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道学 > 道学入门 >

看道教神仙如何点评各大宗教

http://www.newdu.com 2017-12-28 道教与数术 韩煜疆 参加讨论

    文/韩煜疆
    看到这个题目,很多人会认为又是标题党,神仙怎么可能来点评各大宗教?
    
    壁画(资料图)
    那么,这次我要告诉你,这是一个真实的记录。
    众所周知,神仙信仰是道教的核心信仰之一。神仙实有、人通过修炼可以成仙是神仙信仰的主要内容。当然,神仙我们没见到过,修炼成仙也只是听说而已,那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坚定地认为神仙实有呢?因为道教神仙信仰还有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人神沟通。人可以与神仙沟通,沟通的方式叫扶乩,或叫扶鸾。
    
    天帝(资料图)
    人神沟通的方式虽然晚到明清时才大行于世,但却起源很早,据《道藏源流考》的作者陈国符先生考证,创立于晋代的上清派,其上清经便是扶乩得来,通过顾欢、杜道鞠、殳季真、陶弘景等人的整理,现在流传下来的是收入《道藏》陶弘景编定的《真诰》,真诰的意思就是真人所授之诰。
    而这次通过进行人神沟通让神仙点评各大宗教的人,也是一位著名的道教居士——陈撄宁先生,他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任中国道协副会长,六十年代升任会长。他对于道教的很多传承都有实践,比如外丹烧炼黄白术、内丹及扶乩,且都有成功的经验。
    这次我们来说三个内容,一是道教扶乩的问题,二是陈撄宁先生介绍,三就是应陈撄宁所请,神仙对各大宗教的点评。
    一、道教的扶乩
    苏轼苏东坡,是大家熟悉的文学家、书法家,他一生到过很多地方做官,也记录了很多地方上的见闻,其中也写到了扶乩,我们以苏轼记录的一些内容来说明道教的扶乩。
    
    苏东坡(资料图)
    1、关于扶乩的方法:
    《苏轼集》卷三十八《子姑神记》记载了扶乩的过程:
    予往观之,则衣草木为妇人,而置箸手中,二小童子扶焉,以箸画字曰:“妾,寿阳人也,姓何氏,名媚,字丽卿。自幼知读书属文,为伶人妇。”
    苏轼记载了扶乩的一种方式,即做一个草人,穿上衣服,草人手上有筷子,指向沙盘,有两个小孩子扶住,神降,则会在沙盘上写字。其实就象是玩笔仙。
    2、古代记载的扶乩例子,试举两个:
    (1)《苏轼集》卷三十八:《天篆记》记载:
    江淮间俗尚鬼。岁正月,必衣服箕帚为子姑神,或能数数画字,黄州郭氏神最异。予去岁作何氏录以记之。今年黄人汪若谷家,神尤奇。以箸为口,置笔口中,与人问答如响。曰:“吾天人也。名全,字德通,姓李氏。以若谷再世为人,吾是以降焉。”著篆字,笔势奇妙,而字不可识。曰:“此天篆也。”与予篆三十字,云是天蓬咒。
    乩神可以出声答话,非常少见。
    (2)《红楼梦》第九十五回“因讹成实元妃薨逝 以假混真宝玉疯颠”
    这一回说 宝玉丢失了“通灵宝玉”。于是:
    妙玉笑了一笑,叫道婆焚香,在箱子里找出沙盘乩架,书了符,命岫烟行礼,祝告毕,起来同妙玉扶着乩。不多时,只见那仙乩疾书道:噫!来无迹,去无踪,青埂峰下倚古松。欲追寻,山万重,入我门来一笑逢。书毕,停了乩。岫烟便问请是何仙,妙玉道:“请的是拐仙。”
    
    扶乱(资料图)
    扶乩一般都是请神来占问具体的事件,上述虽然是小说中的虚构事件,但从中可以看到明清扶乩盛行的状况,才会反映在小说中。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