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雕,即核桃雕刻,是中国汉族民间的微型雕刻工艺,在桃核、杏核、橄榄核等果核上雕刻出复杂的题材,雕刻细致入微,各地皆有一方独特的特色。核雕多有制成配件、扇坠等物,是文人喜爱之物。 核雕在明朝就已经有了,这时候大型雕塑在艺术上发展甚微,却在小件雕塑与工艺品的装饰与制作上大放异彩。中国古代匠人匠心独运,在桃核、杏核这等废弃之物上做出了化腐朽为神奇的精巧工艺,在《清秘藏》中就已经记载了明朝宣德年间匠人夏白眼核雕之出神入化,又有明代魏学洢作《核舟记》叙述了明朝天启年间核雕匠人王毅于橄榄核上作“东坡赤壁游”,人物栩栩如生,甚至能看见苏东坡面部细微的神态。这样的巧思与工艺后来被称作“微雕神技,艺术奇葩”,直到今日核雕仍旧是收藏界一类备受关注的艺术品。 核雕工艺,细分的话有六种:薄艺、高浮雕、浅浮雕、镂空雕、圆雕以及镶嵌。 核雕使用的工具主要有凿子、锉刀与扶钻。凿子有多重类别,需工匠自行制作适合自己使用的凿子。圆凿有大小之分,大圆凿用以雕毛坯;小圆凿则可以细化大圆凿刻画过后的细微的部分;又有一种线凿,多用来刻画如发丝、眼皮、衣褶等细腻的线条,或处理小圆凿无法刻画的细微处,相对更加灵活;而平凿多用以刻画块面的轮廓,也可以铲去表层,突出作品的立体感。而锉刀则是用来修正形状用的,最后才会使用到扶钻来钻孔。 在制作手法上,核雕与其他雕刻的手法基本类似,首先是挑选雕刻的原料,用作核雕的核素来以颗粒大而核厚、颜色红润饱满为上。挑选好核雕的原料后就要开始进行设计构思,将设计好的画面形象在核上进行最初的勾勒,而后根据勾勒的图案进行初步的打坯加工。接下来就要进入到粗刻的步骤,即是对作品按照设计的模样进行刻画,刻画过后再对其进行细微部分的完善,如人物的脸部表情、手部动作等,使其更加栩栩如生。刻画完毕之后,就要使用不同粗细的砂纸与布轮进行打磨抛光的动作,使核雕作品光滑细腻、润滑而富有手感。 苏州核雕多为传世,其吸收了木雕、玉雕、石雕、微雕等艺术精华,在精心雕琢而又保持果核外形的前提下,凸出了核雕之精、细、奇、巧,并且将苏州独特的地方特征完美展现,点睛处细如针尖,形象生动。这样的传统手艺代代相传,至今仍旧是中国艺术品市场上不断发扬光大的一种。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