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清虚道人 道生阴阳 在追问道是什么时,老子曾用过一个非常贴近生活的比喻,称之为“橐龠”(tuó yuè),即我们如今所言的风箱。在《道德经》第五章中,老子写道:“天地之间,其犹橐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其意是说,在天地之间存在一种类似于鼓动的风箱的东西,其通过一动一静的呼吸之态来维持万物的生化与运转。在老子的理论体系中,世间万物都是由道生化而来的,而道的生化作用则是通过阴阳运转实现的。所以以橐龠作比喻,实则是在把阴阳二气的运行过程变得具象化、生活化,使人们更加容易明白二气和合生化的基本道理。阴阳,正是老子以橐龠喻道的直接目的。 自然中的阴阳(资料图) 明朝林兆恩曾作《道德经释略》,其写道:“万物之生而死,荣而卒,成而毁,亦天道也。天何心哉?”此即是道家所遵从的天生天杀之理。在自然之理的囊括下,不论生还是灭,不论阴还是阳,都是自然的法则,都是万物自我运行的本性使然。阴阳不会因为万物的生灭而改变自己的运行方式,所以老子在提出了道以橐龠的方式来运化世间万物的同时,还强调了一点——“虚而不屈,动而愈出”,是在告诫人们要保持虚静之态以得形神不朽,躁动愈强、耗出愈多,自身也就越快地走向灭亡。 修道要“无为”而“不仁” 道教修行的目标,是要达到与天地比肩的长且久者。但因为身在世间总免不了群情耽染,所以就需要借助于静之徐清的功夫,从充满了欲情的凡尘之动回照自我本心之静。道学中最重要的概念是无为,即不要因为自己的妄为而受到了五音、五色、五味侵扰。孔子曾曰“仁者,亲亲”,孟子把“仁”的概念推广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亲疏等次,并及韩非之“兼爱”、“杨朱”之“一毛不拔”,均是在自我或万物之上施予了个人的感情,此便是被俗尘耽染了情志。而老子讲的“不仁”,是立足于施化万物而忘功同尘,此为圣人之道,为天之道,更为道之道。不着心于万物,才不会受到万物的诱导;不偏心于万物,才不会受到自我情志的伤害。 老子画像(资料图) 与天地永恒相比较,万物的生长变化皆是须臾,为虚幻;与圣人的造化利物相比较,百姓的贪嗔痴爱皆是涂毒,为无实。所以天地不着心于万物,圣人不着心于百姓。所谓“不仁”,乃是不以万物情态而沉溺己心。故王弼云:“天地任自然,无为无造,万物自相治理,故不仁也。仁者,必造立施化,有恩有为。”故陈荣捷在《中国哲学资料选编》中立论说“天地不偏不党,公正无私,毫无人为蓄意的仁爱之意”,圣人治世效法于此,才能使百姓得“我自然”的状态。而“自然”的最好状态,就是阴阳的调和、家国的同治、身心的炼养和内外褒光以合本真。 在老子的理念中,能做到如此境界的人,是足以称之为圣人的。而圣人与天地是具有品德上的相通之处的,他们都是具有无限的包容性和开放性,正譬比橐龠所具有的“虚而不屈,动而愈出”的特性。圣人乃以虚心之仪经教于世,却不曾恩求万物给予回馈。圣人处世,如苏辙之语“夫岂爱之,适时然也……夫岂恶之,亦适然也。” 道是天地法则 但圣人虽然留下经教,世人只不明白背后真理,反而沦为追求百家之言的争辩。“大道以多歧亡羊,学者以多方丧生”,这是文明的异化,并非圣人出经教的本心。所以老子特别强调说“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唯有守中一之道,才能回到如橐龠一般“虚而不屈”的不竭与无穷,回归到自凡入圣、自圣合真的人生修行。张默生在《老子章句新释》中解释说:“(这)好比橐龠没被人鼓动时的情状,正是象征着一个虚静无为的道体”。这一逻辑推理,恰恰逆推出了道家所强调的“中空”的重要性。这一特性,也正是橐龠所具有的典型表现。 万物和合(资料图) 因为虚空,所以才具有生化万物的可能性,而起自身却又是无待于物的。庄子在《逍遥游》篇中提到,唯有无待,才可以达到真逍遥的境界。不滞于物,于是也就超越了物的生死变化,此正是玄道的奥妙所在。老子把不滞不死之虚空(谷),称作“(谷)神”,是以有形有相的实体来对所守之中一进行比拟说明,即等同以“玄牝”来解“天地根”。朱熹曰:“‘谷’只是虚而能受,‘神’谓无所不应”,谷神连谓,即是把橐龠中空之需与‘动而愈出’之应相联系,亦是阴阳互化的鲜明表现。这是第一次鲜明地阐述了道家的宇宙生成观,同时又点出人心与自然相呼应的宗教母题。 不同于其他的宗教,道教所提出来的阴阳互化与中一之道是上承天理、下合人事的统一法则,指出整个物质世界的运作都是在同一理念下进行的。这个法则,我们强名之曰“道”。不论先贤对道作出何种比喻,如橐龠——是叙述道之阴阳的生化本性、如谷神——是在述道之中空的氤氲属性、如水——是叙述道之善利与处下的自然特性,如此等等,均是对道进行某些方面的具体说明。但老君又言,“道可道,非常道”,至于大道究竟为何物、又是如何在每个人的人生修行中起到指导作用,终究还是需要从心上去体悟,从行动上去实践,以自我的功行来证道之真切,这才是修行的本义所在。 (编辑:玄朴) 本文为腾讯道学独家稿件,文/清虚道人,腾讯道学专栏作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喜欢该类内容欢迎上微信关注“腾讯道学”微信公众号!(文章作者观点与立场,不代表腾讯媒体的观点与立场。)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