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我们也需要甚至更需要有“电子”参与的“常规”音乐作品。让“电子”成为配器法乃至乐器法中的一种“常规”而“普通”的“乐器”之一,是值得中国作曲家们认真对待的一个课题。 (四)以审慎的态度对待“广大听众”的反应 一段时期以来,现代艺术与受众相对隔离的关系,成为一个问题,而且慢慢地,艺术家的地位逐渐被动,我也曾写过相关的文章为听众说话,我见到的最新的相关文章是2002年《读书》9月号上的《当代艺术与中国农民》。看来,受众的要求越来越高。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我现在的看法是,专业的、学术性的艺术音乐创作,是写给“时间”和“业内人士”听的,没有好听的音乐与不好听的音乐,只有好的音乐与不好的音乐。是否经得起时间与实践的考验,是判断音乐好与不好的唯一标准。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量这个看法,其一是“时间”的,就目前而言,CD市场与音乐会市场,古典音乐的行情相对要比现代音乐好一些甚至好得多,但这恰恰是时间的功劳,是大浪淘沙的结果。贝多芬当年,究竟有多少“业外人士”对他的《第九交响曲》爱不释手,现在无从考证,但可以想见。其二,我也相信音乐是一种没有国界的语言,但是,它毕竟是一种语言,光有心灵的感悟而没有任何技术上的准备,很难与它交流。这就像不通英文就很难深刻理解莎士比亚的戏剧一样。可以看译文,神韵打折扣不说,最终总还得有业内人士翻译!这就说到了其三,现代音乐的市场培育与推广的问题。巴比特(Milton Babbitt)“谁在乎你听不听”的宣言是过分了一点,我们还是要在乎别人听不听,只是前提得是要推广与培育或者说培训。当一个普通的听众能理解甚至欣赏现代音乐时,其实他已经差不多是一个“业内人士”了,这就又回到了我的看法上来:专业的、学术性的艺术音乐创作,是写给时间和业内人士听的;音乐创作的出发点,还应该是以作曲家“自我”为基础,适当关注业内动态,因为随着现代音乐的创作、表演、欣赏、评论等各个环节的逐步“正常化”,业内人士在各自的心目中会“不约而同”地形成一些相对客观、相对一致的评判标准。 (五)以“平常”的心态坚持“常态”的音乐创作。 在我看来,对“创新”的过分追求,可能已经给予音乐创作这个并不属于“科技”范畴的领域以太多的压力。当代作曲家们的压力更甚,永远对下一部作品要求更高,希望更多,当然,这无论如何都是值得肯定的,但我坚信巴赫们当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