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民间工艺 >

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

http://www.newdu.com 2017-12-18 贡品网 佚名 参加讨论

    导语: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是江苏省的汉族传统手工技艺。苏州的香山位于太湖之滨,有2500多年的历史,这里百余村庄人多地少,自古出建筑工匠,因从业者技艺不凡,人称"香山匠人"。香山帮是一个以苏州市吴中区胥口镇为地理中心,以木匠领衔,集泥水匠、漆匠、堆灰匠、雕塑匠、叠山匠、彩绘匠等古典建筑工种于一体的建筑工匠群体。他们将汉族传统建筑技术与建筑艺术巧妙结合起来,创出了中国建筑史上的重要一脉香山帮,后来,以香山帮模式建造的房子,就叫苏派建筑。
    
    香山帮传统建筑
    苏州的香山位于太湖之滨,有2500多年的历史,这里百余村庄人多地少,自古出建筑工匠,因从业者技艺不凡,人称"香山匠人"。香山帮是一个以苏州市吴中区胥口镇为地理中心,以木匠领衔,集泥水匠、漆匠、堆灰匠、雕塑匠、叠山匠、彩绘匠等古典建筑工种于一体的建筑工匠群体。他们将建筑技术与建筑艺术巧妙结合起来,创出了中国建筑史上的重要一脉--"香山帮",后来,以香山帮模式建造的房子,就叫"苏派建筑"。
    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9年9月2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苏州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作为传统木结构建筑营造技艺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苏州,城里城外,到处可以看到这种苏派建筑。而香山帮和苏派建筑艺术的发源地,是在苏州的胥口。 史书上曾有"江南木工巧匠皆出于香山"的记载。从江南民间宅第、苏州古典园林到寺庙道观建筑、京城皇家宫殿,香山帮工匠营造了无数令人叹为观止的杰出作品。其中,苏州园林和明代帝陵已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苏州的香山位于山清水秀、环境优美的太湖之滨,有2500多年的历史,是吴文化的发祥地之一。香山帮是一个历史悠久,传承2500多年建筑流派,它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于汉晋,发展于唐宋,兴盛于明清,衰落于民国。北京故宫、天安门、苏州园林等举世闻名、精美绝伦的世界文化遗产,均是以祥、姚承祖为杰出代表的苏州香山帮匠人,用超群的建筑技艺,在中华建筑史上写下的光辉篇章。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苏州佛道文化的高度发达,从另外一个层面和区域上促进了香山帮建筑的发展。 数百年来,苏州工匠以擅长复杂精细的中国传统建筑技术而远近闻名。天安门的设计者蒯祥也出生在这里,因其建筑技艺高超而被尊为香山帮的鼻祖。在几个世纪的传承中,香山帮还涌现了许多几代人薪火相传的匠人世家。 早期的香山匠人以木工、泥水工为主体,木雕由木工兼营,砖雕由泥水匠兼任。明清以后,随着建筑雕刻风格日益细腻繁琐,业务需求量大增,香山匠人的分工也不断向专业化方向发展。香山帮逐渐形成了一个集木作、泥水作、砖雕、木雕、石雕、彩绘油漆等多种建筑工种匠为一体的庞大群体。据称,香山一带工匠最多时达5000多人。
    “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被誉为苏式建筑的杰出代表,它将建筑技术与建筑艺术融为一体,是中国古代建筑业的重要流派。香山帮的建筑技艺,在土木工程上秉承了中国传统建筑的营造法式,有着浓厚的地方特色,在建筑装饰上则以苏式风格的木雕、砖雕、彩画见长。香山工匠的木雕工艺精良,向来与浙江金华、东阳木雕并驾齐驱。砖雕在苏州民居建筑中得到了广泛运用和发展。香山匠人的砖雕,以线条蜿蜒有力、形象生动传神、风格柔顺秀逸、图案寓意吉祥、情趣雅俗兼备、刀法洒脱而著称于世。
    虎丘“断梁殿”建筑技术采用了菩萨顶、棋盘格、琵琶吊、斗拱等工艺。虽然是对接的两段栋梁,但仍然十分坚固,反映了香山帮建筑特点:矩形构架系统,每一个部件的构形和部件之间都是木与木的连接,其刚度全靠榫卯结合,不用一钉一铁。既精巧美观,又十分稳固。
    开元寺的无梁殿是江苏省现存五座无梁殿中制作最精的一座。建于明万历四十六年。以磨砖嵌缝纵横拱券结构,不用木构梁柱檩椽,故习称无梁殿。整座殿阁宏伟庄重,故有"结构雄杰冠江南"之誉。在数百年前能造这样的无梁殿,充分表明香山工匠的高超建筑技艺。香山帮建筑具有色调和谐、结构紧凑、制造精巧和布局机变的特点。可谓是技术精湛,名享天下,代代相传。
    香山帮是吴文化的产物,历史上曾涌现过不少大师,如塑圣杨惠之、蒯祥和姚承祖等。蒯祥主持明皇宫三大殿、天安门和王府六部衙署的营造,发明创造了“金刚腿”,被宪宗皇帝誉为“蒯鲁班”。姚承祖的传世之作有现存怡园的藕香榭、灵岩山寺的大雄宝殿、香雪海的梅花亭,他最大的成就是撰成《营造法原》,这部记述香山帮传统技法的专著被国人誉为"中国苏派建筑的宝典"。
    北京紫禁城是蒯祥及以蒯祥带领的香山帮匠人集体营造的,蒯祥则因其高超的建筑技艺而被尊为香山帮的鼻祖。 蒯祥(1398-1481年),苏州香山人,出生于当地乡间的一个木匠世家,祖父蒯思明和父亲蒯福都是技艺精湛、名闻遐迩的木匠师傅。其父亲蒯福在明代初年曾主持金陵(南京)皇宫的木作工程,在当时的建筑工匠中颇有声望。 受家庭的熏陶,蒯祥从小就有志于建筑工艺,年幼时即秉袭祖业,随父学艺。据传,蒯祥16岁时便"能主大营缮",享有"巧匠"美誉。 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蒯祥随父应征到北京参加紫禁城的皇宫建设,因其技艺超群、勤劳肯干,3年后即被升为工部"营膳所丞",成为统帅各匠的首领。永乐十九至二十年,紫禁城里的奉天、华盖、谨身三大殿和乾清宫被两场大火烧为灰烬。正统元年(1436年)明英宗登基下诏修复,蒯祥被任命为设计和施工总监,历时4年,三殿两宫全部竣工。正统年间,他还领导了五府、六部衙署和御花园的建设。京城中文武诸司的营建,也大多数出于他手。他奠定了明清两代宫殿建筑的基础,所以明代故宫的鸟瞰图上,把蒯祥的像画在上面。 此时,蒯祥年届不惑,20多年的建筑生涯已使其建筑技艺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史书记载,蒯祥精于建筑构造,"略用尺准度……造成以置原所,不差毫厘",他擅长宫殿装銮,把具有苏南特色的苏式彩绘和陆墓御窑金砖运用到皇宫建设中去,他自己"能双手握笔画龙,合之为一",他还善于创新,发明了宫殿、厅堂建设中的"金刚腿"(俗称"活门槛")而被授职"营缮所丞"。蒯祥技艺超群,"凡殿阁楼榭,以至回廊曲宇,随手图之,无不中上意",不久便擢升为工部左侍郎,食从一品俸禄。 几十年中,蒯祥在北京先后设计并主持兴建的重大工程有故宫、西苑以及景陵、裕陵等。今天的天安门(明代的承天门),也是由蒯祥设计和主持重建的。对于蒯祥的建筑造诣,当时就有极高评价,同行叹其技艺如鬼斧神工,皇帝也"每每以蒯鲁班称之"。
    蒯祥终年83岁,去世后归葬故里香山。"园林处处不忘胥水良师,宫阕巍巍共仰雷山鼻祖。"蒯祥墓园的牌坊上这副对联,表达了后人对这位建筑巨匠的缅怀。
    香山帮是一个传承千年的建筑流派,到明清时期达于鼎盛。北京故宫、天安门和苏州园林等举世闻名的建筑均是以蒯祥、姚承祖等为杰出代表的苏州香山帮匠人所造,香山帮凭借这些建筑作品在中华建筑史上留下了光辉的篇章。 "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苏州园林,也是历代香山帮匠人造园技艺传承发展的见证。事实上,不但苏州园林,江南一带古典园林的建造大多都有香山匠人的参与。 近年来,香山工匠不仅把传统的建筑工艺带到全国各地,还跨出国门,在异国他乡建造起一座座中国风情的仿古园林。香山帮工匠先后在加拿大、新加坡、澳大利亚、日本、美国、西班牙、俄罗斯、南非等国家和地区,以苏州古典园林为蓝本,建造了仿古园林、各种单体建筑、小品陈设和园林微缩模型,成为传播中国文化的使者。 香山帮建筑的特点是色调和谐、结构紧凑、制造精细、布局机巧。但是20世纪以来,由于西方建筑文化的渗透,香山帮逐渐衰落,近几年来虽恢复了一些生机,但仍未摆脱濒危的困境,匠人收入低、劳作苦,传统营造技艺后继乏人,亟待采取措施予以保护,才能确保其传承有序。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