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黎里古镇 文物胜迹二:禊湖书院

http://www.newdu.com 2017-12-23 《古镇黎里》.李海珉 佚名 参加讨论

    一、书院历史
    建于清初的禊湖书院,是黎里最高学府,书院的存在,造就了众多人才,提高了黎里的文化品位。
    书院建立之前,特别是唐朝,当时的梨花村,是否有科举方面的人才,遍查诸书没有记载。
    宋朝的科举,成书于1805年的《黎里志》有所追溯,编纂者徐达源记录了魏家一门四代,魏志、魏宪、魏贲和魏汝贤,都考上了进士,其中魏汝贤还是南宋理宗时期的特奏名状元。元代,记载中只有汝诚,汝诚出仕福建市舶司提举,是否科举出身,不明。还有一个叫拜住的,他在元顺帝时,任职分湖巡检司,驻扎黎里,到明洪武年间,依然保留原职,这个拜住,估计不是黎里本地人,巡检司从九品,不入科举流品,看来也不会从科举出身。毕竟年代太过久远,宋元两代的科举记载只能是一麟半爪。
    明代开始,徐达源记载周详准确得多了,明朝有进士10名,举人17名,还有一批贡生,就是秀才中的优秀生,可以直接参加礼部与吏部联合组织的考试,考上了可以任官,按照封建社会的规矩,与两榜进士一样,也算正途出身。
    黎里镇的禊湖书院是陈时夏于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创建的,初名黎川学舍,后改禊湖书院。书院坐落在庙桥弄东,周宫傅祠堂西侧稍南处。书院的正门朝南,穿过正门,走过宽大的场院,迎面就是三开间讲堂,讲堂东边建有三幢三开间的楼房,主要作居室之用,讲堂西边靠北处也有一幢三开间的楼房,与此楼相对有一幢朝北的楼房,形体略小一些。小楼稍南建有精舍,黎里民众称为“南庵”,这里的和尚除了日常的佛事外,兼有看守书院之责。
    
    (3.2.1《黎里志》插图:黎川学舍图及题诗)
    书院建成后,历年多有修建和扩建。雍正十年(1732),陈炳文、陈谟、周元理、周元瑛等人重修书院,乾隆十八年(1753),当时的吴江县知县丁元正专门题了“禊湖书院”匾额,作了一篇《禊湖书院记》,至今留存。乾隆四十年(1775),李璋秉再修书院,供上了关帝圣像,增添了周元理、徐楠立、陈兆登和沈璟四位举人的“文魁”匾额。此后乡绅们修建书院更加频繁,嘉庆十三年(1808),有陈阶琛、蒯嘉德,道光十年(1830),有蔡湘、周芝沅,道光二十八年(1848),有萧镒、徐宝治,同治五年(1866),有王同桢、沈光鉴、陈桐畅、蔡丙圻、周汉表、周邻表等人,多次捐资对书院修建与扩建。
    二、书院环境
    禊湖书院的环境布置也十分到位。正殿前有惜字炉,东边读书室内供奉朱熹像,楼上供文昌帝和魁星像,西边楼房边上建有一轩,专称学古轩,还有凌云阁。院内蕉桐桂竹,奇石曲栏,花开不断,四季有景。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乾隆的梅花碑,一块方形的青石,60厘米见方。左边一杆苍劲古梅,吐出新花,右边御笔书法,遒媚劲健。乾隆喜画梅花,正如他在诗后跋语中所说,“梅花品格最胜,冰姿玉骨铁躯古心,迥非花卉之匹”。梅花老枝之下钤有一方篆体阳文印章,镌刻“探梅为春”四字。诗作不是乾隆自己的,是唐代名臣宋璟的《梅花诗》。宋是唐代名相,两度出任宰相,拜相期间,宽赋役,省刑罚,禁销恶钱,革除前敝,选拔人才,使百官各得其所。宋咏梅其实是以梅花自况,乾隆引录他的咏梅诗,也寄托着深意。根据跋语,这幅梅花图作于乾隆第五次下江南途中,当时乾隆驻跸姑苏行宫,缅怀胜迹,企望名贤,心中生发无限的感慨,于是手绘古梅一本。打算回京后“摹勒廊壁,以志清标,庶使千载赌兹树,犹景其人,乾隆庚子阳月御笔”。跋语后钤印章三枚,上面是圆形章“乾”,中间是方形章“隆”,下面还有篆体方形印章“幾暇临池”。庚子阳月,1780年11月,正是乾隆第五次南巡途中。这幅梅花乾隆回京后,没有摹勒廊壁,他赐给了工部尚书周元理。二年后,周元理告老回乡,专门请人勒石成碑,存放在禊湖书院西边两幢楼房之间的庭院里,老梅吐新枝,古镇育人才,家乡父老,书院学子,人人都心领神会。乾隆的这件梅花图碑,与周边书院环境相融,取名为“石香春色”,作为书院八景之首,其他七景分别是:梧翠新凉、学古修篁、读书丛桂、南楼清磬、曲庑朝曦、学舍论文、凌霄玩月。书院已经不存,乾隆的这件梅花图碑完好保存在黎里文保所,现在竖立于周元理赐福堂前庭,黎里的父老乡亲倍感亲切,年轻一代也会感染丝丝文气。
    
    (3.2.2乾隆梅花碑石刻)
    三、书院人文
    上述诸多捐资修建书院者,大多还捐银两和学田,捐银最多的要数同治六年(1867)创建嵩武军的张曜了,他会同王同桢、倪锦元、蔡丙圻等人捐了一大笔膏火银,时任浙江按察使的蒯贺荪专门为此作了记。膏火银,主要是补贴给在院读书学生的生活费,其次用作考课优胜者的奖励。学田,截止1897年,禊湖书院有田一百零五亩九分,这些田亩的出产都是书院授课者的薪金及学生的种种补贴。
    自从禊湖书院创建,再加黎里殷实人家增多,书院经费丰裕,文教日趋兴隆。自康熙已卯(1699)到嘉庆庚午(1810),每届江苏乡试,中举只有几人,到道光辛巳(1821)、壬辰(1832)等科,中必成双,已亥(1839)、庚子(1840)后,更是蝉联不绝。乡试是全省的考试,最为关键。禊湖书院创立以后,截止光绪廿四年(1898),据统计黎里考上举人者至少有35人。举人多,得中进士也多,仅道光年间就有4人考上进士。他们分别是道光二十年(1840)殷寿彭,道光二十四年殷寿臻,道光二十七年沈镐,道光三十年徐宝治。殷寿彭与殷寿臻是兄弟,他俩刻苦勤学,先后考中进士,兄长殷寿彭考得的是二甲一名,仅次于状元、榜眼、探花,总名次列第四,俗称传胪。现在的吴江市文控单位闻诗堂弄,就是殷氏兄弟当年读书的地方。
    禊湖书院环境幽雅,读书风气更好,自然少不了优秀学子。周元理就曾读书禊湖书院,由于他父亲是浙江仁和人,按照当时应考规矩,只能赴考浙闱。乾隆三年(1738),周元理回原籍考试,主考是安徽泾县的赵青藜,进士出身,揭榜之后,周元理赫然列名举人之列。周元理遵循老例拜见了赵青藜师,赵师觉得元理文章沉郁顿挫,恢宏恣肆,才堪大用,勉励有加。周元理将黎里家乡禊湖书院及其20多学子勤奋苦读情况一一相告。对此,赵青藜大加赞赏。次年春,周元理应礼部试,再次拜谒赵师,带上了平时课艺和同窗所作百余篇文稿,请赵师点评,说有意将这些文稿汇刻印行。赵师仔细读完,赞叹不已,专门作了一篇序,他评价道:“见其光芒四射,若干将莫邪也;见其浑灏流转,若长江大河也;见其曲折顿宕,若入武夷诸山也。若夫精锐,则雷霆之势也;若夫简洁,则冰雪之姿也;若夫幽利,则绵邈之思也。而高华则支锦之裳也,而苍古则夏商之鼎也。各随其质之所近而学成一家,将来树帜文坛者,指不胜屈。即禊湖书院之人文可知我朝化成之隆,而为采风者所必及欤”(引自赵青藜《有邻集序》)。赵师认定,禊湖书院决不会只有一个周元理,这一方宝地实乃读书种子之渊薮,真如孔子所云:“德不孤,必有邻。”黎川学子课艺日盛,与“德之有邻”不无关系,于是赵青藜将百来篇制艺命名为《有邻集》,于1739年印行问世。
    禊湖书院的《有邻集》问世后,引来了相当多的名师前来执教。邻县震泽的周嘉福嘉庆十三年(1808)得中举人,后连续两次会试不中,决定沉下心来,教学相长。嘉庆庚辰年(1820)他前来禊湖书院执教,对于禊湖学子的品行与学问,他深深感佩,特别是他看到学子神速进步,更是十分欣慰,执教八年后,周通过吏部考选,分发到江宁县任教谕。道光十三年(1834)金秋,黎里学子沈光昌、陈昌言专程来到南京,拜访恩师周嘉福,他俩手执书院同人会课之作请老师过目,意欲刊刻成编。这些文稿,多半是周氏自己执教时辅导过的,清醇而又典雅。在周师指导下,两生将文章汇编成《禊湖课艺约刊》,于次年印行。周师专门作了一篇《禊湖课艺约刊序》,在序言里,周嘉福感慨良多,自己考了这么多年,只到中举为止,看了禊湖诸生的文稿,周说:“余老矣,词场骋逐,壮心未灰。阅是集,不禁跃然心动也。”他勉励禊湖书院诸生,更厚望于黎川学子。
    江西宜黄的程其珏,于道光二年(1822)在禊湖书院手执教鞭,当时他不到弱冠之年,资格仅是秀才,中年后得中举人,直到光绪二年(1876),已逾古稀之年,才得中进士,入翰林院为庶吉士,后任职嘉定知县,三年后移官省会。当时禊湖书院优秀课艺不下400篇,且越积越多,屡次想刊行都没有成功。光绪五年(1879),黎里学子周介眉、黄沅芷带了书院全部课艺赶到南京,请程师遴选,这样就又有了《禊湖课艺续刻》程师作了一篇序,其中有赞句云:“有美必臻,无体不备,方圆珪璧,动合自然”。
    吴县有个贝信三,字闰生,道光二十年举人,处世澹泊,不事钻营,前来黎里主讲禊湖书院十多年,晚年在周元理孙周光纬红蕉馆处馆,有《宝墨盦稿》存世,黎川士大夫一致尊称为“贝先生”。
    禊湖书院外聘贤哲其实只是少数,家乡父老并不迷信“远来的和尚好念经”,更多聘用的是本镇名士执教。可惜留下姓名者不多,只能略举几位。秦若千、秦镛父子俩,父亲屡困场屋,儿子少年聪慧,考入吴江县学后,乡试无望。父子二人都在禊湖书院主持讲席,尤其是儿子秦镛,主讲禊湖书院,不计较修脯多少,他让学生作文,自己必定先试作一篇,用以启发学生,坚持十多年,教学有成,培养了一批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陈昌言,本是黎里第二大姓陈家之后,年方十六就进学成为秀才,诗文崛然有成,深研经籍训诂之学,教人严厉而有法度,为吴江县推为名师,延聘进禊湖书院主持教席,得他栽培而走上科举坦途者可谓桃李芬芳。叶锦组,字织裳,号绶卿,同治六年举人,明医理善制方,文德双馨,主讲禊湖书院十余年。范其骏,字咏三,号帐墨居士,同治元年恩贡生,精熟制艺之学,聘为禊湖书院教席,范师长于吟诗属文,又擅长丹青和书道,篆隶二体出神入化,言传身教,深得众生敬仰,留有《帐墨居诗钞》《梦余赘笔》二书。
    强将手下无弱兵,主讲禊湖书院者多方擅长,因此学生中不乏多才多艺的高手。课余,禊湖书院常有社集,引得周边乡镇的士子多所前来,合有禊湖吟社之聚。比如浙江陶庄北张浜的张尚白与禊湖吟社同仁往来就非常密切,至今还能见到他的《和禊湖吟社诗》五首。禊湖书院并非专攻四书五经,学子们广观博览,各有所长。如毛枝乐、毛枝梅、徐肇功等以书画见长,诸葛缙成、沈彦先、陈光昌等以医术闻名。其中一些贫寒学子,凭借自己的一技之长,卖字、卖画或卖药,维持学业。
    不过,说到底禊湖书院主要还是为了科举而设。随着世界潮流的滚滚向前,传统的书院教育不能适合时代潮流。光绪二十八年(1902),清政府下令各省州府县停办书院,1905年,科举制寿终正寝,存在了二百来年的禊湖书院终于完成了它的使命,退出历史舞台。
    1902年,禊湖书院改建为禊湖初等学校,民国元年与树人初等学校合并,改称树人高等学校,设有体操、唱歌、手工等课程。1915年升格为吴江县第四高等小学,1921年,第四高等小学由南社主帅柳亚子支持,新南社社员毛啸岑出任校长,1923年4月,柳亚子与毛啸岑在四高创办了《新黎里》报,宣传新文化,提倡新思潮,吸引了北厍、芦墟、盛泽、平望、横扇等地大批学生前来求学。书院的旧建筑随着历史的脚步,逐渐更新。1940年后,吴江县第四高等小学先后更名为黎里镇第一中心国民学校、黎里镇第一中心小学、庙桥弄小学。新中国成立后,改名为南新街小学,1958年,南新街小学作为黎里镇中心校,分为前期部和后期部两部分,前期部以周氏义庄为基础改建,容纳幼儿园和一二年级,后期部以原禊湖书院部分学舍,再加周宫傅祠堂作为校舍,从三年级至六年级,都是双轨制并行班,学生逐年增加,到文化大革命前夕,班级增到15个以上,学生超过千人。1978年,由于建新街小学地处黎里镇中心,改为黎里镇中心小学,这里仍称南新街小学。直到2005年,南新街小学被撤,并入黎里建新街小学,这里成为外来工子弟学校,先设小学,后成初中。
    尽管禊湖书院八景早已经不存,石香春色也鲜为人知,不过,在禊湖书院这块宝地上,老梅不断抽出新枝嫩芽,蔚然群芳,吐出了艳艳的新花。现在,黎里古镇保护开发管理委员会有计划,将在原禊湖书院旧址,酝酿建造一个新式的书院,打造新式的书院文化。(此文参考查文雍有关文章)(4700)
    本文作者:黎里古镇保护委员会顾问李海珉
    注:《古镇黎里》一书经原作者授权发布,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