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的先哲曾就人性问题进行过一次十分热烈的讨论。孟子主张“人之初,性本善”。荀子则说“人之初,性本恶”。也有人折其衷,认为人性不善亦不恶,全在后天教养与影响。汉朝的董仲舒则提出了“性三品”说。他把人性分为上(善)、中、下(恶)三等,认为有所谓“圣人之性”、“中民之性”和“斗筲之性”的区别。唐代大文学家韩愈也参加了这一讨论,但他并没有提出什么新见解,只是把董仲舒的“性三品”说稍加发挥,将“情”与“性”,即“喜怒哀惧爱恶欲”(七情)和“仁义礼智信”(五常)纳入其中而已。 《礼记•礼运》中有一段繁句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死亡贫苦,人之大恶存焉。故欲、恶者,心之大端也。” 意思是说,食物和性,是人类最强烈的基本需求;死亡和贫困,包括疾病,是人类最厌恶、最忌讳的东西。一个欲求,一个厌恶,就构成了人类欲望的两大方面。这可以说是我国先哲对人类本性或本能的最有代表性的经典概括。它揭示了人类希望万事顺遂、吉祥,希望趋吉避凶、逢凶化吉的本质。这,既是人类的本性,也是人类的本能。 谁不希望人生顺遂通达,身体健康长寿?“洞房花烛夜, 金榜题名时”这一诗句,集中表现了古代中国人对人生吉祥、幸福的追求。 谁不希望能够避免凶祸、贫穷、疾病和死亡?风卷尘沙起,人会本能地闭起双眼;夜行遇路绳,也会很自然地以为是蛇而犹豫不前。“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一语,十分形象;地反映了世人对凶祸的畏忌。 凶猛如老虎,在未识黔驴之技以前,也不敢贸然攻击。柔弱如含羞草,一旦遇到异物侵袭,也知道迅速卷曲,自我保护。 由此可见,不仅人类,包括动物、植物在内的一切有生命的物种,都具有趋吉避凶的本能。 当人类刚刚脱下类人猿的“皮衣”,当我们的祖先获取食物仍主要依赖大自然赐予的时候,当人类还难以抵御和防范!各种灾害、疾病,不能充分把握自己命运的时候,生存与安全成为压倒一切的或惟一的需要,于是,先民们在全力以赴寻觅食物以维持牛存的同时,由于自身力量过于弱小,形成了各种各样消极防范各类祸患和积极求取吉祥、成功的习惯或方法。前者主要是各种禁忌,从语言到行动,从饮食到服饰,从届住到交通,应有尽有。不少原始禁忌,其幽灵或次生形态至今仍在徘徊。后者就是各种祭祀、占卜和巫术活动。人们用贡献祭品、祈祷、歌舞,乃至以人自身为牺牲的各种方法来祈求神灵保佑,免除各种伤害并赐福于人类;又用原始的求吉方法和物象占、数占、龟卜以及巫术,继而创设八卦、太乙、六壬、奇门遁甲、禽星、风角等数术,贞卜神灵意向,求取吉祥。与此同时,先民们还积极探测自然,努力把握宇宙、天地运作的客观规律观象授时”,尽量使自己的活动顺应自然规律,获得成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