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诸子百家 >

第五章 赏罚分明,确保律法执行力(8)

http://www.newdu.com 2017-12-14 左手韩非子右手道德经 newdu 参加讨论
      刘邦的比喻虽然不太恰当,但他赏罚分明、赏罚得当的做法还是值得肯定的。
    因情施策,赏罚要结合实际
    《韩非子》主张用赏罚为手段来勉励臣下与民众,主张信赏必罚,但绝不是说赏罚无度。任何事情太过了,就会走向反面,明朝的残酷刑罚就是一个例证。
    明朝著名的“郭桓案”揭露之后,全国有好几万人被牵连而受到惩罚。其中康名远等人因伙同郭桓盗卖仓粮,脸上、身上被刺了字,脚筋被挑断,膝盖也被剔去,仍旧留守仓库。这样的刑罚已经算是相当残酷了,不料这些人却依然偷出放粮的筹码,卖给小仓官来盗支仓粮。
    由此可见,刑罚过度,人们就不会害怕。赏罚是手段而不是目的,要达到教化的目的,就要依据实际情况来进行赏罚。
    曾经用铁腕杀害大批李唐旧臣的武则天,一生毁誉参半,但她对待上官婉儿的态度,确实体现了这位女皇不同寻常的心胸。
    上官婉儿是唐五言诗“上官体”的鼻祖上官仪的孙女。上官仪是唐初重臣,曾一度官任宰相。高宗李治懦弱,后期又不满武则天独断专行,便秘令上官仪代他起草废后诏书。后被武则天发觉,便以“大逆之罪”使上官仪惨死狱中,同时抄家灭籍。上官婉儿及其生母充为官婢,被发配东都洛阳宫廷为奴。婉儿14岁那年,太子李贤与大臣裴炎、骆宾王等策划倒武政变,婉儿为了报仇也积极参与。但事情败露,太子被废,裴炎被斩,骆宾王死里逃生。上官婉儿明知自己也将被处死,但结果却完全相反:竟被武则天破例收为机要秘书。
    原因何在?主要是上官婉儿有才,而武则天又尤为爱才。上官婉儿曾做了一首《彩书怨》的诗,被武则天无意中发现。武则天不相信这么好的诗竟会出自一位女孩之手,便以室内剪彩花为题,让她即兴做出一首五律来,同时要用《彩书怨》同样的韵。
    婉儿略加思考,就很快写出:
    密叶因裁吐,新花逐剪舒。
    攀条虽不谬,摘蕊记知虚。
    春至由来发,秋还未肯疏。
    借问桃将李,相乱欲何如?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