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已经是一个逐渐浮出海面的的现实,但它决不会意味着人类理想的达到、历史的终结。人类文明仍将向前行进,资本的统治逻辑终将为新的统治逻辑所代替,按马克思的设想,这一新的逻辑便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逻辑。而从世界历史的发展阶段来看,在一体化阶段之后肯定会进入一个同质化的发展阶段,它将使全球化的社会逐渐呈现出较为均匀的性质和面貌,遵循大致相同的规则和逻辑。当然,这大约要在人类具备远为丰富的物质财富和远为美善的精神财富之后才能达到。也许可以这样设想,到了那个阶段,各个文化传统的符号功能已经不再被需要,那时儒学的称号大概也没必要存在了,儒学史上各个阶段创造的精神财富将融入人类文化共同体中。今天的儒学运动应该对自己的发展方向保持清醒的认识,不要拘泥于“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幻想,这样才不至于对于儒学的符号功能过于执著,才有利于儒学自身的健康发展。 注释: [1]无论就今天汉语中的一般意义还是就马克思使用的意义来说,世界历史这一概念至少有两层意思:一是指历史学中的世界各民族、各国家的一般历史,二是指世界各民族、各国家相互联系、相互作用逐渐走向一体的历史。但马克思主要是在后一意义上使用,本文接受马克思的这一用法。不过应说明的是,黑格尔的使用与马克思有些区别,可以大致将他的用法理解为接近前一意义,但他在这一意义中突出强调贯穿其中的必然性,同时他的用法也内在地包含着世界历史将会走向一体化的可能性。 [2]参阅王沪宁《文化扩张和文化主权:对主权观念的挑战》一文,载王缉思主编《文明与国际政治》(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 [3]本文所说的儒学运动指的是二十世纪前叶开始延续至今的对儒学的重新阐释和发扬光大,大陆学界常说的当(现)代新儒学是其中的一股重要思想潮流,但本文尚不局限于这股潮流,其它肯定儒学、赞赏儒学、拓展儒学甚至运用儒学的活动也包括在这一概念之内。参阅阿里夫·德里克《后革命氛围》(王宁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231页——237页对此的描述;也可参阅牟钟鉴先生《二十世纪儒学的衰落与复苏》一文,载其所著《走近中国精神》(北京:华文出版社,1999年)。 [4]这一联系也可以从诸多作者在谈到全球化时对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的引用看出来,比如,阿里夫·德里克就曾用马克思对世界历史的描述来说明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可以为当代全球化提供历史结构的语境”。见阿里夫·德里克《后革命氛围》7——8页。 [5]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贺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352页。 [6]黑格尔《法哲学原理》353页。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114页。 [8]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276页。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276页。 [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114页。 [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十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388页。 [12] 同上。 [1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十卷390页。 [14]马克思《资本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826页。 [1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51页。 [16] 阿里夫·德里克《弹性生产时代的马克思主义》,黄涛译,载《开放时代》1999年1期。 [17]阿里夫·德里克《后殖民气息:全球资本主义时代的第三世界批评》,载汪晖、陈燕谷主编《文化与公共性》(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 [18]王逢振《全球化、文化认同和民族主义》,载王宁、薛晓源主编《全球化与后殖民批评》(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 [19]值得注意的是,马克思把资本主义所带来的全球交往视作共产主义的前提。他说:“共产主义只有作为占统治地位的各民族‘一下子’同时发生的行动,在经验上才是可能的,而这是以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和与此相联系的世界交往为前提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86页)自然,马克思的这种思路在今天仍然有值得注意的思想意义。 [20]阿里夫·德里克《后革命氛围》233页。 [21] 张德胜、金耀基《儒商研究:儒家伦理与现代社会探微》,载单纯主编《儒学与工商文明》(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22]小R·霍夫亨兹、K·E·柯德尔《东亚之锋》(黎鸣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74页。 [23]牟钟鉴《二十世纪儒学的衰落与复苏》。 [24] 有趣的是,当代儒学运动中最具感召力和凝聚力的人物杜维明声称自己的政治信仰是“人文社会主义”。 [2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十卷390页。 [2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十卷107页。 [27]汪丁丁《启蒙死了,启蒙万岁》,载《战略与管理》1999年2期。 来源:http://www.cccrx.com/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