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民间工艺 >

浙江六指艺人布龙五十载 中国龙翻腾海外市场

http://www.newdu.com 2017-12-18 中国新闻网 佚名 参加讨论

    
    中新网宁波2月9日电(记者 林波)龙脸凹进,鼻子隆起,眼睛凸出;竹篾烘干弯曲,穿接扎牢;外表点缀装饰……在陈行国的手中,一条条奉化布龙呼之欲出。
    浙江宁波奉化的奉化布龙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迄今已有800多年历史。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陈行国拾起光阴的接力棒,用半个世纪的时间来舞龙、制作布龙,让中国龙“翻腾”海外市场。
    几千年来,龙文化已渗透到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舞龙运动形成了具有深厚历史渊源和极富个性特色的龙文化。
    儿时的陈行国,眼里看的、耳朵听的几乎都与龙有关。“父亲告诫我,不要把舞龙、做龙的技艺失传,这是传统文化的精髓,”对于父亲的劝诫,陈行国一直铭记在心。
    “舞龙最难的就是要把龙的精气神表现出来,”拿起一旁的龙头,陈行国恍若游龙戏珠,穿、腾、跃、翻、滚、戏、缠,一个简单的动作就将龙的身姿惟妙惟肖地表现出来。
    而这一连串的动作,陈行国用的却仅是六个手指。在十八年前的一次事故中,搅拌机吞下陈行国右手的四个指头,但他对奉化布龙的坚守却并没有因此退却。顶着伤痛、包上绷带,陈行国用剩余的手指重新适应布龙制作,而这300余道的工序也在他手中焕发新生。
    据介绍,做一条上好的布龙,要运用编、织、嵌、镶、缠、挂等10余种工艺技巧,手法纷繁复杂,并且需要30多种材料分别制成龙头、龙节、龙布面、龙肚布、龙尾、龙棒和龙筋,再进行组装。
    龙头是制作布龙成败的关键,所有的细节都掌握在陈行国手中,“我这里的龙,轻巧灵活,弧度一致。”
    随着时代的发展,不少民间传统手艺慢慢走向衰落,奉化布龙也曾陷入青黄不接、市场萎缩的困境。
    “现在我们利用互联网,搭建电商平台,让奉化布龙走出去,”在陈行国看来,电商平台的搭建让不流通的线上线下资讯逐渐流通,外来的订单也随之而来。
    值得一提的是,陈行国女儿陈晶晶和儿子陈亮的回归,让他看到奉化布龙的未来。
    伴随时代审美的变化,布龙也在发生变化。“像时装秀一般,每年我们都会推出新设计的布龙。”学美术设计的陈晶晶如今担任着奉化布龙设计师的角色,“调整颜色和线条等,让布龙看上去更加活灵活现。”
    事实上,陈行国根据市场需求开发出多样化的“中国龙”产品在国际上也有了名声,订单应接不暇。“2011年,美国客户定制了一条长30多米的氢气龙,被挂在美国上空,由细绳牵引着舞动,打上灯光非常漂亮。”陈行国说。
    除此之外,陈行国手中正在制作的精品黄龙也即将被带到中国台湾市场。陈行国说道:“一条变色龙,两条精品黄龙,台湾新竹舞龙协会秘书长吴国辉下了三条龙的订单,三月份我将带着这三条龙去台湾。”
    而此前,在吴国辉的牵线下,2016年8月中旬,陈行国制作的4条专供学生用的标准规格布龙首次销售到中国台湾。
    “美国、比利时等其他国家的客户都有来订购布龙,下一步我们将进军海外的华人华侨市场。”谈及现在的奉化布龙市场,陈行国的眉眼中尽是得意。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