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道学 > 道医道药 >

别把阴阳想得太神秘——阴阳平衡养生(二)

http://www.newdu.com 2017-12-28 问道网 佚名 参加讨论

    《周易•系辞》:“一阴一阳之谓道。”
    人体的结构是相当复杂和精密的,也许是当今地球上进化最完美的生物,用中医名词解释,就是阴阳高度的平衡和与自然高度的适应性。
    
    在这里,我们重点谈阴阳平衡。阴阳平衡是人体健康的总纲、大纲,其间的学问是丰富的、深奥的。中医所说的阴阳是合乎辩证法的,并不像有些人所说的中医不科学。中医所说的阴与阳,与算命术士所说的阴阳,完全不是一回事。正如网络上的一位网友所说:“阴阳其实主要就是来说明事物的可分性、相对性、运动性、相互转化性等,确实没什么值得神秘的,尤其不要与江湖术士之糟粕混淆!”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我们才能进一步了解“身体—疾病—阴阳”之间的关系。
    阴阳的最初含义非常朴素,它用来表示阳光的向背,向为阳,背为阴,也就是说,阳光照到的地方为阳,照不到的地方为阴。后来我们的祖先用阴阳表示气候的寒暖,进而推广之,用阴阳表示一切相对的事物,如方位的上下、左右、内外,运动状态的躁动和宁静等。
    《说文解字》指出:“阴,暗也。水之南,山之北也,从阜;侌声;阳,高明也。从阜,易声。”从中可知,阴阳并不神秘。它们作为一对名词,本义各表示“山阜”的一部分;“阳”代表日光照射的一面,“阴”代表日光照射不到的一面。
    
    《周易•系辞》中指出:“一阴一阳之谓道。”意思是说:一阴一阳是表示事物发展变化的一种方法。“一阴一阳之谓道”表示了万物的阴阳属性,万物均有阴阳。天为阳,地为阴;太阳为阳,月亮为阴;其他依赖太阳之光热而生长的万物均属于阴。因此,依照万物均有阴阳属性和阴阳变化的特点,后世易学家对万物的阴阳属性作了归类:
    凡是事物的发展变化及其功能状态类似:光热、上升、强大、运动、速度、向外、亢进、兴奋、春夏、功能的都属阳。
    凡是事物的发展变化及其功能状态类似:晦暗、寒冷、下降、弱小、沉静、缓慢、抑制、衰退、秋冬、物质的等均属阴。
    
    事物阴阳属性归类表
    阴阳的划分具有相关性与普遍性,一方面凡用阴阳分析的事物或现象均属同一范畴、同一层次或同一交点,一定要建立在同一个基础之上。就拿人的性别来说,女性为阴,男性为阳;而相对于人的性格来说,温柔为阴、刚强为阳。虽然女性性格多温柔,男性多刚强,但也有例外情况。另一方面,凡属于相关的事物或现象,或者同一个事物的内部,其各自的特性也可用阴阳加以概括分析。
    阴阳的划分也具有相对性。凡用阴阳分析的事物或现象,其阴阳属性在一定的条件下有时是可以转化的。就拿白天相对于晚上来说,根据阴阳属性划分,晚上为阴,白天为阳;但属于白天的下午相对于同属于白天的上午而言,则上午为阳,下午为阴。
    我们的机体内也蕴涵着阴阳对立统一的关系。《易经》指出,人的身体是由阴阳气化所产生出来的,所以人的身体机能也不能脱离阴阳的范畴。机体内的阴阳的分类与自然界分类相似。
    就身体部位而言,上部为阳,下部为阴;体表为阳,体内为阴;背为阳,腹为阴;四肢外侧为阳,四肢内侧为阴。以臓腑来分,五臓(心、肝、脾、肺、肾)为阴,这是因为它们的功能相对六腑而言以静为主;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为阳,因其功能相对五臓来说以动为主。五臓之中,根据位置不同又可分为阳臓(心、肺)和阴臓(肝、脾、肾),每一臓腑之中又可将其功能归为阳,而其物质归为阴。人身上的经络也分阴阳,经络分为阳经、阴经。所以,我们的每一个器官,在不同的对比分类中,其阴阳是不同的。
    此外,身体生长、人体运动、性格刚强坚韧、心情兴奋愉快、生活态度积极向上等都属于阳性;而性格内向、生活态度消极、心情愁闷等则属于阴性。
    总而言之,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有与之对立的另外一个事物,任何事物自身又包含对立统一的两面。而这其中,阴阳变化是一切事物的根本变化。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能明白阴阳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了。
    附·寻医记:
    问:生活中我们看到很多老年人还有再生能力,这与天地阴阳有关吗?
    答:这些老年人本身先天禀赋超常,且后天效法天地的阴阳变化之道,遵循了日月运行的规律,根据四时气候的不同的及寒暑变化来调养身体,使得气血经脉通畅,肾臓精气旺盛,故能再生。当然,这也是有一定极限的,超过这个极限精气也就竭尽了。
    (本文转载自“360doc图书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