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儒学 > 儒学研究 > 其它 >

何中华:马克思主义和中华文化的“互化”,需开拓新境界

http://www.newdu.com 2017-12-14 中国孔子网 何中华 参加讨论

    【核心提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意味着它的本土化或民族化。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在今天的历史条件下,都需要进一步发展,需要开拓新境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建构,同样体现着马克思主义同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其中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还有“和谐”,可能更多地是借鉴了传统文化的精华,而“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还有“富强、民主、文明”,可能更多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诉求。 
    
    从终极理想意义上说,马克思所谓的“自由王国”也就是共产主义,同儒家所追求的理想社会,即大同理想,是存在着一致性的。其实,人类自古以来就追求社会的理想愿景。因为只有人类才是宇宙中唯一会做梦和能做梦的动物。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可谓是“东圣西圣,心同理同”;“古圣今圣,心同理同”。“五四”时代,社会主义思潮之所以能够传入中国,而且能够被中国文化所选择和认同,决不是偶然的,其中的一个最深层的文化背景,就是中国古代的大同理想。很难想象,如果没有这样一种文化因子,那么,马克思主义及其社会理想,能够被我们选择下来并诉诸实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意味着它的本土化或民族化。离开了中国文化土壤,马克思主义不可能在中国生根、开化、结果,不可能成为有生命的、“活的”文化力量。反过来看,如果没有马克思主义的传入,中国传统文化也难以实现自我更新,难以实现现代化。人类文化的发展,总是通过不同民族文化的交往和互渗实现的。这正是文化上的“杂交优势”所在。这种“互化”,首先是一个实践的过程,我们的阐释不过是一种事后解释罢了。在这个意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融通的实践总是走在理论的前面。正如黑格尔说的:“密纳发的猫头鹰只有在黄昏来临时才能起飞。”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在今天的历史条件下,都需要进一步发展,需要开拓新境界。但这首先是一个实践的任务、是一个实践的课题。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必须坚持,但必须同中国文化背景相结合,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文化土壤。因为“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决不是原教旨主义的,它只有随着实践的发展和深化,不断地取得民族形式,才能真正成为“中国的”。至于说两者的结合在今天中国的表现,从实践层面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就是这种结合的鲜活形式。它一方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一方面又立足于中国的具体国情,其中中国传统文化无疑构成一个重要变量。从观念层面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建构,同样体现着马克思主义同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其中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还有“和谐”,可能更多地是借鉴了传统文化的精华,而“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还有“富强、民主、文明”,可能更多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诉求。当然,这只是一个大致说法而已,并不多么准确。
    (作者系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以上内容为中国孔子网专访摘录)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