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父母为孝”,也就是说孝之本义是善事父母。在中国古代的教育中,“孝”的教育被提到了极重要的位置。传统孝道教育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先秦时期,孝道教育已经理论化,其标志就是《孝经》、《礼记》的出现。西周时期,天子一般要定期察看学校,亲行养老之礼。在太学设宴款待三老,以敬亲尊老的实际行动对太学生进行孝道教育,推行关于孝道的德行教育,要求学生行孝立德。效命国家。春秋时期,孔子融六经之精华集著而成《孝经》。这本被奉为经世宝典的著作,是在原始道德教育基础上集结而成的,是孔子同学生曾参关于道德教育的对白,是一本关于孝道的讲义和教科书。身为师长的孔子对学生曾参讲道:“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出生也。”这句话高度概括了孝在中国传统教育中的核心地位,体现出孝是中国传统教育、社会教化得以产生的根源、起点和基本内容。自秦以后,历代朝廷都把孝道教育作为德育的核心。 两汉至唐代,孝道教育进入了政治化、社会化时期。这标志着孝与孝道教育在中国传统教育中的核心地位得到完全确立。魏晋时期沿袭了汉代的习风,继续倡导以孝治灭下。南北朝时期还运用了由中央监察官出面弹劾和清议相结合的方式,来监督和提高孝道在全社会的实施。唐代的统治者也继承两汉以来重视社会教化、政治表彰的孝道教育传统。 宋元明清时期,由于政府的大力褒奖,孝道在宋代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孝子辈出,孝行惊人,单方面强调子女对父辈的绝对服从。孝道教育日益绝对化、片面化、极端化。元朝统治者不重视孝道,但是,由于民间受历朝孝道教化的影响和熏陶,孝道传统并未受到削弱,反而出现了在中国教育史上孝道教育的重大突破,即通俗化、深入化、平民化。在中国孝道教育通俗化方面最具影响的《二十四孝》和《二十四孝图》也产生在元朝。到了明清时代,这类孝道教育的通俗读物越来越多。 传统孝道教育是中华民族教育的起源,是古代道德教育的基础。在儒家思想看来,孝是天经地义的至德要道,是百行之本,万善之先,孝被摆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 如今,孝在当代中国的道德结构中绝不可能再处于泛孝和首孝的社会地位,这是因为传统社会是家族社会而今天是公民社会,我们不仅要在家对父母尽孝,还要对社会、团体、人民、国家尽忠、持敬、尽责。家庭虽然在当代中国的社会生活中仍然有很重要的地位,但与古代相比,家庭的功能、结构已经出现了很大的变化。随着时代的变化,孝作为人类一切美好感情的基础,从“百善孝为先”回到“百善孝为始”之精神地位,孝道教育仍然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启示意义。 传统孝道教育对当代青少年德育的伦理价值 传统孝道教育蕴含着生活化德育的理念。传统的德育基本上是知识性德育,片面强调国家意志和社会需要。生活化德育是相对于传统德育思想而提出的,是近年德育理论界倡导的一种新的德育理念。近年来,在德育研究领域,许多研究者深刻地认识到德育目标过高、过空,德育内容过于理性、过于抽象,德育途径过于单一甚至违背学生道德心理发展规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要遵循以下原则: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既要遵循思想道德建设的普遍规律,又要适应青少年身心成长的特点和接受能力,从他们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出发,深入浅出,寓教于乐,循序渐进。德育离现实并不远,相反,它就是生活本身。生活化德育意味着德育过程就是生活的过程。每个人思想品德的成长往往源于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在生活中形成对道德要求的认同。生活化德育就是让学校德育从政治化、抽象化、空洞化的说教王国里走出来,回归生活,关注、指导和引导学生的现实生活。 知识的学习是一种理性的学习,是人“脑”的,道德的学习是一种情感的学习,是入“心”的。青少年德育应以发掘中国人血液中固有的孝情来培养高尚的道德为主,不应以外在强加的品质为主,这样才能使青年一代道德观念的形成起于情、发乎心、止于理,学会自觉自愿地进行品德的自我修养。因此,当代青少年德育应从最基本的孝道教育抓起。首先,孝道源于爱的自然亲情,源于子女爱父母的道德感情的推动以及报恩的道德理性。真正的德育是一种唤醒,是一种能够有效诱发和唤醒青少年内在的真善美,激发青少年对生命的感激、对生活的热爱。其次,道德培养有一个由初级到高级、由小见大的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的德育,“假、大、空”的现象司空见惯,基本上不符合儿童、青少年道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许多在儿童时期应该养成的道德品质、行为规范却要到大学里补课,而大学期间的思想政治教育又因基础没有打好而收效甚微。学校德育课少有敬爱父母双亲等贴近人性需求的教育内容,使得我们的德育空乏无力,缺乏根基。所以,与其先治国平天下,不如先修身齐家,因为直观的东西比抽象的东西更好理解。 传统孝道教育有利于培养当代青少年的感恩情怀。青少年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是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的重要保证。因此,对青少年进行感恩教育已经迫在眉睫。 孝道的本质是感恩,感恩包括对父母、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的感恩,以感恩教育为主线开展德育工作,孝道教育应是关键,居于基础地位。“百善孝为先”,孝道教育既是感恩教育首先要实施的,同时也是感恩教育的基础。血缘关系和父母的养育都使感恩之情更为自然、真诚。孝道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为一个人的道德发展奠定一种坚实的情感基础。孝就是感父母之恩,并由此推广到对社会、对他人的感恩和爱。 开展孝道教育就是为了改变现代家庭独生子女唯我独尊的心态,让他们对周围给予其关爱的人及事心存感激,从而培养他们的感恩情怀。中国历来是一个重视感恩的国度,自古就有“知恩当报”、“滴水之恩,涌泉以报”之说法。提倡感恩意识并不是一个新话题,可在生活中“知恩不报”者大有人在,其主要原因是社会缺乏一种感恩的环境,具体原因:一是社会转型期,市场中的经济法则被用到社会关系上来,使社会关系易化为物质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而言,这是传统道德的退化;二是感恩思想的缺失,也就是认知因素的缺失。俗话说“知恩图报”,只有知道了他人对自己的付出和关爱,才会产生报恩的意识。如果意识不到别人的付出,就不可能产生感恩之心。那么,应从何处着手培养青少年的感恩之心呢?我们认为应从孝敬父母开始。在我们所接受的所有恩惠之中,父母与我们有最亲近的因缘,所以培养感恩情怀从感念亲恩开始是很自然的。结合当今时代的特点进行孝道教育,有助于培养青少年的感恩情怀,帮助和引导他们树立感恩父母、感恩师长、感恩社会、感恩自然的理念,增强他们的感恩意识,让他们懂得感激和珍惜,做到以善意的眼光看待周围的环境,愿意用自己的付出回馈他人和社会。进而增强他们对自己负责、对父母负责、对社会负责的责任意识。这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传统孝道教育符合构建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内在要求。孝道是衍生一切美好品行的基础,通过孝道教育可以培养青少年的家庭责任感、职业责任感、社会责任感;孝道教育可延伸到爱国守法教育、明礼诚信教育、团结友善教育、勤俭自强教育、为民服务教育乃至理想信念教育。家庭有孝,尊老爱幼,其情融融;单位有孝,上行下效,竭忠尽智,事业兴旺;社会有孝,人人抱有一份尊重情怀,社会便会和谐。传统孝道教育是符合构建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内在要求。 家庭美德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是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对公民在不同的空间行为规范的具体要求,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推动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向更高水平发展。因此,孝道是构建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重要道德资源。 家庭伦理道德与职业道德、社会公德是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的。家庭美德是社会道德和职业道德的基础。如果一个人在家庭里是有道德的,尊老爱幼,平等对待家庭成员,和其他家庭成员和睦相处,勤劳俭朴,能和邻里搞好关系。那么,他在社会上就会讲文明礼貌、遵规守法、与人和睦相处,做一个模范公民。可以说,一个从小在家庭中受到良好道德教育的人,在社会公共生活中一般都会是一个遵守社会公德的好公民。如果我们在青少年德育中以“孝”为先,提倡孝道教育,由尊敬父母进而推广到全社会的尊老爱幼,整个民族的文明素质提高了,社会风气就会大大改观,社会环境就会安定祥和,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和市场经济就必然能得到进一步的繁荣发展。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