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燕然 中元节的由来 农历七月十五日是中国民间、道教、佛教共同的节日。民间称其为鬼节,农历七月也被看做“鬼月”;道教称为中元节;佛教则称盂兰盆节。此三方节日都与祭祀鬼魂有关。“鬼”并非阴邪之物,鬼与归谐音,农历七月初一,地狱之门大开,阴间鬼众回到人间觅食,享受人间的供祭,七月十五地狱之门关闭,人们还要奉祭品以送鬼魂。道教认为七月十五,地官降临人间,根据各人先前的行为,定人善恶。当天道观要做斋醮法会,希望地官宽宥,为亡魂减轻罪过。佛教称七月十五日为盂兰盆节,盂兰是倒悬之意,盆是指盛贡品的器皿,盂兰盆是指救倒悬、解痛苦之意。佛教认为人生在世,犹如蝙蝠倒挂枝头,苦不堪言,为解众生之苦,需要诵经,并布施食物给孤魂野鬼,为亡者祈福。三方都是祭祀亡人,且都选择了七月十五日作为节日日期,这使得我们不得不好奇中元节是怎样得到俗道佛三教认同的。 中元节(资料图) 中元节与中国的祖先崇拜密切相关。中国古代农耕文明,社会关系比较封闭,人们对血缘、家族非常重视,因此祖先崇拜盛行,一年四季,每一季收获之后都要专门祭祀祖先,特别是儒家取得独尊地位以后,推崇以孝治国,祭祀祖先被抬到了天经地义的地位,祭祖与孝道结合到了一起。《春秋繁露·四祭》曰: 古者岁四祭。四祭者,因四时之所生孰,而祭其先祖父母也……过时不祭,则失为人子之道也。祠者,以正月始食韭也;礿者,以四月食麦也;尝者,以七月尝黍稷也;蒸者,以十月进初稻也。此天之经也,地之义也。 秋收时节(资料图) 可见四季祭祀先祖都是在当季农作物收货之后,春天的祭祀称为祠,供奉韭菜;夏天的祭祀称为礿,供奉麦子;秋天的祭祀称为尝,供奉黍稷;冬天的祭祀称为蒸,供奉稻米。农历七月,正是农作物丰收的时候,请祖先“尝新”,品尝今年的劳动果实,感谢祖先保佑,并与祖先分享丰收的喜悦。这一习俗最迟在夏朝就已经出现,并延续了下来,然而此时秋季祭祀还没有形成固定的时间,“中元”的名称也还没有出现。 中元节民俗信仰的演变 中元节定在农历七月十五日始于佛教的盂兰盆节。七月十五日,在佛教中是一个很特殊的日子。其一,它是佛教的解夏日。每年的四月十五到七月十五,雨季到来,万物滋长,为避免误伤草木虫物,这三个月佛教徒聚集修行,禁止外出,此为坐夏。坐夏之首日称为结夏,末日称为解夏。其二,它是僧自恣日。坐夏期满,僧众要举行忏悔法会,尽情地进行自我批评与忏悔,这使得释迦摩尼很欢喜,故此日也是佛欢喜日。其三,它还是佛教的佛腊日。佛家以坐夏之终为一年的结束,故七月十五称为佛腊日,坐夏期满,出家人就增一法腊。而七月十五日成为佛教的盂兰盆节则是佛教中国化的产物。佛教初传入中国,因其教义宣扬修行要出家,断绝尘缘,不孝父母,不敬王侯,这和中国儒家文化完全相悖,而且也挑战了统治者的权威,东晋南北朝时出现了多次沙门是否要向统治者行跪拜礼的争论。 放河灯(资料图) 佛教为了更好的融入中国社会,开始迎合儒家的孝道文化,推出了许多的孝子典型,目连就是其中之一。目连是释迦牟尼十大弟子之一,其母青提夫人因生前恶待僧人,死后被罚堕入阿鼻地狱。目连修炼有成,见其母还在饿鬼道中承受饥饿之苦,遂以自己的钵盛食物给母亲吃,没想到,食物一入其口中即变作热碳,无法下咽。目连悲伤不已,向佛祖寻求救母之法,佛祖告诉他,你母亲罪孽深重,你虽然孝顺,却也无法靠一人之力去解救她,必须借助十方僧众之力,才能让她得到解脱。你要在七月十五日这天,准备百味五果放于盆中,供养十方僧众,为你七世父母及这一世的父母祈福,通过这种功德,才能让你的母亲脱离饿鬼道。目连于是做盂兰盆会,使其母超生天道。这就是佛教盂兰盆会的来源。《盂兰盆经》在讲述了目连救母的故事后,还主张:“是佛弟子修孝顺者,应念念中常忆父母,乃至七世父母,年年七月十五日,常以孝慈所生母,为作盂兰盆,施佛及僧,以报父母长养慈爱之恩。”佛教这种孝顺父母的主张与儒家的孝道文化相和,自然受到统治者的欢迎。且盂兰盆会设祭品为逝去亲人求解脱,为现世父母求安康的做法与中国传统的祭祖活动相似,盂兰盆会很快得到普通民众的接受。萧梁时(502-560)宗懍的《荆楚岁时记》记载:“七月十五日,僧尼道俗悉营盆,供诸佛。”此处的“道”是指佛教,这一记载可见盂兰盆会已经得到普通民众的接受。南朝梁武帝于大同四年(538)在同泰寺设盂兰盆会,并规定以后每年七月十五日都要举行盂兰盆会,这标志着盂兰盆会的正式开始。 放天灯(资料图) 中元节名称则来源于道教。佛道两教在南北朝时竞争激烈,道教为了应对佛教的挑战,争取统治者的支持,积极对早期道教进行了改革,并吸收了不少佛教的教义。东汉道教创立之时,就已经有祭祀三官大帝的传统。在道教中,三官大帝比三清尊神出现的还要早。道教认为“一切众生,皆是天、地、水三官统摄”,天官主赐福,地官管赦罪,水官负责解厄。早期天师道为信众治病,就是让病人向三官祷告、悔罪,写三份悔过书,注上姓名,一份放在山上,一份埋在地下,一份沉于水底,如果三官接受了病人的祈祷,病就会痊愈。但此时道教只有“三官”之称,尚未将“三官”与“三元”联系起来。北周时期(557-581),道教经书《无上秘要》卷五十二有《三元斋品》,卷首言天尊告诫修道之人需“常以正月十五日、七月十五日、十月十五日平旦、正中、夜半三时沐浴身形,五香自洗。”因为修道之人前生至今,尘深罪秽,所有罪过都被三官记录在薄,虽然自身勤勉修炼,仍恐不能洗清己罪,因此必须在三元大庆吉日清斋烧香,礼谢天、地、水三官,忏悔往日至今所犯之罪,以求宽宥。然此时的道教虽然有三元日的内容,但是三官还没有分属三元,故敦煌本《玄都大献经》记载:“当依玄都旧法,正月十五日、七月十五日、十月十五日,三元之晨,地官校勾,搜选众民,分别善恶。”三元日只有地官司职,不见天官、水官的身影,这显得三元日活动单调,缺乏吸引力,故道教徒以三官配三元,丰富了三元日的内涵。唐代时李唐王室尊老子为远祖,道教受到优待,道教三元斋日成为了国家法定节日。《唐会典》记载:“其四曰三元斋;正月十五日天官为上元,七月十五日地官为中元,十月十五日水官为下元,皆法身自忏愆罪焉。” 三官分属三元的格局正式形成,因此唐《艺文类聚·玄都大献经》中的记载就改为:“道经曰:七月十五中元之目,地官校勾,搜选人间,分别善恶。” 道场活动(资料图) 道教之所以重视中元节是受到佛教盂兰盆节的影响,故其手段、目的多有相似之处。《盂兰盆经》言七月十五做盂兰盆会“愿使现在父母.寿命百年无病、无一切苦恼之患.乃至七世父母离恶鬼苦。生人天中,福乐无极。”《玄都大献经》言中元节做玄都大献法,以期“囚徒饿鬼,当得解脱,一俱饱满,免于众苦,得还人中。自非如斯,难可拔赎。” 开元二十二年(734),唐玄宗下旨要求天下诸州,每年三元日的前后,即十三到十五日,禁止屠宰。借助李唐王室的支持,道教的中元节可以和佛教的盂兰盆节分庭抗礼,争取到了七月半的半壁市场。然“中元”之称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更易为普通民众接受,故到了宋朝,“中元”名称后来居上,逐渐取代了“盂兰盆”成为七月半的固定称谓,“盂兰盆会”的称呼只限于僧寺与部分佛教信众之中了。随着时间的演变,七月半的宗派性渐渐淡化,其中包含的孝顺父母,祭祀先祖的内容与中国的秋祭传统杂糅,使得七月半成为中国俗道佛三流合一的一个重要节日 。 (编辑:玄朴) 本文为腾讯道学独家稿件,文/燕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喜欢该类内容欢迎上微信关注“腾讯道学”微信公众号!(文章作者观点与立场,不代表腾讯媒体的观点与立场。)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