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袭明居士 丹道修真应警惕纯素食给身心造成的危害 【驻云飞·曲十二】 均是人流,何事五谷尽抛休。茹木吃草朽,忍饥守淡口,只说是身健体轻柔,谁知道容颜消瘦。真修行,不忌肉和酒。劝学人你把这避谷绝粮一笔勾。 清淡食物(资料图) 由道家不断积累并总结出的养生与修真经验,本身就具备着原生态的绿色产业背景,这些最朴素最原始的养生与修真理论,这些饱含着纯天然的健康文化理念,无疑在这个渴望科学养生指导的道学时代,会形成一个巨大的健康文化产业。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减压、减肥、健身、美容的看颜值时代,逐渐催生出一种以道家自然文化为主流的养生洪流,以空前的热度获得了男女老少的追捧。 在道家健康文化浩瀚的海洋中,早有一种提倡素食与健康的传统理论。这些主张荤素饮食搭配的科学养生,无论从现代生理学与营养学,还是古代养生学的角度,都有待正确认识和加以引导的现实意义。 绿色食物(资料图) 《驻云飞》这里提出的养生观,有别于那些宣传纯素食的道教理论。朴素师说:“ 均是人流,何事五谷尽抛休。茹木吃草朽,忍饥守淡口,只说是身健体轻柔,谁知道容颜消瘦。” 我们都是父母所生的血肉凡胎,为何要停止摄食这些五谷杂粮的美味。我们强忍着腹中的饥饿,坚守着清淡的口味,总以为这样去做,就可以身轻体健,骨骼柔软,却忽视了自己的容颜在日渐消瘦。 《驻云飞》认为:人体对饮食营养的需求,不仅要品种全面,还要保持一种膳食的平衡。这种饮食平衡观的建立,符合道家的阴阳统一思想。 传统道学文化告诉我们,荤素搭配原则,无论是药王孙思邈,这个医家的代表人物,还是道教的祖师爷吕洞宾真人,都是不主张纯粹素食的。 现代营养学告诉我们,动物性食物含有更适合人体消化与吸收的多种氨基酸。动物性食物还能够提供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如人体最缺乏的锌、钙、铁等微量元素,这些主要来源于动物性食物。 这就决定了长期纯素食者,往往因动物性蛋白质摄入量的不足,会导致肌体免疫力下降,会使人体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的比例失衡。成为贫血、消瘦、消化不良、记忆力下降等亚健康的根源。 阴阳平衡(资料图) 《驻云飞》通过大量的修真实践,发现了坚持素食修真的人们,往往因“忍饥守淡口”,而导致容颜渐消瘦的修真危害。 《易经》讲:“偏阴偏阳之谓疾。”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都不要走向绝对的一面。纯素食尽管对身体不利,但过度的暴饮暴食,对身体的危害会更加地严重。现代社会那些从贫穷苦难的年代,迅速迈向物质富足的一代人,往往因生活条件的改善而放纵饮食,导致严重的饮食结构失衡,成为心脑血管疾病等老年性疾病杀手的诱因。 过量摄食动物性食物,极易出现各种老龄性疾病,为控制这些疾病的发生,素食似乎成为现代老龄人养生的一种时尚。素食对养生者来讲,成为一种自然的长寿之道,是毋庸置疑的。素食对追求颜值的年轻女子,成为最有效的美容圣品,已是不争的事实。素食对饮食过度的大多数老年人,成为减少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和肥胖病发生的法宝。更有趣的是,素食已经成为现代缺乏运动的人们,实现减肥目标的良药。 有研究发现,宗教界长期素食者,往往维生素A、维生素E的摄入不足,容易出现胆囊上皮细胞脱落,导致胆固醇沉积,形成结石晶体。 有人经过光谱分析,那些坚持素食者火化后的舍利子,主要由大量的草酸钙物质和少量的磷酸钙等物质构成。这个结论跟长期纯素食,在现代营养学上不谋而合。 素食主义(资料图) 但纯素食也会导致摄入营养的单一,和食物成分比例失衡,极易引发各种现代疾病。所以,吃素并不是维护身体健康的唯一途径。老年人要想保持强壮的身体,就要合理调整膳食结构,坚持荤素搭配,增加蛋白质的组成,给人体细胞尽量提供全面而丰富的生命物质基础。 素食主义有着深厚的宗教信仰,它对修行者来讲,能够减少肉食带来的刺激而稳定修真者的情绪。 一方面为了修行,一方面为了保证肌体的营养需要,修行者选择动物性食物,应以水产品鱼类为主。因鱼类富含蛋白质及不饱和脂肪酸,素食主义者搭配摄食一定量的鱼类食品,将更有益于修行者的身心健康。 一代道教文化宗师告诉我们:“真修行,不忌肉和酒。”这完全打破了全真教的素食主义,让道教健康文化,向荤素搭配的营养学,又前进了一大步。 (编辑:玄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