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易经》丨丽乎正:依附正道才能俯仰无愧

http://www.newdu.com 2017-12-25 腾讯儒学 道诚 参加讨论

    文/道诚
    《易经》第三十卦离卦,《彖》曰:离,丽也。日月丽乎天,百谷草木丽乎土。重明以丽乎正,乃化成天下。柔丽乎中正,故亨。
    
    离卦,就是附丽(资料图 图源网络)
    《彖传》说:离卦,就是附丽,也就是附着的意思。譬如日月附着在天宇,百谷草木附着在大地上。日月充满光明而且又附着于正道,从而造化万物。柔顺者附着于中正之处,并且坚守正道,当然能够获得亨通。
    离卦所显示的附着关系,相当于事物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关系,不过范围要广泛得多。人与人之间、人与事之间、人与物之间、物与物之间、事与物之间、事与事之间,都应重视是否关系中正。例如组织领导者和组织成员的关系,人与理想的关系,等等。
    《礼记·燕义》:“上必明正道以道民,民道之而有功。然后取其什一,故上用足而下不匮也;是以上下和亲而不相怨也。和宁,礼之用也;此君臣上下之大义也。”君上必须说明了正道以引导百姓,百姓跟随引导而取得收获,然后国家抽取十分之一作为赋税,其结果是君上用度充足,百姓生活也不匾乏。所以上下和睦亲密,没有互相怨恨。上下和睦亲密,互相没有怨恨,这正体现了礼的作用。这就是君臣上下的大义。”
    
    礼崩乐坏的乱世(资料图 图源网络)
    《管子·立政》:“正道捐弃,而邪事日长。”明代何景明《上作篇》:“正道坏,则邪径成。”在礼崩乐坏的乱世中,有人迷失正道,走上歪路,却是一条不归之路。迷信、崇尚武力,不行仁政者,所行非正,不可投奔。例如东汉末年军阀混战的乱世中,多少谋士因为一开始没有遵循离卦“丽乎正”的启示,没有重视所投奔主公是否行正道,是否重视品德,而导致结局悲惨。
    姑且不论曹操所杀的其他人,单列曹操所杀之谋士名士,就有许攸、崔琰、祢衡、孔融、杨修、娄圭、刘馥、边让、路粹、桓邵、周不疑、华佗等人。因为曹操用人只论才不论德,只看有无才能,并不看人品如何。而其杀人也只论欲望情绪不论公理良知,不论是否罪该至死,只要让其感到触犯或可疑,就可杀之。“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是其信奉的人生哲学,加上疑心重,所以即使给其贡献了再大功劳,一旦不符合其私欲私情,就可能被杀掉。
    作为领导者,首先要重视德行,依于仁,才能实现自己与别人的适当关系,也就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所以组织领导者必须把自身的品德修养放在第一位。
    
    官渡之战前夕(资料图 图源网络)
    官渡之战前夕,袁绍没有听从田丰的建议,田丰知道此战关系重大“强谏”,袁绍大怒,指责田丰扰乱军心,把他逮捕下狱。听到袁绍惨败的消息,大牢里便有人对田丰说:“您这下可要被重用了!”田丰道:“袁绍外表宽厚其实心胸狭窄。如果他得胜而归,心里一高兴肯定就把我放了,如今打了败仗心里肯定很恼火,他心胸狭窄的一面就要表现出来了!他要是打了胜仗我还能活,如今既然惨败而归,我怕是活不了了!”袁绍带着八百残兵逃回冀州之后说:“我没有听从田丰的建议,果然被他耻笑。”随即杀掉了田丰。
    诸葛亮在未遇明主之前,宁肯布衣草屋,躬耕于南阳,静观天下大势,也不肯轻易投奔不正之主。即使遇到刘备前来造访时,前两次也故意躲开,看刘备是否真像传说中的那样仁德和礼贤下士,最终刘备通过考验,诸葛亮才决定出山辅佐。两人形成了非常和谐的“离卦”之象,刘备对诸葛亮言听计从,高度放权,诸葛亮则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所以后人经常用像刘备遇到诸葛亮一样来比喻领导者和得力辅助者的关系。
    
    刘备遇到诸葛亮(资料图 图源网络)
    《孟子》:“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意思是:居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所,站立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行走在天下最开阔的道理,即志于仁、立于礼、行于义。能实现理想时,与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不能实现理想时,就独自行走自己的道路。富贵不能使他的思想迷惑,贫贱不能使他的操守动摇,威武不能使他的意志屈服,这才叫作有志气有作为的男子。也就是说,一个人行走在天地间,必须依附于良好的品德和人生正道,才能俯仰无愧。
    做任何事都应该依附正道,行道不已,即通过正确的价值观和途径方法、努力拼搏坚持不懈才能实现。杜甫《石犀行》:“修筑堤防出众力,高拥木石当清秋。先王作法皆正道,诡怪何得参人谋?”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