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阴阳是中国古代汉族圣贤创立的哲学范畴。一种本源论(本体论)。古人仰观、俯察取类比象,将自然界中各种对立又相联的现象,如天地、日月、昼夜、寒暑、男女、上下等抽象归纳出“阴阳”的概念。《道德经》曰: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那么如何解读易经中的阴阳呢? 阴阳最早是指向着太阳的一面和背着太阳的一面,后来古人发现自然界中任何事物都有相对的两面。如山有阴面和阳面,人有男和女,月有圆和缺,自有白天和黑夜,年有寒冬和炎夏……现代科学又发现磁场有南极和北极,电子有正极和负极……这些事物虽然相对,却此消彼长,此进彼退,并且在某些条件下一方还可向对立面转化。这种动态的平衡,正是天地运行的重要规律。古人认为,世界就是由阴阳两部分组成的,它们相互依存、对立、转化,维持着宇宙的平衡。如果阴阳不调,就会出现不好的结果。 《易经》就是一个由阴阳组合而成的世界,万物都可以由阴阳组成。阴阳还可以用来标注每个物体的属性,以方便了解事物之间是否达到了阴阳平衡。平衡就意味着好事,不平衡就意味着坏事。 《易经》如何由阴阳构筑出世界的模型? 在《易经·系辞传》中,对“易”的解释是“生生之谓易”。这里的“生生”,就是一个连续不断的生成过程,在这里并没有一个“上帝”来创造万物和生命,完全是自然不断地生长、创造才造就了现在的世界。 《易经》认为宇宙的初始状态是混沌,表示的符号为太极;之后“太极生两仪”,就是由太极分出了阴(--)阳(-)两种基本性质;“两仪生四象”,阴阳的两两组合就形成了太阴、太阳、少阴、少阳;“四象生八卦”,阴阳符号经过三个一组的组合,就形成了八卦;“八卦生万物”,阴阳符号经过六个一组的组合,又可以形成六十四卦,依此类推,阴阳符号可以组成千万卦,也就是千万种事物的形态。《易经》中由阴阳构筑出的世界模型,体现了生生不息、天地造化的自然界本来面目。 阴阳的对立、消长、互根、转化,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互为因果的,其中包含了我国古代朴素的辨证思想。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