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阆中:促进文化遗产向旅游资源转化

http://www.newdu.com 2017-12-24 南充日报 佚名 参加讨论

    

    
    

    阆中古城
    

    5月19日至22日,2016年四川住房城乡建设博览会和蜀道申遗摄影采风启动活动将在成都举行,阆中古城将以自然与文化遗产的双重身份参加此次展示,并和九寨沟、黄龙、都江堰等世界遗产机构同台亮相博览会。
    “博览会上,将以图片和展板等形式展示阆中市古代东道、米仓道等5条水陆要塞和历史人文遗迹,展示出阆中古城古朴的建筑风格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对提升古城旅游知名度、对外拓展旅游市场起到积极作用。”阆中市申遗办相关负责人说。
    申遗预备清单古城天宫院榜上有名
    “三面江光抱城廓,四围山势锁烟霞”的古城阆中,得天独厚的山水格局,成就了这座山环水绕的千年古城。阆中地处四川盆地北缘,是北纬30度最美的浅丘地貌之一,也是一颗镶嵌在嘉陵江中游的璀璨明珠。在这里,城市与自然、人居与环境达到了天人合一的最佳境界,充分体现了古人尊崇自然、顺应自然营造城市的传统哲学理念。
    自然之美与人文之美交相辉映的阆中,分布着由成都经阆中到汉中的重要古蜀道———东道。东道与金牛道是历史上巴蜀地区最早、最重要的古蜀道,是我国现存的古代文化线路的杰出代表。东道是蜀之要道,始于秦汉时期。是历史上出川入蜀、最早以正史记载的重要通道,也是历史上蚕桑和丝绸原产地以及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结点与通道。
    而米仓道则是历史上由成都经阆中过米仓山到汉中的重要蜀道,在唐、宋、元、明时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据四川省世界遗产管理办公室调研员宋雪岭介绍,按照与蜀道关联性的强弱和保护状况,蜀道申报的自然与文化遗产分为“核心资源”与“备选资源”两类。阆中古城、川北道贡院(现清代四川贡院)、观音寺、汉桓侯祠等10处遗存进入“核心资源”目录,汪家楼、老观古镇、五龙庙、天宫院等7处进入“备选资源”名录。“阆中入选申遗预备清单的项目包含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名镇和历史文化名村。”宋雪岭说,申报机构将对遗产资源进行调查、评估,对遗产地各种影响因子进行研究分析后,按省申遗办的要求,将音像、图片、文字和相关规划等基础资料报送省申遗办,最终确定蜀道申遗预备清单名录。阆中市入选资源大多作为蜀道文化遗存入选,仅锦屏山省级风景区作为蜀道自然与生态环境类遗存入选。此外,构溪河国家湿地公园、贡院、圆觉寺、状元洞读书岩石刻、佛子洞摩崖造像、大象山摩崖造像、秦家大院6处遗存进入米仓道相关资源名录候选。宋雪岭告诉记者:“阆中是蜀道申遗的重要砝码,米仓陆路和米仓水路都经过阆中。”米仓道起于汉中,止于成都,在川东北地区呈网络状分布,由米仓陆路和米仓水路组成。米仓道是金牛道未开通前唯一一条关中平原与成都平原相连的通道。
    申遗路上瞄准目标不放松
    2012年11月,国家文物局印发了更新后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名列其中共有45项,其中第2位“大运河”、第16项“丝绸之路”、第26项“土司遗址”、第39项“哈尼梯田”等42项已申遗成功,我省在45项中占据4项,分别是第3项“中国白酒老作坊”、第34项“蜀道”、第35项“古蜀文明遗址”、第36项“藏羌碉楼与村寨”。
    2014年下半年,经省申遗办组织专家调研,根据省情及申遗相关要求,省政府将原定的蜀道文化遗产重新调整为“蜀道自然与文化遗产”来进行申报,同时,将原来牵头的省文物部门调整为由省住建部门牵头,文物等相关部门配合,由此,这一申遗范围已不仅是单一的蜀道文化线路,同时,还将拟定的申遗区域内的自然景观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也囊括在内。“在2014年下半年省上对蜀道申遗点遴选的调整中,原南充市城区内申报的21处仅有阆中市阆中古城和天宫院景区两处入围,标志着阆中市这两处现已列入省上申遗的《预备清单》。”阆中市申遗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说。
    面对申遗工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阆中市再次对蜀道申遗工作作了部署和调整,并以阆委办(2015)37号文件重新明确了申蜀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成员,由阆中市委书记、市长亲自挂帅,并将申遗办公室设在市古保办,具体抓好申遗日常工作。“阆中的历史地位及蜀道遗存,在我省蜀道申遗的战略布局中占有重要地位。我们现在比较紧迫的任务是完成好本区域保护规划编制、本区域环境综合整治方案、本区域相关基础资料调查整理、本区域宣传方案的制订并组织实施以及本区域的发展规划。”该市申遗办工作人员柯敏说。
    按照省申遗工作的统一部署和工作要求,阆中市《蜀道阆中古城世界遗产保护规划》与《蜀道阆中古城环境整治方案》、《蜀道阆中天宫院世界遗产保护规划》与《蜀道阆中天宫院世界遗产环境整治方案》的编制,将由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统一完成。蜀道申遗对于阆中古城来说,将在文化传承、历史文物保护以及旅游业开发上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天宫乡、思依片区,当地的历史文物古迹已被群众很好的保护着,他们期待着申遗成功后,能够让这些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旅游资源,给当地的经济文化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相关链接
    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又名复合遗产, 是同时具备自然遗产与文化遗产两种条件者。 早期复合遗产的登录名单当中, 有先被登录为自然遗产或文化遗产, 之后也被评价为另一种遗产,因而成为复合遗产。例如东格里罗国家公园(新西兰)及阿比赛欧河国家公园(秘鲁)最开始是被登录为自然遗产,之后也被登录为文化遗产,结果就成了复合遗产。
    依据世界遗产公约之主旨, 复合遗产是指兼具自然与文化之美的代表,至2000年8月1日,共有23件。首次被登录为复合遗产的是第3次世界遗产委员会(1979年)中所通过的提卡尔国家公园(危地马拉)。
    截至2015年7月,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审核被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中国世界遗产共有48项, 其中世界文化遗产30项、 世界文化景观遗产4项、 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4项、世界自然遗产10项。4项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分别为: 黄山、 泰山、 峨眉山-乐山大佛、武夷山。(南充日报 张晓东)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