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错金银铜豹 目前,河北省博物馆《大汉绝唱———满城汉墓》陈列展出了一对错金银铜豹,它们是河北满城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的文物。这对铜豹遍身饰有梅花状斑纹,金黄灿烂;双眼镶嵌玛瑙,红润晶莹。豹子昂首侧扭,前胸宽阔,两肋生翼,臀部浑圆,足如钢钩,生动地再现了豹子的特征,集威武勇敢、矫健敏捷于一身,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错金银是古代金属细工装饰技法之一,也称“金银错”。汉代是我国金银错工艺最盛行的年代,满城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及王后窦绾墓,出土了大量精美绝伦的错金银铜器。错金银铜豹之外还有:错金银博山炉、错金银鸟篆文壶、错金镶嵌绿松石朱雀衔环杯等,它们璀璨夺目,雍容华美,均属汉代错金银工艺的上乘之作。 这对铜豹体积不大,是用以镇席的。古人使用“镇”的记载始于春秋时期,文献记载古人为了压物使用“镇”。在桌椅出现以前,古人曾长期席地而坐,席子便成为家居中的重要陈设。另外,古代王室贵胄之家,备有低矮的床榻,床榻上面也铺有席子,为了防止席角卷折和牵挂衣裳,席子四角均用镇压住,镇的使用便逐渐兴盛起来。到西汉时期,镇的使用及制作达到了鼎盛。这一时期的席镇多为铜质,这是因为铜器质重色美,方便铸造且不易损坏。除少量人物外,席镇的造型多为动物,常见的有虎、狮、豹、龟、鹿、羊等,汉代人视它们为吉祥纳福之物并把驱邪避恶的理想寄寓其中。铜镇的动物造型通常作蜷屈、蟠伏状,底部平坦。为了增加其重量,人们往往还会往它们体内嵌铁或灌铅,满城汉墓出土的这对错金银铜镇就做了灌铅处理。 所谓“席地而坐”,说起来简单,“坐法”却非常复杂,“坐”的内涵也十分丰富。坐姿主要有:“坐”、“跪”、“踞”、“箕踞”等。两膝着地、臀部贴于脚跟叫“坐”,是一般的礼节;两膝着地,直腰、臀不挨脚跟,叫“跪”,表示有急事、谢罪或对长者尊敬,“跪”与“坐”的区别是“跪危而坐安”;脚板着地、两膝耸起,臀部向下而不贴地,叫“踞”,踞就是蹲,是一种比较省力的坐法;臀部贴地、两腿张开,平放而直伸的坐法叫“箕踞”,是最不恭敬的一种坐法。作为一种礼仪,古人讲究:“虚坐尽后,食坐尽前。”“尽后”是尽量让身体坐后一点,以表谦恭;“尽前”则是尽量把身体往前挪,以免饮食污染坐席。 由此可见,无论是从席地而坐而观赏席镇,还是从观赏席镇而回望古人的坐姿,都可以使我们穿越文字,融会贯通。 作者:李立华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