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儒学 > 儒学研究 > 其它 >

论儒教是否为宗教及中国古代小说与宗教的关系(3)

http://www.newdu.com 2017-12-14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 郭豫适 参加讨论

    2.佛教对小说题材和艺术构思的影响。 
    有些佛教经文衍生出小说,其影响作用不仅在于题材,也不仅在于宣扬佛教观念或学说,更值得重视的是佛教空幻、夸张和奇特诱人的想象力,对小说创作的浪漫主义艺术起了积极的诱发作用。佛经有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那就是超凡的玄想和极度的夸张。由于佛教徒讲经说法,其着眼点并不在引导人们执着于现实生活,而是要人们摆脱现实的束缚,将人们的思想、精神引向那空灵无边的非现实的世界。我们普通人想像世界之大,说到最后无非是说世界大得无边,如再要作进一步的表述就感到难以形容了。但是在佛经里,佛教徒却耐心地用一些专门的用语来竭力形容世界之大。佛经里经常出现“三千大千世界”这句话,这是什么意思呢?原来,佛教徒认为同一日月所照的天下为一“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为一“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为一“大千世界”。因为世界之大涉及小、中、大三种“千世界”,所以称为“三千大千世界”。那么“三千大千世界”是否就全部包括了佛教所说的“世界”了呢?还不是!在《法华经》的《如来寿量品》中,其说法是:“譬如五百千万亿那由它阿僧祗三千大千世界。”“那由它”的数量是兆,“阿僧祗”则是无量数。原来,说了半天,“三千大千世界”仍只不过是无量数中的一个。你看,佛教观念中的世界是何等地无际无涯!佛教经文中这些空幻、超凡的思维方式,对于包括小说家在内的作家开拓思维空间,摆脱平凡和拘束,应当说是有益的。 
    有些佛教典籍,其中某些经文不但以其故事题材供给后代,而且它那变幻多端、想象奇特的思想艺术特点也对后来小说创作起到了启发、哺育的作用。佛经中形容世界之大,常用“三千大千世界”之语;形容事物数量之多,常以“恒河沙数”来比喻;形容物体大小可以互相容纳,又常有“纳须弥(佛经谓须弥山其大无比)于芥子”之说。佛经《观佛三昧海经》卷一说,观佛苦行时白毫毛相,细小毫毛中蕴藏许多菩萨,使人感到奇异的是“菩萨不小,毛亦不大”。这种小中可以容大的佛教思想,在后来《旧杂譬喻经》卷上《梵志吐壶》的故事中有了进一步的发挥。经文记述某国王太子入山中游观,遇到梵志。梵志“作术吐出一壶,壶中有女人。与于屏处作家室,梵志遂得卧。女人则复作术,吐出一壶,壶中有年少男子,复与共卧,已便吞壶。须臾,梵志起,复内妇著壶中,吞之已,作杖而去。”《旧杂譬喻经》中的《梵志吐壶》到荀氏《灵鬼志》中,就有了《外国道人》。此篇写一道人于路上遇一挑担者,谓步行疲极,征得后者同意,他进入了挑担上的一个小笼子里。有趣的是,此人“入笼中,笼不更大,其人亦不更小,担之亦不觉重于先”。其后于路边树下歇息进食,挑担者呼入笼者共食,后者云“我自有食”,自己在笼子中进食,并对挑担者言:“我欲与妇共食”,“即复口吐出一女子,年二十许,衣裳容貌甚美,二人便共食。食欲竟,其夫便卧。”妇语挑担者:“我有外夫,欲来共食,夫觉,君勿道之。”“妇便口中出一年少丈夫,共食。笼中便有三人,宽急之事,亦复不异。有顷,其夫动,如欲觉,其妇便以外夫内口中。夫起,语担人曰:‘可去!’即以妇内口中,次及食器物。” 
    从《灵鬼志》中的《外国道人》,再到吴均的《续齐谐记》,这个故事又进一步发展。《续齐谐记》中的《阳羡书生》是一篇著名的故事,其中写阳羡书生许彦,山行遇一书生,谓脚痛,求寄许彦所携鹅笼中。彦以为戏言。“书生便入笼,笼亦不更广,书生亦不更小,宛然与双鹅并坐,鹅亦不惊。彦负笼而去,都不觉重。”其后写书生于路边树下歇息,“口中吐出一铜盘奁子”,其中许多铜制器皿,所盛饮食,“气味芳美,世所罕见。”(32)所不同的是除饮食之外,又增加了行酒。从书生口中依次连续吐出的青年女子和男子,及其他事物。又比此前的《梵志吐壶》、《外国道人》为多。这篇小说故事情节更为曲折,对人物的描写则已涉及其容貌衣服,甚至使小说中人流露出男女之间,用情不专,“实怀外心”的秘密。整篇小说显得更为委婉细腻。从古印度佛经《观佛三昧海经》中的毫毛藏菩萨,到《旧杂譬喻经》中的梵志作术,再到《灵鬼志》中的外国道人以及《续齐谐记》中的阳羡书生,这个连续性的实例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佛经对中国古代小说思想内容和艺术技巧均产生有深远的影响。 
    3.不同小说创作对鬼神的不同观念。 
    在古代不同小说中,虽然都写到了鬼神,但不同小说却流露出对鬼神的真实性持不同的观念和态度。这一方面,笔者拟抄出两则文字,跟大家来比较它们的异同。 
    《列异传》有一篇《宗定伯》。(33)这是一篇使人看了感到幽默的故事,全文抄录如下: 
    南阳宗定怕,年少时,夜行逢鬼。问曰:“谁?”鬼曰:“鬼也!”鬼曰:“卿复谁?”定伯欺之,言:“我亦鬼也。”鬼问:“欲至何所?”答曰:“欲至宛市。”鬼言:“我亦欲至宛市。”共行数里。鬼言:“步行太亟,可共迭相担也。”定伯曰:“大善。”鬼便先担定伯数里。鬼言:“卿太重,将非鬼也?”定伯言:“我新死,故重耳。”定伯因复担鬼,鬼略无重。如是再三。定伯复言:“我新死,不知鬼悉何所畏忌?”鬼曰:“唯不喜人唾。”于是共道遇水,定伯因命鬼先渡,听之了无声。定伯自渡,漕崔作声。鬼复言:“何以作声?”定伯曰:“新死不习渡水耳。勿怪!”行欲至宛市,定伯便把担鬼至头上,急持之。鬼大呼,声咋咋,索下。不复听之,经至宛市。著地化为一羊,便卖之。恐其便化,乃唾之。得钱千五百,乃去。于时言:“定伯卖鬼,得钱千五百。” 
    《宗定伯》亦见于干宝的《搜神记》卷十六。《搜神记》同卷收有另一篇写鬼的故事,这就是《阮瞻》: 
    阮瞻字千里,素执无鬼论,物莫能难。每自以为此理足以辨正幽明。忽有客通名诣瞻,寒温毕,聊谈名理。客甚有才辨。瞻与之言良久,及鬼神之事,反复甚苦。客遂屈。乃作色曰:“鬼神古今圣贤所共传,君何得独言无?即仆便是鬼!”于是变为异形,须臾消灭。瞻默然,意色太恶。岁余,病卒。 
    上述两则故事,无论从思想内容还是从艺术描写来看,佳作当是《宗定伯》。两相比较,同样是写人遇到了鬼,但前者写出了宗定伯的聪明、机智和沉着,突出了他的大胆,胆大而又心细,随机应变,遇鬼不怕鬼,最后战胜了鬼,笔调轻松诙谐,是一篇写遇鬼不怕鬼的优秀作品。后者则写阮瞻前后的心理变化,起初写他“素执无鬼论”,并且写他与来客争辩,来客辩才略逊一筹,输给了他。可是这位来客突然当面声言我就是鬼,阮瞻就吓破了胆,脸色都变了。阮瞻遇鬼怕鬼,不久病卒,这个故事宣扬了鬼的真实性和有害的消极心理。 
    应当说,在中国古代志怪小说中,写鬼的故事多半是宣扬了鬼的,但也有少数写鬼的篇什是宣扬不怕鬼的。除《宗定伯》外,像刘义庆《幽明录》里有一篇《阮德如》也值得一提。该文甚短,但却使人读来颇有趣味:“阮德如尝于厕见一鬼,长丈余,色黑而眼大,著皂单衣,平上帻,去之咫尺。德如心安气定,徐笑语之曰:‘人言鬼可憎,果然!’鬼赧而退。”(34)这里有意思的是写鬼也有那么一点共通的人性,当别人说鬼面目可憎时,鬼就难以为情地退去了。这篇短文和《阮瞻》对照起来看,人们可以从中得到一点启示,即遇到鬼不用害怕。如果你害怕了,那你就上了鬼的当;相反,如果你真的不怕鬼,即并非只是在口头上不怕鬼,那么鬼就对你莫可奈何,反而会怕你而退避了。这里反映的是生活中的一种辩证法。上述情况也告诉我们,评判一篇小说,关键不在于它是否写到了鬼神和菩萨,而在于它们如何描写鬼神和菩萨。对待那些涉及宗教的小说,不应简单地戴上“唯心”的帽子轻易否定,应持分析的态度。 
    4.同一个作家作品对宗教的复杂态度。 
    长篇小说比起短篇小说来,其篇幅自然庞大得多,其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思想的容量也就更为复杂丰富,所以在同一部作品中往往是儒、道、释三教兼而有之。这里略谈一下《金瓶梅》和《红楼梦》。 
    《金瓶梅》,与其一般化地说它是三教兼而有之,就笔者个人看来,不如说是理学观念和佛道思想兼而有之,以佛道而言,则是佛多于道,全书呈现出理学观念(尤其是伦理观念)和佛学思想相结合的基本特征。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