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道学 > 民俗道艺 >

春节别光顾着热闹 放下繁忙 让心“回家”

http://www.newdu.com 2017-12-28 腾讯道学 吕锡琛 参加讨论

    新年迫近,在外奔波打拼的游子纷纷踏上回家的旅途。但无论在途还是在家,辛苦了一年的人们请别忘记:我们的心也需要回家,而这也许是更为重要的归程。过去的一年,人们都在“忙”中度过,而这个由“心”和“亡”组成“忙”字,似乎传达出古人造字的深意:“忙”,心亡也。当你“忙”时,此“心”即逃逸流浪,不再安处。因此,辞旧迎新之际,请照顾一下漂泊的心灵,让它归家,这是现代人不可忽略的功课,因为它关乎人的幸福和生命。
    
    让漂泊的心灵归家(资料图:图源网络)
    现代心身医学的研究表明,如果内心长期处于动荡不安状态,将会大大损耗身体的能量,导致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功能紊乱失调,降低身体的免疫力,成为激发癌症、精神病、神经衰弱等疾病的发病机制。而稳定平和的心理状态则可保持体内各个组织系统的平衡、和谐与健康。
    在人类思想发展史上,中国先贤历来重视心灵的安顿。孟子将找回失去的本心视为学问之要务,“学问之道无他, 求其放心而已矣。”在这方面,道学更是蕴含着丰富的思想资源。《道德经》中告诫人们:“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即要保持身心相合的状态,让精神和形体合一而不分离;《庄子· 刻意》中亦倡导“唯神是守,守而勿失”。
    
    蔡志忠漫画庄子(资料图:图源网络)
    道门人物深刻地认识到精神心理状态对人类生命活动的重要影响,高度重视心性修炼对于保持身心健康、提高生命质量、发展整体素质的积极作用,将心性修炼作为修道活动的核心内容。道学认为,道是万事万物的本源,又统领和贯穿于万事万物,“道”落实到人的生命活动中则显现为“心”,这个“心”原本是清澄纯净的,惟有这种清澄纯净的状态才能与“道”相合。例如,唐代的《了心经》强调:“心为道宗”,“若夫修道,先观其心”。但是,“心”极易受到外在种种因素的影响而失去其纯净的本然状态,生出“妄心”、“贪心” 。因此,同时期产生的《老君内观经》告诫人们,“人以难伏,唯在于心”;“千经万术,惟在心也”。作者指明心理状态对于人类生存的重要影响:“心若清净,则万祸不生。”否则,将令人陷入孤苦无依的精神漂泊状态:“所以流浪生死,沉沦恶道,皆由心也。”
    《内观经》的作者进一步认识到心理问题的严重后果:
    “妄想憎爱,取舍去来,染着聚结,渐自缠绕,转转系缚,不能解脱,便至灭亡。”
    也就是说,如果不能理性地对待利害得失,恰当地处理情感或欲望,就难免生出各种负面心理或过大的情绪波动,这些内心的纠结若未得到及时的疏导和调节,就会堆积为心灵的羁绊和垃圾:“染着聚结,渐自缠绕,转转系缚,不能解脱”。作者进一步描画出这种恶化的趋势:“犹如牛马,引重趋泥,转增陷没,不能自出,遂至于死。”这些形象的比喻清楚地揭示出从心理问题累积为心理疾病、进而危害身心健康、遂至于死的发展过程,其中蕴含的身心健康互联互动之论断已经得到心理学和心身医学等现代科学研究成果的印证。同时,它也启迪今人:必须重视心灵的安顿,重视心性的修炼。
    致虚守静是道学安顿心灵、修炼心性的重要方式,《道德经》第十六章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这段话语言简意赅地道出了致虚守静的重要作用,限于篇幅,其中的深刻之理日后细谈。此语的简要意思是说,在修炼时,要排遣意识、理性思维和外界对感官的刺激,保持内心虚明和宁静的状态,就能看清万物蓬勃生长和往复循环的道理。万事万物纷纷芸芸,各自将回到它们的本根。回到根本称为静,静就是回复到生命的本源,回复到生命之源就称为常道。懂得这一常道就可称为明白。不懂得常道而轻举妄动必然遭致凶险;而了解常道之人则能包容万物,公正公平,就能周全不偏,就能合于大道,长久不败。
    也就是说,万物在虚静的状态下,生长不息,往复不止;而人通过致虚守静的方法,反观内照,亦可复归生命之根源,保养生命。人们常说,生命在于运动。此语虽有道理但不全面。躯体层面的运动固然有助于血液循环,强健筋骨;而精神层面的生命养护则更需要虚静平和。从浅的层次来说,这是一种放松身心的心理调节和治疗方法,有助于身心健康,促进心因性疾病的康复;进一步说,当进入更深的虚静状态时,则会静极生动,内气会沿着身体的任、督二脉循环运行,也就是修炼者所说的大、小周天,这是身体在更深层次上进行内在的运动;而如果能够达到“虚极”、“静笃”这种更高的层次,则更是有助于开发潜能、生长灵性。
    道教心性修炼的另一重要内容是道德修养,道经中经常指出沉溺于感官享乐而导致心神不宁的严重后果:《道德经》说:“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内观经》说,一味贪图声色犬马的奢侈生活,则会心为物役,陷入“从此流浪,莫能自悟”的可悲境地。于是,恬淡寡欲、提升精神境界就成为修道之要务。
    全真派代表人物尹志平的《北游语录》中就提出,修行首先是修心,“修行治心为重,既明损益,把世人一切所行事,心上都颠倒行过,则身中之气亦自随之,百骸自理,性自止,息自调,命自固,去仙道不远。”这段告诫启迪世人,要体悟“为道日损”的道理,超越世俗之人所看重的外在物质利益或得失成败,转而重视内在心理品质的修养和精神境界的提升,这是养护“身中之气”的良方,如此,才能心理平和,“百骸自理”,保持体内各个系统的有序与协调,身心健康,延寿固命,如此也就实现了得道成仙的理想。这一论述不仅凸显出道教神仙理论从肉身成仙到精神成仙的转型,亦揭示出养德治心对躯体健康乃至整体身心健康的积极作用,完全符合现代生命科学关于精神心理状态影响身心健康的理论,对于排谴、调节当代社会因物欲膨胀而带来的诸多心理问题更是具有警醒意义。
    新春伊始,阖家团聚,万象更新,我们的心灵也需清理和安顿:将动荡浮躁、攀比外求的心收回来,将对于他人的苛求或怨恨放下来,摆脱外物的牵累和奴役,简化自己的生活,养德治心,陶冶情操。如此,吾心净矣,安矣,回归家园矣!
    作者简介:
    吕锡琛,女,1953年出生,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南大学宗教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兼任香港道教学院客座教授,全国“老子道学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湖南省宗教文化交流促进会副会长、湖南省伦理学会副会长、湖南省船山学社副社长。先后主持完成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十余项,已出版《道家与民族性格》、《道家道教与中国古代政治》、《道学健心智慧》、《善政的追寻----道家治道及其践行研究》等专著7部,在《哲学研究》、《世界宗教研究》等权威刊物等上发表学术论文近两百篇。
    
    本文系腾讯道学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