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冬季长达近半年的新疆,自古以来就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炉子,它成为人们取暖、做饭不可缺少的伴侣。 新疆地域辽阔,天山南北温差较大,所以就形成了五花八门的陈炉子。新疆最大的炉子要数毛炉,直径1米多,高有2米以上的圆形黑铁皮包裹的土炉。据说,这种毛炉是从苏联传人的,它多嵌镶在里外屋墙壁的中间,炉门在外屋,这样使里屋既可以取暖,又可以避免灰尘,保持:卫生。这种炉子膛内很大,既可以烧煤也可用柴禾,烧一次可以保持一天一夜的室内温度。这种炉子多在伊犁、乌鲁木齐、塔城、阿勒泰等地冬季使用。最小的取暖炉子是南疆喀什、和田、阿克苏等地冬季使用的只有 50多公分宽的土制炉,以木炭做燃料.只供取暖用。这种炉子呈方形炉膛用碱土抹匀,炉中有一个小窝,供通风之用。炉子上面可以盖木板,烘烤被褥,晚上还可以烤脚取暖。另外还有一种叫“乌茄克”的土炉,无烟筒,炉口呈马蹄形,膛壁用碱土抹光,以柴禾、干草做燃料,做完饭后还可以在炉膛内烤馕。“乌茄克”的大小不一,式样也略有差别,它有的在露天,也有在屋里的,冬季南疆的维吾尔族群众大都用它。 新疆最复杂的取暖设备要算火墙了,火墙是用土炉子或铁皮炉子,通过火墙的洞口,使火墙保持温度,供人们取暖,既卫生.又省燃料,天山南北普遍采用。火墙工艺较复杂,盘火墙是件技术性较强的活。火墙高一般1.8—2米、宽2~2.5米,可分为三洞、五洞、七洞 (指烟道)不等,并陈有乱冒花、上下窜、平走等形式,一般坐落在里外屋中问的墙壁里,大都在外屋烧火做饭,里屋取暖。新疆简单的炉子是牧区哈萨克牧民用三根铁棍做支架支起的炉子,把水壶或锅吊在支架一端的铁环上,下面用木柴燃,这种炉子撤也容易,支起来也方便,随时可以移动,适应牧区流动生活的特点。目前在阿勒泰、哈密等地的牧区,在夏季仍用这种炉子烧水、做饭。 随着生产发展,技术进步,新疆炉子的品种也越来越多,既有用铁皮砸成的,也有生铁铸造的;有圆形,也有方形;有专供烧煤的,也有专供烧柴的,另外还有带烤箱的,带土暖陈气的,这些形式多样的炉子成了新疆各族人民度过严寒的冬季和一日三餐中不可缺少的伙伴。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