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神的道法 雷法的修持中,道教吸收了唐代密宗的“修本尊法”与“种字法”。如此前提到的修炼“金光秘字”,即为密宗“种字法”在道教内炼法中的演变。传统的道功中有“存神”之术,即存思冥想身神及天地之神,但并未合和为一。而“变神”一法,乃道教吸收佛教密宗“本尊观法”,从而发展的一种新兴炼神方法。依唐善无畏译《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所言,密教以大日如来为普门本尊,其它诸佛菩萨则为一门本尊,并依修法之种类与目的的不同而各有不同的本尊。他们认为,佛与自己互相涉入,成为一体之极致。故在修法上,本尊之加持力与行者之功德力互为一体。又于道场观中,观想本尊之相好,称为“本尊观法”。所谓“入我我入”,即观本尊入我,我入本尊,本尊与我,无二平等。显然,这种密法对道教雷法中的“变神”术影响颇大。 所谓“变神”,即指在内炼或施法时候,道人必须进入一种特异的精神状态,即化去自我的存在,转变化身成为神真,人神合一,“到此之时,万虑俱寂,元始即我,我即元始,金光灿烂,掣动天地十方。”(《道法会元》卷八四)也说是说,道者就是元始天尊,就是太上老君,就是他所敬奉的尊神,因此,他的所作所为都是替天行道,代神运化。 变神的要害在于运用意识的力量,存想自己变化成为神灵,人神无别,达到一种非常崇高神圣的境界。换而言之,即由凡人的层次上升为神灵的层次,从而进入一种代天行化的特异精神状态。《道法会元》卷一曰:“或问变神之道如何?师曰:元始祖劫,一气分真,我即元始,元始即我,此即谓之变神。”在这种状态与经验中,神灵整个地进入了信仰者,居停在他身体、精神之中,或将他融入了神灵自己的神圣性质中,与神的精神混合一体。于是,高道们已经跨越了人神之间的界限,完成了根本的转变,把个人与神圣实体结合起来,从而可以神灵的身份感召万神,济世度人。 坐功内运法中,法师变神为神霄真王:“入靖趺坐,一念莫起。少时,静中忽动,急变存为神霄真王。存变已定,平心宁息,万缘俱寂,心火炎,肾水涌,各顺其性。如此则一身之气氤氲纯至,万神森伏,一点不动。至此则一身之气既已结定,然后升降駍馺,水火激搏,交射郁勃,轰然有声,凝结一团金光,腾腾直上……书符入符,役使如意。不过以神合神,以炁合炁而已。”(《道法会元》卷八三) 日月交会法中,法师变神为雷声普化天尊。当行功打坐,结炼内事,存身为枯木,发心火烧之,巽风吹去灰烬,惟存白气混沌中,一点灵光结婴儿。握固,瞑目,趺坐于中,内想不出,外想不入,恍恍惚惚之余,似念非念中山神咒,其实只是意到便了。化身为雷声普化天尊,运日月合壁,从顶门而入碧潭,凝梵身于金光中,此时北斗亦从顶门而入,列宿心中至肾,罡光覆罩,万神森拱,诵百字咒,运祖气,则此时翻转北斗,顶门便开,一时都从顶门出,直接天河边南斗第六星侧一小星,大如车轮,金光照耀,雷神见此星光,皆拱手奔光中,混合须臾,都变作一团金光,雷神吼响。此时念百字咒,运双雷局,吸天罡煞气,同挥去,霹雳一声,金光迸裂,现出雷神,气候神、社令神拱列,如龙守珠。次祝事随侍,念经咒。毕,渐渐化雷神,俱作金光,以鼻微引,从顶门而入于碧潭之中,北斗覆罩之。(《道法会元》卷九八) 《先天雷晶隐书》中奉高上神霄玉清真王长生大帝、梵炁法主斗母紫光天后摩利支天大圣为主法尊神,称呼斗母摩利支天大圣为“天母”,其圣相为“三头八臂,手擎日月、弓矢、金鎗、金铃、箭牌、宝剑,着天青衣,驾火辈,辇前有七白猪引车,使者立前听令,现大圆光内。”法师在召合天母时,亦当变神:“法师息心定炁,物我两忘,念头不挂一丝,万神自注于体。混混沌沌,寂无遗响,我身亦无。湛然不动,促炁归玄关之中,凝然无想,心与太虚为一。但见金光发现于前,舌拄上腭,咬定牙关,猛着精神,弩目直视巽户,北辰光辉在前,光射吾目。次见金字于斗口成金光一团,似切升红日之状。却念天母心咒,存自己为天母。”然后持天母心咒,咒毕,以祖炁金光虚书天母讳于金字上,混合结成天母本相。法师急用双雷局,以招役雷霆使者,拱立俟命,任意行持。”(《道法会元》卷八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