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搪瓷,旧称珐琅。在金属表面涂覆一层或数层瓷釉,通过高温烧制,两者发生化学反应而牢固结合的一种复合材料。补搪瓷用的是锡管牙膏皮,补搪瓷的工艺流程简单,但这种锡皮材料已近绝迹。 补搪瓷 今冬的常德,天色阴沉,厚重的云层包裹着大地,郁闷的情绪笼罩在头顶。湖南省桃源县三岔港镇的集市,似这铁灰色的天空般平淡。直到在小镇僻静的巷尾,我碰见了补搪瓷的文会勋师傅,心绪顿时清朗了许多。毕竟,这样的手艺已经不多。 72岁的文会勋师傅,自上个世纪70年代初开始补搪瓷,已30多年。老人告诉我,他干这修补的行当,是因一场差点要他性命的胃病。如果不是那病,他也许不会半路学这手艺。那时,正值中年的他,是家里的主要劳动力,一家老小的吃喝都指望着他。出院时,医生反复叮嘱他不能再从事重的体力劳动。无奈之际,文师傅只得学着修修补补,四处赶集赚钱来养家糊口。这一干,就是几十年。 搪瓷,旧称珐琅。在金属表面涂覆一层或数层瓷釉,通过高温烧制,两者发生化学反应而牢固结合的一种复合材料。搪瓷在古埃及最早出现,其次是希腊。十五世纪中期我国明代景泰年间的珐琅技艺繁盛一时,称景泰蓝。十九世纪初,欧洲研制出铸铁搪瓷,自此,搪瓷脱下了工艺摆件的华衣,走进千家万户。 十几年前,谁家不用搪瓷货:脸盆、菜盘、饭碗、茶缸等等,搪瓷在那时的农村家庭算是高档货色了。说起搪瓷,文师傅感慨万千:过去,我单补搪瓷一项,都忙不过来。而今满市场五花八门的东西,想便宜的就买个塑料制品,要高级点的就挑个不锈钢的,就是难得见几样搪瓷货。老人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轻叹了声:哎,这手艺早就养人不活了,我现在不挑选了,塑料的、橡胶的、铁的、铜的、铝的,什么东西都修。补搪瓷,附近几个乡镇也只有我还在做了。 补搪瓷 补搪瓷用的是锡管牙膏皮,这种锡皮材料已近绝迹,现在的牙膏都是塑料管装的。文师傅倒也乐观:反正生意差,一年到头也用不了多少,我原来的存货还能补个两三年。补搪瓷的工艺流程简单,首先清理干净的搪瓷创口:擦掉铁锈,铲除杂物,磨光创面;再按创口形状剪好锡皮,将锡皮磨平理净;然后分别在搪瓷创口与锡皮上,均匀涂抹特制的速干胶;胶半干时小心合上并立即将锡皮熨平,不留丝毫缝隙。胶粘修补的搪瓷器皿,装不得开水,盛不得高温液体,更不能在火上加热。这点,老人一定会仔细提醒客人。 文师傅因身体不适,已有几场赶集没来了。乡亲们相信他的手艺,要修补的东西总留着等他来做。这场,他估计会比较忙。出门老人特地要老伴与小孙子也跟来,生意忙不过来时,老伴能帮一把。二位老人都不善言谈,各自专注的忙碌着手头的活计。这或许是手艺人的通性。在我看来,也是优点,那些浮躁之人是难以将一门手艺做精的。 文师傅见我态度诚恳,又打开了话茬:我现在补一个洞,收一块钱。实在太难补的或太大的洞眼,就收一块五,最多也不会超过两块。补一处要花十五分钟,难补些的就要更长的时间。一天最多能有近三十块的入帐,生意差的时候就只有几块钱了。我问老人他这样的修补小摊,是否有赊欠的情况。老人苦笑了一下:这么个小生意,赊帐倒是没有,一块两块的谁会赊欠?倒是有一次,一个小年轻拿了个破得不能再破的搪瓷钵过来要我补,我看了眼钵底都快锈掉的搪瓷货,觉得补不了,就不给他补。我将那搪瓷钵递给他时,他故意不接住,那钵掉到水泥地上,当时底就脱落了。年轻人借机发火,说我是故意摔的,硬是要我赔他个一模一样的。你说那将近二十年的东西,哪里还买的到?我答应给他五块钱了事,小青年就是不答应。最后只得被他敲诈了30块钱,我那一天的毛收入还只有12块。 我不知道该怎么继续与老人对话,在这诚信匮乏的年代,我没办法对一个单纯的手艺人、一个善良的老人、一个慈祥的长者说什么。 临别,我递了支香烟给文师傅,老人起身一笑:得罪,我不抽烟的,也没有烟给你。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