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民间工艺 >

梁氏祖孙三代秉承传统技艺

http://www.newdu.com 2017-12-18 中山商报 佚名 参加讨论

    
    原标题:梁氏祖孙三代秉承传统技艺磨剪刀店藏身闹市坚守60年
    午后的逢源商业街车水马龙,人声鼎沸。来去匆匆的人或许并未留意到,街边小巷寂静的角落有一对叔侄,坚守家传三代的磨剪刀技艺,见证了这门技能的变迁,也凝聚了街坊的一份情怀。
    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磨剪刀生意也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文初利器店梁氏一家,亦从旧日的街坊“好帮手”,转型成理发行业器具的专职维修人。即便磨剪事业没有了当年的辉煌,第三代传人梁灿君依旧乐在其中,渴望将之继续传扬。
    梁氏一家经营磨剪刀店60载
    午后,一缕阳光洒入文初老店,梁灿君坐在店门边,用一台砂轮机打磨一把碎发剪的刀锋。磨剪刀技艺历经几十年洗礼,其用具也有了变化。电动的砂轮机代替了传统的脚踏磨剪木头车。有了先进工具助力,磨剪匠的工作比以往省力。不变的,是对磨剪技艺的精湛追求。
    梁灿君告诉记者,即便在砂轮上,调整剪刀刀锋的角度,对刀具的成型仍很关键。因为打磨的角度对刀锋厚薄影响很大,“刀锋薄了易折易弯,厚了容易变钝,用起来难发力。”
    如今,梁灿君与叔叔一起担起“文初”这个已有60年的老店,继续家族的磨剪生意。工具由木制磨刀具换成电动砂轮机,文初利器店的客户也从老街坊转为理发从业者。“文初”的名声响誉城区理发街,理发师傅们对文初梁氏无人不晓。
    林阿姨在张溪从事理发行业20多年,手上的剪刀每有磨钝、崩损,她都将工具交到文初利器店维修。“使用多年的工具拿在手里,有一份深厚的情感。即便有些损坏,也不愿丢弃。”于是乎,梁氏一家的传统手艺,不仅能修好刀具,也可能保住一份情怀。林阿姨看到,一代又一代的理发界新人出入文初,文初利器店见证了中山理发界的更新换代。
    当年最忙时一天磨50把剪刀
    兴之所至,梁灿君再次搬弄那台色彩斑驳的脚踏磨剪车。在转轮与刀锋交碰的火花中,他仿佛看到传统磨剪与自己青春岁月交叠的影像,不禁回忆起祖孙三人以往的磨剪岁月。
    从爷爷辈起,梁灿君一家就开始利器打磨事业。传至梁灿君,已是第三代。集体经济时代,梁灿君的爷爷在七记老师傅手下当学徒,后来他开设了文初利器店,将店面设在孙文西路,每天早上7点营业。此时,特意从三角、民众、港口等地赶来的客人已拿着剪刀在门口等候。附近的街坊也会将家里磨钝的菜刀,拿到店里修缮。一条条手臂粗细的小板凳横在店内,街坊、理发师坐在期间,笑声与刀轮摩擦声相辉交映。
    在梁灿君的记忆中,踏板磨剪是一个体力活。盛夏炎热,当年只有15岁的他,负责帮爷爷踩踏板,每次出手磨剪,都要踏上20分钟甚至半个钟头,一套功夫下来,背心全湿透。
    这门事业最鼎盛的时期在1996-1997年,每到农历年前,许多理发师会带上心爱的刀具前来修缮,爷爷、叔叔和梁灿君三人一同“上阵”,一天下来能修好三五十把剪刀。
    熟客漂洋过海带剪刀回乡修磨
    过去的盛况无法重现,但生活中一些温情细节,总鼓励梁氏叔侄把这门老技艺继续传承下去。
    去年11月尾的一天,一位对剪刀一无所知的女士,急匆匆步入店铺,把六七把理发剪刀留了下来。梁灿君好奇,除了美发行业从业者,还有别的生面孔来光顾。梁灿君花了两三个小时,将每一把剪刀磨到恰到好处。那位女士才慢慢开腔。
    原来,她是当年一个华侨理发师的好友。这名理发师早年出国打拼,如今扎根美国波士顿,依旧以理发为生,用的依旧是当年那套传统刀具。年日一久,刀具钝锈,理发师寻遍外乡也没找到磨刀匠,新的刀具则是国内价格的2倍。念旧的理发师记起当年街坊梁氏叔侄的手艺,就将手上的刀具寄付于她,请她帮忙修磨。
    “一份漂洋过海的信任,让我们感动,也让我们自豪。”梁灿君笑着说。
    自然,这些温情小事,掩盖不了老行当的失落。如今网购盛行,剪刀坏了,人们直接扔掉,磨剪行业渐渐淡出市民的视线。为了适应现状,梁氏后人在传承技艺之余,又增添了电吹风等理发业用具的修理业务,他们一边以磨剪为生计,一边坚持这份对老手艺的归属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