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儒学 > 儒学研究 > 其它 >

新传统主义与中西文化

http://www.newdu.com 2017-12-15 专稿 鞠曦 参加讨论

    一. 面临的问题与新传统主义
    学术研究的本体性是在思想的层次上进行,要面对学术文献和社会现实,对问题进行深入挖掘。所谓对问题进行深入挖掘,目的是要抓住问题的本质。抓住问题的本质需要把握时代,把握这个时代的学术。只有这样,才能以这个时代的问题为前提,贯通历史,使学术研究在历史的向度上展开,在思想的层面上深化。这样才能有利于对问题的思考,才能推定正确的思想理路,才能在本质的层面上解决问题。
    儒学及中国传统文化研究,尤其是对中国哲学的理解和建构、中国哲学文化在当代的境域和未来走向,是中国当代学术研究面临的重要问题。以这些问题切入思想理路,作为中国的学人,是以这个时代的学术思想为背景,面对中国的文化现状,对中国传统文化作出思考,自觉地为复兴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行工作。
    中国的当代文化现状表明,其处于无本失体,非中非西的异化状态。经过百余年来的历程之后,现在进行总结,中国的主流思想理路显然是“全盘西化”。然而,“全盘西化”不但不可能实现,其结果却是使中国文化形成了异化。异化导致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危机,中华民族将何去何从?时代已经要求中华民族作出历史性的抉择。
    文化是民族之本,没有自己文化的“民族”不能称其为民族,一个民族的兴旺发达,其标志,只能是自身的文化。一个民族只能以文化置身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虽然已经成为当代的一种共识,但是,如果没有中国文化作为载体,没有中国文化的复兴作为前提,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但是不可能的,而且将偏离正确的文化轨道,最终将在极端的文化异化中断送中国文化,断送中华民族。
    中国文化的复兴是基于中国的现实性,即现实的当代中国需要文化上的复兴。中国文化是一个历时性的问题,即是一个历史性的问题,也就是说,我们所指称的中国文化是一个与传统具有共时性的问题,即现实的中国文化应在文化传统之中,只有这样才能称其为中国文化。然而,不幸的是,正如我们所看到的那样,中国现当代文化与传统发生了断裂。更加不幸的是,这一断裂是来自于我们前辈的自我否定,来自于我们的前辈不理解本真的优秀的以孔子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由否定而“断裂”,从而开始了“全盘西化”的历史进程。问题表明,当文化与传统发生断裂后,由于失去了文化的凝聚力和思想的整合力,失去了历史的统合力,民族将不再成为民族,最终将产生严重的民族危机。应当看到,虽然由政治与经济等问题的互动影响,中国社会需要应对危机,但要克服危机,一个根本前提,是需要国人以理性的自觉来应对问题。以文化的凝聚力和思想的整合力,使国人以国家利益为重,以相对和平、相对稳定的社会操作,解决面临的问题,使中华民族强盛繁荣,实现伟大的复兴,重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所以,就问题的迫切性而言,极其需要文化上的认同,以此凝聚社会力量,使国家形成向心力,使民族形成凝聚力,推动中国社会的真正进步。所以,在本质性的政治变革之前,需要先在文化上复兴,以中国的文化解决中国的问题。只有文化的复兴,才能增加民族的向心力。一个没有以自己的文化作为主体的任何变革,只能产生离心力。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朝代更替,政治离合,频频发生;异族入主,佛学东渐,却没有使中国分裂,没有使中国文化泯灭,中国文化是世界上唯一没有消逝的文明,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没有失去自己的文化传统。
    今天,面对中国文化的现状,面对中国的现实问题,显然前无古人。对此,余之思想理路是,以复兴中国文化为解决问题的前提,以文化理性的复兴,唤起国人的道德自觉,以国家利益为重,而不是以党派的利益为重,以和平的方式,以中国文化的方式,实现伟大的民族复兴,走出中国自己的路。
    余把这一思想以新传统主义进行了整合。其理论进路是,由于中国现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发生了断裂,在其历时性即历史性上,在其逻辑必然性上,需要对传统文化重新认识,以推定并承续优秀的中国文化传统;在其共时性即时代性上,需要借鉴西方文化的科学理性,以对传统文化进行科学理性的转化,在建构中国文化思想体系的基础上,中和贯通人类文化中的一切优秀的思想形式,重塑传统,以此开出中国文化的新传统,中学西渐,使中国文化向世界传播,为人类作出贡献,实现世界大同。概括讲,“新传统主义”的思想理路是:正本清源,承续传统;中和贯通,重塑传统;中学西渐,开新传统。这是“新传统主义”的思想纲领。可见,“新传统主义”不但是为解决现实问题而推定的文化理路,而且是为中国的长治久安、为人类文化的进步、为世界和平而建设的系统文化工程。
    可见,“新传统主义”决不是所谓中国当代自由主义和激进主义只针对现实问题所设计的方案。反思表明,自由主义和激进主义的方案源于“西化”的思想理路,其实践性,只是“走一步看一步”。所以,这是一种浅薄的思想和应对策略。就自由主义和激进主义的思想体系而言,决非“吾道一以贯之”[1]。就理论层面而言,中国当代自由主义和激进主义应对方案中失缺思想体系化的理论建构。作为历史和逻辑的统一,当中国的自由主义和激进主义应对方案把中国引入进一步的西化之路时,应对其方案的共时性给出学理上的证明,尤其要给出本体论上的证明,以确证自由主义和激进主义不但是中国而且也是人类自为而自在的历史进路。在这个论证中,因为以西方文化为母体,所以,面对西方当代“哲学的终结”、“科学的终结”、“文化的终结”,中国的自由主义和激进主义应对方案中不是在实践上而应当首先在理论的层面上对所有的“终结”开出一条有效的药方。然而,我们看到,中国的自由主义和激进主义的应对方案并没有完成这一理论任务。所以,从逻辑上而论,即使自由主义和激进主义的应对方案能够使中国社会以和平的方式实现“转型”,但因为更加西化,难道不同样面临所有的“终结”性问题吗?所以,“走一步看一步”的自由主义和激进主义的应对方案不是理性的选择,并且很可能给中国带来更加深重的问题甚至灾难。
    “西化”和“反传统”之后,使知识分子尤其是现代知识分子失缺了儒家“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价值取向。尤其是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在成功的进行了“精英勾结”之后,主流知识分子的价值取向仅仅是精英们的高台讲章,精英们已经在实际利益得到满足之后,其担当意识已经被异化。所以,如何走出异化,不仅是文化层面上的问题,也是知识分子生存境遇上的问题。年轻一代的学者应自觉的认识这一问题,增强担当意识,复兴儒学的价值取向,以成为社会的中流砥柱。
    按照“新传统主义”的推定,下面论证“正本清源、承续传统”的思想理路。
    二.正本清源  承续传统
    中国文化上下五千年,历史悠久,文化积累十分丰厚,虽学派林立,但其主流思想始终没有超出儒道两家。就历史的进路而论,先秦诸子和两汉经学及唐宋子学呈现出不同的学理。更重要的问题在于,从文献上论之,孔子在对其前的文献进行整理修纂时,为了厘定中国文化之道,以化成天下,其推定了六部经典,并以《易》为形式,在晚年形成了成熟的思想体系。所以,从思想性和思辩性而言,《易》居六经之首。《易》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帛书易》的出土证明了这一点。然而,后儒并不理解孔子晚年所形成的成熟的《易》学思想体系。由于后世学者是以“六经注我”或“我注六经”的方式表达思想,所以,经学较子学更具有主体地位。思想史表明,《易》不但持久地影响了中国思想发展,而且就思想性和思辩性而言,甚至到现在也没有超越《易》经。
    自孔子把其前的文献修订为六经之后,中国文化的主流脉络始终以六经展开,现当代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否定也以孔子和六经为目标。所以,孔子和六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问题,因此是当代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重心问题。而六经之首的《易》,更是重中之重。所以,正本清源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对孔子和六经、首先是对《易》的思想原理进行解读,厘清所存在的问题。
    《易》学史表明,孔子在《帛书要》中所论“后世之士疑丘者,或以《易》乎”[2]被历史所证明。在孔子的亲传弟子中,只有颜回能理解孔子的思想,因颜回早逝,而且因孔子到了晚年,其《易》学思想才成熟,所以,《论语》未载孔子与颜回论《易》。《帛书要》所载“子贡三疑”[3]表明,即使子贡这样的高才弟子也不理解孔子传《易》的思想原理。正是由于不理解《易》的思想原理,自汉代以后,不但把《易》做为卜筮之书,而且还形成了“两派六宗、互相攻驳”[4]的易学史。历史表明,孔子之后,儒分为八,儒学思想发生了分裂,使之不解《易》的思想原理。《孟子》几乎不以《易》学立论。而《荀子》误于《易》,则深矣。如《荀子》解释《咸》卦,认为是嫁娶之卦。但从《咸》卦的立卦和卦爻辞、说卦、系辞的思想统一性进行推定,《咸》卦是讲生命的存在原理并由此解决终极关怀问题。如把《咸》卦推定为嫁娶之卦,显然与“父母六子”[5]卦的思想原理矛盾。父母生六子而使少男少女自家嫁娶,简直岂有此理!再则,春秋时的《礼》经表明,[6]当时的嫁娶年龄是男三十女二十,是中男娶少女,这才合于“礼”。难道作为一代大儒的荀子不懂《礼》吗?显然问题不在这里,问题产生于不理解《易》一以贯之的思想原理。而荀子之误,直到当代仍没有正本清源。
    再如,《序卦传》把《恒》卦解释为夫妻卦,不但失落了《易》哲学的天地生生,大化流行的本体论,而且不解“恒”的中和之理。易道恒中,恒道生生,所以“生生之谓易”。[7]天地生生,大化流行而有损益,孔子因此以“乾坤三索”推定了《易》的“损益之道”,然后儒把“乾坤三索”误为“父母六子”,从而不解“损益之道”。 [8]孔子曰:“万物莫不欲长生而亚死,会心者而台作易,和之至也。”[9]可是,由于不解孔子的这些思想,使孔子“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10]也被曲解,甚至以《鲁论》为据,以“亦”取代“易”。此实乃不知孔子为了转化《易》的卜筮性,担心以《易》疑丘,虽有“韦编三绝”,仍有“加我数年”之叹,其要求被其转化的《易》在理论上没有大的问题,能够达到“一以贯之”。可是,这些问题,即使在《帛书易》出土之后,主流学界仍固守己见,坚持历史上形成的解释性错误,继续以《易》疑丘。
    可见,虽然《易》为群经之首,但是,“两派六宗、互相攻驳”则说明,后儒没有理解孔子的儒学思想原理,不理解孔子推定的中国文化之道,不理解孔子的一贯之道。所以,孔子所说“吾道一以贯之”,是一个被误解的问题。按照《易》学传统去理解《易》,去理解孔子,将在“两派六宗、互相攻驳”的思想史中失落孔子“穷理尽性、以至于命”[11]的一贯之道。历史表明,后世儒学是把《春秋》作为儒学的主体,以运用于社会政治,而孔子对此也有正确的预见:“知我者,《春秋》,罪我者,《春秋》。”[12]。自汉代开始推崇《春秋》,直到现代“打倒孔家店”,表明了“知丘”、“罪丘”、“疑丘”的问题。
    所以,解决中国传统文化中存在的问题应从儒学开始,应从中国古代哲学思维中寻求理论资源,以应对西方及中国现代社会的种种问题。现代有许多古人没有看到的地下出土资料,例如甲骨文。甲骨文反映的上古思想非常重要,对以“形”建构的汉文字和所表达的思想观念有非常直接而重要的影响。由此表明,《易》的“形而上”和“形而下”及内化的“形而中”哲学,[13]有上古的文字学基础,使孔子以“允执其中”[14]一以贯之于中国古代文化,其集中国古代优秀文化之大成,开出了中国文化的儒学传统。但是,自孔子之后,宋儒虽以“允执其中”为基础,建构了“道统”,所谓与“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15]一脉相承,但由于不解《易》的“允执其中”的思想逻辑,终不知孔子儒学包容“形而上”和“形而下”的“穷理尽性以至于命”的思想原理,从而把《易》的主体性视为卜筮之用。
    焚书坑儒和灭秦的阿房宫之火,使中国文化的历史文献遭到毁灭性破坏,以至于在汉代有今古文之争,使之重修五经(其时《乐》经已失传)。由汉儒的思想方法和官方意识形态所决定,使重修的五经与孔子的思想相去甚远,以至于宋儒把汉唐之儒排除于“道统”之外。现代出土的大量文献,宋儒无缘得见,因此其不知原儒的思想原理,出土文献则是我们正本清源的重要根据。
    从哲学角度而论,正本清源后的先秦思想史表明,《易》中“神”的概念范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哲学推定。孔子一方面以“神”对“昔者圣人”的“神道设教”进行了人文转化,另一方面以“神也者,妙万物而言者也”、[16] “神而明之存乎其人” [17]的“形”“神”主体性和“穷神知化”的“形神中和”[18]实现了主体与“道”即与本体的中和统一。显然,这是非常重要的哲学原理。《易》由此形成了中国哲学的概念体系。其不但没有所谓今人所论的“合法性”问题,而且能中和贯通西方哲学,使西方能理解和接受中国的哲学。
    然而,因为不解《易》的思想原理,“神”的思想意义没有引起后儒的重视,把“神”解释为卜筮之“神”。以至于自孟子开始,以“心”作为儒学的主体性的范畴。到了宋明,形成了“心”学集大成的阳明心学。而“心”学在主体与道、“形而上”与“形而下”的统一性上,出现不可克服的理论困难。“形而中主体之谓神”[19]表明,“形神中和”可达“形而上”,所以《易》曰:“穷神知化,德之盛也”[20]。“神”作为主体,是谓“精义入神,以至用也”[21]。可是,因后儒对这段终极关怀的论述不得其解,以至于误解了“形而上者谓之道”[22]的思想体系。从主体论承诺与形式推定上论之,《易》表明,“形而中者谓之卦”[23];从存在论的角度上论之,“形而中者谓之人”,[24]从存在论的主体性上论之,“形而中主体之谓神”。所以,“神”是《易》哲学中非常重要的理论范畴,后儒没有在这个方向上发展,最终以“心”为主体性,以主体与形而上的统一形成了中国古代哲学的理论困境,阳明心学被清儒所诟病,表明了这一问题。可见,自西学东渐以后,中国现代以“形而上者谓之道”作为“形而上学”的同义,翻译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在物理学之后》,是中国哲学研究中的一个重大误区,其后果是不理解“形而上者谓之道”的本来意义,不理解其内化的哲学原理。
    “道”与“德”的统一,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成果。“德”者,“得”也。所以,先秦的“道”与“德”不是我们现代伦理学意义上的道德,,而是主体与本体的统一,是“得”“道”也。“道”者,主体所和者;主体所能和者,“中”也,是故“形而中主体之谓神”。这个思想原理,孔子和老子是相通的,具有儒道的统一性。所以,汉代以后的“儒道相绌”,不但误解了儒学,同时也误解了道学,楚简的出土,证明了这一点。“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25]表明,《老子》之“恒”与《易》“恒”卦之“恒”,具有承诺与推定的统一性。把“道”推定为“生生”大化的“中和”性质,把“名”即人的认识、人的存在推定为“生生”大化的“中和”,表明了先秦时期对“恒”的本体论理解不同于两汉以后、不同于今人。上海楚简中的《恒先》证明了这一点。所以,“易有大恒”被改篡为“易有太极”,这显然出于不理解《恒》的本体论意义,从而撕裂了《易》的思想体系。当代以陈鼓应先生所代表的“新道家”思潮,因为不能在本体的意义上贯通出土文献,把《易传》曲解为道家的思想形式,继续在“儒道相绌”的理路中作文章,显然是陷在后儒的误区中不能自拔。现代中国哲学界把“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用辨证法进行处理,使其义相去甚远,可谓天壤之别。所以,只有正本清源,才能重新对儒学和道学、才能对中国哲学的思想原理做出正确的理论推定;只有正本清源,才能真正理解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才能真正理解孔老,才能正确的承续传统。
    三. 中和贯通  重塑传统
    “中和贯通,重塑传统”不但是“正本清源、承续传统”之后接踵而来的工作,而且是由历史和逻辑的统一性所决定、必然进行的工作。
    显然,我们在正本清源之后,推定了《易》的哲学思想体系使孔老统一、承续了孔子的儒学传统之后,我们还要面对西方所带来的那些哲学和科学,那些中国传统文化中没有的知识形式。所以,以我们通过“正本清源”所“承续”了的“传统”思想,以其哲学体系和思想原理贯统西方的思想,以现代的文化为背景,以人类文明为目标,重塑中国文化传统,就成为我们所面临的工作。显然。我们面临的不仅是古今问题,还有中外问题。所以,我们的工作量之大,可谓前无古人,更有待来者。
    贯通中西,需要一种新的方法论。余所运用的方法论,是把哲学问题——无论是本体论问题还是主体论问题以及知识论问题,无论从哲学的原生性角度还是哲学史角度,用“承诺推定法”[26]进行“思想还原”。具体而言,是把本体论问题以本体论承诺与逻辑推定进行解决,主体论问题以主体论承诺与形式推定进行解决,知识论问题以价值论承诺与范畴推定进行解决,从而以这种方法贯通中西。用“承诺推定法”推定出的中国哲学体系是“形而中论”,以此贯通西方,可知西方哲学必然终结,因为其主体论承诺与形式推定实质上是“形而下学”,其理论价值是由此发展出自然科学,也即《易》所谓“形而下者谓之器”。作为运用的一个例子,“承诺推定法”能够消解“辩证法”的矛盾。例如,“世界上没有绝对真理”这一“辩证”性陈述,用“承诺推定法”反思之后,表明“世界上没有绝对真理”这句话同样没有“真理”性意义。[27]以“承诺推定法”进行思想反思,具有普遍性意义。如“走出人类中心主义”的陈述,如果其具有“真理”的向度,却由此表明其仍是“人类中心主义”的陈述。
    “承诺推定法”是“和中”的方法,对应于中西哲学,是一个“中道”的方法,其既能推定中国哲学,也能贯通西方哲学。所以,在这个意义上,不存在所谓中国哲学的合法性问题。更重要的问题是,中国人搞出的中国哲学,不但要代表中国文化的理论高度,而且要西方人以他们自己的思想逻辑能够很好的理解。重要的意义还再于,中国哲学应解决西方哲学不能解决的问题,把“终结”的西方哲学导引到中国哲学的理论方向,这样,不但贯通了西方哲学,而且使中国的哲学文化走向世界。所以,在这个意义上,随着中国文化的复兴,中国文化将对人类文明做出伟大贡献,中国文化将大放异彩。
    作为“中和贯通”,要面对当代中国文化一道独特的景观,这就是中国哲学、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对垒。三种哲学形态鼎立,对复兴中国文化而言,显然给中国哲学界提出了更为繁重的任务。时下有所谓文化多元性诉求,但这一诉求却不适合哲学研究。由哲学的思想逻辑和价值取向所决定,哲学只能是一元。所以,中国哲学的理论体系必须是一元化。同样,对于西哲和马哲而言,如果自成体系,也只能是一元化。“中和贯通”就是要以中国哲学贯通西哲和马哲,解决他们不能解决的哲学问题。当代的中国哲学研究不应该也不可能绕开西方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应当主动回应他们的哲学问题,贯通他们的哲学理路。显然,这需要熟悉西方及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但要面对文本,更应该理解它的方法,它的历史和它的思想逻辑。
    就学术研究的自由性而言,当然允许中哲、西哲、马哲各持己见,进行研究。但是,就中国哲学界的现状而言,中哲、西哲、马哲却不应当固守自己的价值取向,应当面对自身的问题作出反思。例如,对西哲而言,在西方的哲学家提出“哲学的终结”、哲学进入后现代的“无哲学”的前提下,中国的西方哲学研究能走出西方哲学的困境吗?主客二元论的哲学进路能够解决这些问题吗?然而,如果没有二元分离,则发展不出近现代科学技术,所以,就二元论问题,西哲是一个两难困境。从“形而中论”看来,西哲是“形”“神”相分,思想下贯“形而下”,使形器之学(形下性科学)发达,但在逻辑上却使“形而中”之“神”和“形而下”之“形”二元分离(当然,西哲现在仍没有达到这一理论自觉、没有意识到人类的主体性只能是形而中),使形器之用发达而思想终结。所以,西方哲学和科学不可能达“形而上”之道。因此,西方的终极关怀是靠宗教来维持,靠科学来突破,企图以现代生物学和基因工程来解决“生命”问题,但是,由于“测不准原理”的“终结”性,使现代生物学和基因工程不可能解决终极关怀问题。然而,更大的问题则在于,从哲学上论之,现代生物学和基因工程绝不可能证明人类如此这般进行思想的规律性,从而使如此这般的以现代生物学和基因工程解决问题并不是一个由“规律”所决定的必然途经。对于生命的终极关怀,中国文化自古以来就创照了以《易》及中医学为基础、以形而中上贯形而上、形神中和、形神生化的生命科学。所以,作为中和贯通的必然性,由此形成当代中国生命科学的理论体系。
    当代的中国哲学研究,一方面要突破西化的限定,走出“合法性”危机,另一方面应有一个“厚德载物”的心态,容纳百川,以汇成复兴中国文化的洪流。在理论建构上,应吸收西方哲学的思辩方法,反思中国哲学的当代研究。例如,中国哲学的主体是辩证法吗?与“允执其中”能否形成逻辑关系?“天人合一”是可能的吗?在实践中有这种途径吗?余对此是持否定意见的,因此提出了“天人和中”的哲学命题[28]。
    几十年来,中国主流哲学界认为,中国古代的某些哲学思想属于“辩证法”或者“朴素“辩证法”。这需要在本体上进行梳理。显然,这是一种价值推定,而不是事实推定,其来自于西方哲学或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哲学的思想统治。通过“承诺推定法”对“辩证法”进行的反思,余以为,辩证法只能是主体的、主观的辩证法,这一点,黑格尔是正确的。所谓客观辩证法是一个误区,这被现代科学所证明。现代科学表明,任何一个物理观测都是主体所干预的结果。“辩证法”的应用,是一个不确定的方法,即使在主观上应用,也只能限定在一个有限的范围内。在思辩的意义上,辩证法并不能解决基本的哲学问题,甚至无能为力。例如,当我们把由辩证法推出的结论再用辩证法推定一次,其所有结论将自我否定而不能成立。所以,辩证法在本质上是思想的工具,但不是有效的、唯一的思想方法。把其作为思想方法,需要防止走向诡辩论。辩证法的有效应用,就是用于辩论和进行思辩,决不能用于建构思想理论,因为以辩证法建构的思想理论,不能被辩证法所反思。当以辩证法建构的思想理论再被辩证法反思时,结果只能是辩证法的自我否定,这是辩证法的不能自圆其说的思想矛盾。
    中国的当代哲学研究和思想进路,还存在着对哲学的理解问题。“哲学的终结”表明了西方哲学对原生性问题(主要是本体论问题,所谓存在之为存在)的无能为力。“承诺推定法”认为,解决了原生问题的哲学必然消解哲学自身,因此,真正解决了原生问题的哲学是使自身内化,消解自身的理论建构,而《易》哲学早就达到了这一理论高度。当然,《易》哲学的原生问题和由此解决问题的理论统一性,使哲学没有必要成为一种单独的学问形式,《易》哲学把原生问题化解在存在论的本质性上,即把主体和本体“中和”为“生生”大化的时空统一中,使哲学提问不再有原生性问题,只需给出解决的途径,而这个途径又在存在论的意义上与本质统一。所以,没有哲学提问,就没有哲学的理论建构。可见,是今天的时代性(西化性)决定了对《易》、对中国文化提出了哲学发问,所以,我们应当做的,不是以西方的某种哲学理路进行推定(而这却是近百年来中国学人所热衷的工作),而应当把《易》及中国文化自身的哲学发问和解决方法进行思想性的外化和理论建构,以相应的逻辑思想体系,形成自为的中国哲学。
    四.哲学训练和学术理想
    无论是“中和贯通”还是中学西渐,显然,当代学者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无法通读古今中外浩瀚的学术文献。所以,当代的学术研究有一个方法论问题。虽然学科越分越细,然而,因为哲学研究的特殊性,其追问的本体性,需要哲学家博览群书,以广博的知识背景,进行思想上的理论建构。然而,生命是有限的,使所谓的博览群书也有一个限度,这样一来,有效的办法是把握相关领域的主要进展、代表人物、理论推定和由此反映的哲学问题。例如,爱因斯坦的哲学思想,反映出西方哲学的认识论问题,科学家需要熟悉并综合哲学上的流派,推进科学研究。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理解,爱因斯坦当时提出的相对论,是思辩的产物,当时的经验科学无法证实相对论的正确性,以至于他获“诺贝尔奖”,是因为电动力学方面的贡献,而不是相对论。证明了相对论的理论正确性,是被其后天文上出现的双星系统,由此证明了相对论所预言的引力弯曲,相对论才被物理学界广泛承认。所以,相对论虽然是物理学的成果,但这一成果却得力于爱因斯坦的哲学训练。我们知道,爱因斯坦在读大学时,与三位同学组成了一个业余的“哲学学院”,经常在一起讨论各种哲学问题,互相诘难,提高思辩能力,以至于爱因斯坦终生受益于青年时代的哲学训练。
    要正确理解哲学的一元概念问题。对哲学而言,是一元的还是多元的,需要在思想上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时下里经常提到的是科学、文化的多元化、个性化、多样性、丰富性,显然这是一种文化上、表象化的甚至是艺术化的策略。以哲学及思想的本体化、本质化而言,多元化陈述只能是误导。试问,科学能多元吗?西方的航天飞机和中国的航天飞机要上天,要把握同样的物理定律,要冲破同一个地球引力,这是由科学的一元性所决定的,不能以西方和中国而分成两个物理规律。其中,要谨慎的使用“发展”这一概念。西方哲学其学派林立,是因为任何一个学派都没有解决哲学问题。从古希腊到现代,可以谓之发展,然而海德格尔最终却提出了“哲学的终结”,要求哲学返回到古希腊的巴门尼德。可见,海德格尔要求西方哲学“倒”回其历史的起点,形成了一个怪圈,说明其没有解决本体论(存在论)的问题。所以,从本质而论,哲学没有发展,只是以思想接近本质,最终与本质和一,这是哲学的目的,一旦达到这个目的,也就消解了哲学自身。所以,如果把思想定位为本质的再现,就没有发展而言,而本质只能是一元的。所以,真正的哲学建构只能是一元论,也只有一元论才能达到一以贯之、自成体系,才能避免理论矛盾。
    时下经常论说文化的多元性,起因于反对西方中心主义,反对西方的话语霸权。但是,多元性在哲学上却是没有根据的。因为全球化必然带来文化的同化,就象中国文化在历史上把多民族的文化进行了汉化、进行了同化一样,这是因为汉文化有其他文化不能取代的优点。所以,在全球化的过程中,未来的人类文化,必然要实现大同,而不是多元并存,民族保护主义只是暂时的,人类选择那种文化,要看这个文化是否符合人类的生存本质。所以,狭义的民族文化不可能立足,也不可能长久保持。只有把人类作为一个民族,从而把中国文化的复兴统一到人类性上,中国文化的复兴才具有终极意义,否则是短暂的。因此,这需要我们具有与人类历史进路相统一的文化建构,中和贯通人类文化的一切优秀形式,使其成为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以开出新的文化传统,形成中学西渐,实现文化大同。
    所以,以哲学的眼光看世界、看文化、看科学、判断其丰富性,需要有自已的视野,需要有深厚的学术积累。
    学术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要想在学术上做出贡献,需通过长期的大量阅读、通过对问题的洞察,培养自己的学术意识,树立远大的理论目标。然而,中国当代的教育和学术体制却不顾思想发展的客观规律,以论文的量化作为学术进步的标准,要求在某种核心期刊上发表数篇文章,达到某某标准,并把学术论文的数量与职称挂构。学界虽然对此进行了激烈的批评,但问题表明,中国的学术界积蔽已深,非一朝一夕可能解决之。这种粗制滥造,使学术垃圾随处可见,出现学术腐败、学术滑坡,实质上暴露的是体制上的问题,这也是所谓“精英勾结”的必然结果。在这样文化氛围和学术体制中,要想作出真正的学术贡献,需要学者的良心和为真理而奋斗的勇气,要在思想上敢于反叛。顺从这样文化氛围和学术体制,决不会作出重要的学术贡献。孔子曰“五十而知天命”,[29]说明了学术积累、思想成熟与生命经验的统一。在这个意义上,哲学呈现的问题不但是一个历史性问题,同时也是一个现实性问题,其不但表现在学理的问题层面上,更加表现为生命的经验层面上,《易》所谓“天下何思何虑?一致而百虑”是也。所以,积极的感悟人生,不断进取,才能有所发现,才能在学术上有所贡献。当然,这需要学者有一种“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精神,需要学者有一种历史的责任感,做到身心相印。学问要不断反思,不断积累,才能升华出理性的东西。学问之道,是能够善于发现问题,自我深化所面对的问题,搞清问题的来龙去脉,进而“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研究中国传统文化,既能提高学问,又能修养身心,这是中国学术之特长,因为中国哲学具有主客体的内在统一性。中国的学问既能使学术进步,更能使生命生华。孔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30]表明只有“道”才是真正的学问,才是真正的财富。把我们的运思放到历史的逻辑中,具有历史感,对历史负责,学术成果才能不被历史所淘汰。如果把学术作为衣食父母,只能被历史所淘汰,而中国的当代学术体制,却陷入这一怪圈而不能自拔。
    由时代所决定,中国文化已经处于继往开来的关键时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让我们以此共勉。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