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民间工艺 >

苗族工艺—湘西地区苗族民间工艺

http://www.newdu.com 2017-12-18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佚名 参加讨论

    
    湘西苗族的民间工艺主要有纺织、编织、绘画、刺绣、挑花、剪纸、蜡染等。
    花 带:是一项小巧精制的手工工艺,遍及各个苗寨,普及各户苗家。所织花带,色彩鲜艳,在苗族工艺美术的百花园里是一朵柔媚多姿的奇葩。织花带的材料有棉线和丝线两种。花带的花纹图案完全是由预先安排好的固定了的经线和随时变化的纬线一次织成,没有底样,与绣花、挑花迥然不同,民族特色更为浓厚。织花带是苗族姑娘必须学会的本领,是苗族姑娘智慧的结晶,它除了用于一般的装饰外,还具有联系青年男女爱情的纽带作用。当一对青年男女相爱之后,女方送给男方的信物常常是花带。
    挑 花: 挑花是一种艺术性较高的工艺操作。它不先起样,随手挑刺而形象逼真,挑出的各种图案明朗、朴素、大方。其题材主要是苗族人民在生产、生活和传说中所熟悉的东西,如蝴蝶、狮子、龙、鱼、石榴、桃子以及其它花鸟等。
    挑花,一般都用白布或浅蓝色布做底,青线挑刺,色调鲜明,引人注目。苗语东部方言的东部次方言区———泸溪、吉首、古丈交界地区的苗族,喜欢在包头帕的露面角上挑花;而花垣、吉首、保靖、凤凰交界地区的苗族则喜欢在白衣袖口边挑花。除此之外,有在手巾上、裤脚上、围裙上、巴裙盖上挑花的。凡是穿着物比较引人注目的地方,一般都爱挑上几朵花。它与刺绣互相配合,形成一种独特的艺术结构。
    在挑花工艺中,有一种叫数纱的,内外两面都现花纹,几无反正之别。针线穿去必须复还,一节扣一节,扯亦不牵动,实为苗族工艺之奇技。
    银 饰:苗族银饰类别繁多,有银冠、银珈、项圈、披肩、项链、手镯、戒指、耳环、髻簪、牙签等等。苗族的银饰是一种特别精致的手工艺术品,有专门的工匠制作。经工匠们精心设计和加工,件件银饰各具特色,使人交口称誉。那重达三四斤的大项圈,四棱突起,绕如螺旋,是苗族男女青年相爱相恋的象征,也是他们结婚时的必备之物。银冠和牙签的工艺尤为精巧。牙签除了要制作数个薄的透明的牙签外,还要配制有四到八条由几百个直径不到二毫米的小银环连缀而成的银练和一定数量的银铃。牙签造型古朴,其图样常见的有表现男女爱情的“鸾凤交颈”、“双凤朝阳”等;有赋于人们美好愿望的“鲤鱼跳龙门”、“梅花满场”等;还有表现生活情趣的“针筒”、“狮子滚绣球”等。一副牙签同时具备了形美、声脆、色明、情深、实用等优点,实为难得的艺术珍品。 
    湘西土家族人用自己的聪明智慧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创造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工艺。
    纺织:土家族妇女善于精工纺织,以“溪布”最为著名。从北宋时开始,该布就成为土家族土酋向封建朝廷进贡的珍品。由于宋朝把土家族的先民称做“溪洞诸蛮”,因此,就把他们纺织的土布叫做“溪布”,或叫做“溪洞布”,直到明清两代仍有“峒巾”、“斑布”和“土锦”之称。“西兰卡普”(即土花被盖)是“溪布”的佼佼者,图案秀丽,结实耐用,彩织纹样丰富多变,是驰名中外的手工工艺珍品。据调查土花被盖的图案有120多种,大致可以分成自然景物图和几何图案等,有些图案还明显地保留着远古时代的美术样式,真实地反映了土家族的审美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对土家族织锦的挖掘、收集和整理工作,使土家族织锦有了新的发展。龙山县叶家寨老艺人叶玉翠(1906———1992),织锦70余年,织出数以万计的优秀作品,其中《老鼠迎亲图》等68幅作品,由中央轻工业部作为国家珍品收藏,先后在中国工艺美术品展销会、伦敦国际博览会展出,有的还被介绍到日、美、英、加拿大等国,深受好评。1988年,她被授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 
    挑花绣花:在土家族民间非常盛行。挑花,又叫十字绣,图案多以花、草、鱼、虫、鸟、龙、树等为主,还有“龙凤呈祥”、“鲤鱼跳龙门”、“福禄寿喜”等传统复杂图案。这些图案,分组对称,生动活泼,风味独特,情韵别致,令人赏心悦目。挑花的用途,主要挑在各种装饰物上,用以美化生活。绣花,土家语叫“卡普查”。如今还保留着原始的刺绣风俗。可分成大型绣花和小型绣花两种。大型绣花主要是被盖,这种绣法是先画后绣,不用色线,多是白底黑花或黑底白花,拙中藏巧。小型绣花也是先画后绣,或剪纸贴好再绣,主要绣在一些小样东西上,工艺精湛,花色鲜艳。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