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气势磅礴的潮州大锣鼓 杨继斌 摄 ![]() 市区进贤门“滨江潮乐社”会乐场景 ![]() 揭东潮素坊少年潮乐队 通讯员 摄 从本期起,《文化·娱乐》星期二版增设“揭阳文化长廊”、“国学雅集”、“文化博览”等栏目。生活在这片美丽的土地,我们被底蕴深厚的文化氛围所浸染,常为揭阳文化独具魅力之美而动容,那些似曾相识却又有些泛黄的记忆滋养着我们的人生,“揭阳文化长廊”以期能把这些记忆留下;这几年来,我国掀起“国学热”,品赏民族传统经典,把握中华人文精神与价值理念,“国学雅集”集当代学者品国学的感悟,一起从源头文化中汲取营养。——编 者 ●当代著名古筝教育家、演奏家曹正教授认为潮州音乐年代悠远,保留了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精髓,称其为“华夏正声”。 ●2000年,榕城区因潮州音乐之盛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潮州音乐)之乡”。 ●2009年,揭阳潮州音乐列入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记者 黄 鹂 如果问你:平常在大街小巷走,看到最多的文化活动是什么?你的脑海里是不是立即就浮现出奏乐的画面来?是啦,就是那星罗棋布的弦乐间、潮乐社。不管行走在热闹的街衢,还是踏着石板路经过年深日久的小巷,这样的场景你不会感到陌生:一间并不宽敞的屋子,因摆放着扬琴、豉、二弦等乐器而显得更加逼仄,里面的人各自手操一样乐器,皆忘情投入地吹着、拉着、弹着,好像不知冬夏冷暖,更不问世间俗事。而一旁赏乐的人,也沉浸于韵味无穷的乐声中,浑然忘归。 在乐馆听到的潮州音乐多清丽典雅、悠扬柔曼,然而不要忘了,这只是潮州音乐的一种风格。想想许多文艺晚会的开场表演,那粗犷雄壮、气势磅礴的潮州大锣鼓,或是表现一种宏大的题材,或是渲染出一派喜庆的气氛。这就是潮州音乐独特的魅力:不仅能表现小桥流水式的诗情,也能演绎气壮山河的史诗。潮州音乐是一个庞大而齐整的音乐体系,不同乐种的差别主要体现在用不同乐器演奏的演奏形式、演奏风格上,大致分为锣鼓乐、笛套古乐、弦诗乐、细乐、庙堂音乐、汉调音乐等。 潮州音乐以它形式灵活,乐器可繁可简的特点,增强了它的普及性和传承性。在揭阳,民间音乐活动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民众尤擅吹拉弹唱,而以锣鼓乐和弦诗乐流传最广,且成为揭阳民俗活动中不可缺少的文艺形式。市区榕城,潮乐活动向来活跃,目前,在榕城区文化局备案的乐社团队50多个,未备案的“乐间”、“乐馆”、“锣鼓班”等100多个,家庭乐组更是随处可见。2000年,榕城区也因潮州音乐之盛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潮州音乐)之乡”。不止榕城,揭阳各县(市)的城乡,都有规模大小不等的潮乐社,每周在固定的时间聚会、活动,风雨无阻。在乡间的乐社弦间,总会看到一些朴实的老人,不善言语,但操起一样乐器,便是另一番神情,被潮乐润泽的脸上奕奕神采。 也许你会问:这古老的艺术,也是夕阳艺术罢?不是的。这些年到不少潮乐社看过,不管是城区还是乡村,都是老中青少的乐友齐欢聚。那年少的一辈,有的是世代相传,有的是耳濡目染喜欢上的。而在一些村镇,还成立了少年锣鼓队、少年潮乐社,老辈人悉心教导,少年人潜心学艺,袅袅乐声将萦绕在他们的人生道路上,犹如在心灵空间植下一棵常青树,所得养分终生受益。 时间如一江春水东去,让无数旧貌换新颜,但也有些沉淀下来,任时间之水冲击,仍如磐石般纹丝不移。潮州音乐便是。她从唐宋走来,路何其漫长,洗去岁月的风尘后,显露出的古典而清新的美,依然打动无数现代人的心。就像闻名遐迩的《寒鸦戏水》,是潮州音乐十大套曲中流行最广的一套,乐曲描绘了深秋季节寒鸦不惧河水寒凉,戏于水面的情景,清逸秀丽的音调、古朴典雅的风韵、舒展宽畅的意境,如一阕高低有致的诗词般,和谐优美地表达了人们对自然的热爱,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这首潮曲是民间音乐聚会时常奏的曲目,曲高而和者众,可见曲子强大的感染力,也正应了那句话:“好的音乐,不受时空限制。” 一位70后的潮乐迷这样描述他最初听到潮州音乐的感觉:大学毕业后回到榕城,晚上独自一人到西湖散步,这时看到一群老人在奏“弦诗”,便驻足聆听。迂回的旋律荡过湖面,带着一股亲切的清凉击中他的心。那一夜后,他着了魔似的总往西湖跑,还提着录音机录下那些旋律,回家后一遍遍地听,听到动情处,眼眶湿润……当问到潮州音乐为何如此打动他时,他思索良久,竟词穷,只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说:“潮州音乐的美,是一种不可言传之美啊!” 记得曾在市区的进贤门城楼上听了一晚潮乐,古城楼上清音盈耳,古城楼下人流如织,车灯、路灯、霓虹灯映出城市五彩缤纷的夜。同一个夜晚,两种迥异的人生。我想,感知潮州音乐的美,应有一颗宁静的心。在不停地呼吁重拾中国传统文化之美的今天,会不会有更多的人从这缤纷的夜抽身,滤去浮华,聆听这迅如雷霆乍响,静如轻云舒卷的古朴的潮州音乐?其实,即使潮州音乐在揭阳民间“香火”旺盛,也仍要提到潮州音乐的艺术人才老化、匮乏,历史资料散佚,扶持力度不足等遗憾。揭阳潮州音乐去年被列入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更为如何保护、继承、弘扬古乐提出新的课题。潮乐迷们爱古韵,也更愿这古韵扬新声,为其锦上添花。 希望这一个愿望,能成为我们共同的心声:从前、现在、往后,有一份记忆和情感应为生活在这片土地的人所共有——被同一种音乐簇拥,如沐春风,如饮陈酿…… 图片除署名外,其它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提供。 溯 源 唐宋年代是潮州音乐的形成期。唐代大文豪韩愈在潮州祭神中有“斋洗,奏音声”之句。宋元宗时的进士许骞重辟潮州西湖记云:“荷香迤逦,时度管弦”。由是可见潮乐在唐宋时已相当发达。 ![]() 潮乐演奏乐器 特 点 潮州音乐主要特点是古朴典雅、优美抒情。它的主要乐器是二弦、二胡、扬琴以及锣鼓等打击乐器。“二四谱”是潮州音乐独有而又最古老的谱式;乐律使用别致的七平均律,“7”和“4”二音特殊音程展示潮乐独特的韵味,二音的运用构成潮乐轻六、重六、活五、反线等调式。演奏上强调作韵和即兴加花二种技法的发挥。 ![]() 上世纪30年代和50年代用的揭阳潮州音乐乐谱 代表作 潮州音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