释义:秋天来到,天降大雨,无数细小的水流,汇入黄河。只见波涛汹涌,河水暴涨,淹没了河心的沙洲,浸灌了岸边的洼地,河面陡然变宽,隔水远望,连河对岸牛马之类的大牲畜也分辨不清了。眼前的景象多么壮观啊,河伯以为天下的水都汇集到他这里来了,不由洋洋得意。他随着流水向东走去,一边走一边观赏水景。他来到北海,向东一望,不由大吃一惊,但见水天相连,不知道哪里是水的尽头。河伯呆呆地看了一阵子,才转过脸来对着大海感慨地说:“俗话说:'道理懂得多一点的人,便以为自己比谁都强。'这正是说我呀。而且我还曾听说有人贬低仲尼的学识,轻视伯夷的节义,开始我不相信。现在我看到大海的浩瀚无穷,如果我不到这里,那是多么危险,我将会永远被有见识的人讥笑了。”(《庄子·秋水》) 故事感悟:不见高山,不显平地;不见大海,不知溪流。山外有山,天外有天。我们每个人其实都很渺小。望洋兴叹字面意思是因伟大事物而抬头叹息,引申义为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现多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这则寓言意在告诉我们,做人不要狂妄自大,更不能好高骛远,那种坐井观天、夜郎自大的想法和做法实在要不得。须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匠石运斧——追求成功首先要学会合作 故事原文:郢人垩漫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宋元君闻之,召匠石曰:“尝试为寡人为之。”匠石曰:“臣则尝能斫之。虽然,臣之质死久矣。”(《庄子·徐无鬼》) 故事释义:楚国的郢都有一个人,鼻子尖上沾了一点白泥巴,这层白泥巴薄得像苍蝇的翅膀一样。他请一个名叫石的工匠用斧子把它削去。工匠石挥动斧子,只听见一阵风响,手起斧落,白泥巴削得干干净净,鼻子却没有受到一丝一毫的损伤。那个被削的人神情自若,一点儿也不感到害怕。宋元君听说这件事后,就把工匠石叫了来,说:“你再削一次让我看看吧!”工匠石说:“我的确是会削的,但是,那个敢让我削的人已经死去很久了。” 故事感悟:从表面上看,运斧斫垩只是匠石一个人的本事,但实际上这个看似个人的精彩表演,其实是由两个人的完美组合来完成的。不管做什么事,都要有好的搭档。如果没有一个很好的搭档,要把本领发挥出来便很难。每一个人的事业,都需要合作者的支持,每个人的成功总离不开一个好的搭档。匠石与郢人的完美组合,伯牙与子期成千古知音,唐太宗与魏征为明君贤臣,这都是在反复印证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与双赢。 猴子逞能——人要有傲骨但不可有傲气 故事原文:吴王浮于江,登乎狙之山。众狙见之,恂然弃而逃,逃于深蓁。有一狙焉;委蛇攫搔,见巧乎王。王射之,敏给搏捷矢。王命相者趋射,狙执死。王顾谓其友颜不疑曰:“之狙也。伐其巧,恃其便,以敖予,以至此殛也。戒之哉!嗟呼!无以汝色骄人哉!”颜不疑归,而师董梧,以助其色,去乐辞显;三年,而国人称之。(《庄子·徐无鬼》) 故事释义:吴王坐船在大江里游玩,攀登上一座猴山。一群猴子看见了,都惊慌地四散逃跑,躲在荆棘丛中了;唯独有一只猴子,却洋洋得意地跳来跳去,故意在吴王面前卖弄灵巧。吴王拿起弓箭向它射去,那猴子敏捷地把飞箭接住了。吴王下令左右的侍从一齐放箭,那只猴子就被射死了。吴王回过头对他的朋友颜不疑说:“这只猴子夸耀自己的灵巧,仗恃自己的敏捷,在我面前表示骄傲,以至于这样死去了。警惕呀!不要拿你的地位去向别人耍骄傲呀!”颜不疑回去以后,就拜贤人董梧为老师,尽力克服自己的骄气,远离美色声乐,不再抛头露面。过了三年,全国人都称誉他。 故事感悟:咸丰八年,曾国藩在给曾国荃的信中说:“古来言凶德致败者约两端:曰长傲,曰多言。丹朱之不肖,曰傲曰嚣讼,即多言也。历观名公巨卿,多以此二端败家丧生。”曾国藩在这里指出了普通人的两大凶德和弱点:傲慢和话多。人一旦有了傲的心,必然会在各个方面放松警惕,祸乱、失败也必然接踵而至。傲是自取灭亡之道,所以古人说骄兵必败。在西方,莎士比亚也曾经说过:“一个骄傲的人,结果总是在骄傲里毁灭了自己。”不管有多大的本领,也不可当作骄傲的本钱。谦虚谨慎,才是做人处世之道。 朝三暮四——放开计较得失的凡心 故事原文:狙公赋芧,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名实未亏而喜怒为用,亦因是也。(《庄子·齐物论》) 故事释义:故事有一年粮食欠收,养猴子的人对他的猴子说:“现在粮食不够了,必须节约点吃。每天早晨吃三颗橡子,晚上吃四颗,怎么样?”这群猴子听了非常生气,吵吵嚷嚷说:“太少了!怎么早晨吃的还没晚上多?”养猴子的人连忙说:“那么每天早晨吃四颗,晚上吃三颗,怎么样?”这群猴子听了都高兴起来,觉得早晨吃的比晚上多了,自己已经胜利了。 故事感悟:朝三暮四阐述了这样一个哲学道理,无论朝三暮四还是朝四暮三,其实众猴子所得到的并没有增加或减少,猴子们转怒为喜就显得很可笑。人们总是试图区分事物的不同性质,而不知道事物本身就有同一性。最后不免像猴子一样,被朝三暮四和朝四暮三所蒙蔽。告诫人们要放开计较得失的凡心,因为人的一生一死、一得一失都是一时的,到最后我们将会发现我们并没有失去什么,也没有得到什么。因为无论形式有多少种,本质只有一种。 不龟手之药——要用不同的眼光,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 故事原文: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píng)澼(pì)絖(kuàng)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曰:“我世世为洴澼絖,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yù)技百金,请与之。”客得之,以说吴王。越有难 ,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则所用之异也。(《庄子·逍遥游》) 故事释义:宋国有个人善于配制防治冻手的药,他家祖祖辈辈都用这种药涂抹在手上,靠漂洗棉絮过日子。有一个外乡人听说了,请求收买他的药方,情愿出一百两黄金。宋人便把全家人招集在一块商量说:“我们家祖祖辈辈干漂洗棉絮的活儿,能够得到的不过几两黄金;现在出售这个药方,一下子就可赚取一百两黄金,就卖给他吧!”那个外乡人得到了药方后,便拿去献给吴王,并向吴王夸赞这种药的用处。这时,正赶上越国有内乱,吴王便派他领兵讨伐越国。冬天,他们和越国军队进行水战,把越国军队打得大败。吴王很高兴,就割出一块土地来封赏给了他。这药能够使手不皲裂,功用是一样的。但是,有的用它得到封赏,有的有了它仍免不了干漂洗棉絮之类的苦活,这都是由于用法不同的缘故啊。 故事感悟:同样的东西,由于眼光和见识不一样,它所发挥的作用也就不一样。用不同的眼光,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往往会大有差异。对待事物,要主动探究事理,打破常规思维,让思维拐个弯,要用善于发现的眼睛去探索事物最大的价值,从而完美地利用它的内在价值。 ◎本文参考书目为《庄子故事--中华经典故事》,转载请注明。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