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道学 > 丹道养生 >

外丹篇:上清派的外丹之法(2)

http://www.newdu.com 2017-12-28 腾讯道学 华阳洙泗 参加讨论

    丹道宗师的炼丹遗迹
    除了陶弘景在炼丹方面的巨大成就之外,还有很多遗迹和诗文表明上清派道士在陶弘景之后的很长的时间内,一直从事着炼丹活动。上清派的本宗志《真诰》和《茅山志》中记载了不少这些宗师们炼丹留下的遗迹:
    中茅山在积金山北,长岭独高处,定录君受言:中茅玄岭上,司命君埋西胡玉门丹砂六千斤于此,深二丈许。上四面有磐石镇其上,其山左右当泉水下流,皆小赤色,饮之益人。
    
    丹道家炼丹场景(资料图)
    《茅山志》卷八篇稽古分别记载了“茅君丹井”、“李真人丹井”、“陶真人丹井”。《茅山志》卷二十四录金石篇唐碑记载了“上清真人许长史丹井碑铭”。如:
    茅君丹井在下泊官。李真人井,玄洲真人李明炼丹井,在郁冈方隅洞之东。陶真人丹井,在华阳上馆前,石桥之东,水甘冷,遇旱不竭。又一井在灵宝院周真人池侧,亦隐居丹井也。隐居炼丹炉迹,在华阳上馆,其地以水巽试之逡巡,地乾如月,晕然。
    《茅山志》卷二十五录金石篇记载了北宋时茅山宗二十三代宗师朱自英亲自炼丹的事迹。
    大法自魏南岳以降,逮先生凡二十有三代。明肃太后欲踵紫虚故事,祈授毕法,遥尊朱张为度保师,赐号观妙、明真,建乾元、天圣两观,以旌师资,先生于斯不辞。当是时,琅玕飞精,神景三炉方四转火矣。……大圣七年,大丹成,鼎辄覆。丹灶弟子毛奉柔密启,先生视丹,叹息曰:“桑榆既迫,狗窦一过,信矣。”
    另外,据《茅山志》所辑录的诗歌中记录茅山道士从齐梁到元代的炼丹实践一直没有中断过。
    寒谷夜将晨,置赏复寻真。方坛垂密叶,澈水度朱鳞。杏林虽伏兽,芝田讵俟人。丹成方转石,炉变欲销银。当知胜地远,于此绝嚣尘——齐梁·恒法闿诗
    凤骨轻来称瘦容,华阳馆主未成翁。数行玉札存心旧,一掬云浆漱齿空。白石煮多熏屋黑,丹砂埋久染泉红,他年欲事先生去,十赉须加陆逸冲——唐·皮日休《怀华阳润卿博士》
    三华树下拜青童,语我丹砂九转功。维氏不逢王子晋,雷平来访郭仙翁——元·周驰《耕云锄月二首寄句曲山人》
    从《茅山志》的诗文记载上看,上清派从齐梁到元代的外丹转炼似乎是代不乏人。
    
    外丹修炼(资料图)
    上清派虽然有不少人从事炼丹活动,但真正留下的丹经并不多。现在留存下来并为学术界承认的上清外丹丹经有《太徽灵书紫文琅玕华丹神真上经》和《上清太上帝君九真中经》卷下的《太上八景四蕊紫浆五珠绛生神丹方经》。这两部经中所涉及到的丹法均较古。
    据陈国符《道藏源流考》的考证,认为《太徽灵书紫文琅玕华丹神真上经》和《太上八景四蕊紫浆五珠绛生神丹方经》跟《黄帝九鼎神丹经诀》卷一的年代可以确定为汉至东晋出世。《黄帝九鼎神丹经》被认为是外丹丹经中较古老的之一,今已佚,其中的主要内容被《黄帝九鼎神丹经诀》和《抱朴子内篇·金丹》所收录。陈国符认为上清派的两部经的外丹丹法跟《黄帝九鼎神丹经》的丹法大同小异,不过前者在用药上比后者要多。
    总之,上清派外丹传统,若跟参同契一系的外丹传统相比,似乎理旨味淡薄,而更注重讲述作丹的具体程序和步骤。因此,上清丹经对师徒授受、斋祭仪式、设灶、造鼎、炼丹的环境、炼丹的阶段、以及服丹的各种效验均有详细说明,对具体的炼丹术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可视作炼丹的操作手册。此外,此类丹法除可操作性强,理旨淡薄外,还有一不同与参同契一系丹法的特点就是上清派丹经不用龙虎、真铅、真汞等名词,亦不援引《参同契龙虎经》。正如陈国符在《道藏源流考》中说的那样:“东晋葛洪《抱朴子》述金丹,不用阴阳五行之说,不用龙虎,真铅,真汞等名词,亦不援引《参同契龙虎经》等。
    梁陶弘景主《上清经》法,此法以存想为主,但陶弘景又炼九转神丹,其所纂《真诰》、《登真隐诀》亦不用阴阳五行之说,亦不用龙虎,真铅,真汞等名词,亦不援引《参同契龙虎经》等”。这种说法也同样适用于上清外丹丹法。国外的汉学家却对此类外丹传统予以了充分的关注。
    (编辑:玄朴)
    本文为腾讯道学独家稿件,文/华阳洙泗。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喜欢该类内容欢迎上微信关注“腾讯道学”微信公众号!(文章作者观点与立场,不代表腾讯媒体的观点与立场。)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