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清虚道人 白云观剪影(资料图) 走在北京白云观,细心的人会发现白云观中的很多碑刻都是由一名叫刘诚印的道士发起刊刻的。在如今道医馆的院子里有一块《重勒诸碑记》,刊刻的就是刘诚印遵从其师教诲重新刊刻白云观诸碑的事迹。很多人并不知道,这位名叫刘诚印的祖师曾经是龙门派第二十代传戒律师,并且是龙门支派霍山派的第二代传人,而他还是慈禧太后最信任的三位大太监之一。 结缘白云观 刘诚印本名刘多生,道号素云道人,祖居山东即墨,明代迁至河北东光。道光三十年(1850年),刘素云定居北京,因才为怡亲王赏识而被诏为内侍。据传,他是慈禧最宠爱的内侍,经常在谈笑间就可以帮助慈禧解决一些朝廷大事。据《刘素云道行碑》云:“刘素云,法名诚印,河北东光人。自幼好善,儒道兼优,拜十九代方丈张耕云为师。同治十年(1871)募捐五千余金为其师之传戒费,受戒者三百余人。后又募捐银刻印经板和重勒观内碑文。继任龙门派第二十代律师,又为霍山派第二代传人。光绪二十年(1894)卒。”由此,可以得出两个非常重要的结论: 白云观部分碑铭(资料图) 一,刘素云拜龙门十九代传戒律师张耕云真人为师,由此皈依道教。 据《素云刘先师碑记》载:“(刘)因奉差至白云观,适南阳张律师阐教观中,一见相洽,殷勤展拜,执弟子礼甚恭,此师皈依道教之始也。”《素云真人道行碑铭》又载:“南阳张真人传戒白云观中,公适因公至观,遂执弟子礼焉。”这里说的“因公”,是因为慈禧的母亲去世了,为停放灵柩遍寻京城各大寺院,谁知竟遭了白眼。当求到白云观时,却得到白云观道士的热情招待。当时刘素云奉命到白云观来处理“皇姥姥殡”事,因此得缘结识了张真人。据《太上律脉源流》记载:“(张)庚午再请传戒,时值皇亲照公府太夫人灵寄观中,师为虔诵《血盆经》一藏。百天之久,靡有怠容。蒙慈禧皇(太)后,恩赐紫袍玉冠,揖金助坛开大戒场,伯子公侯,接踵而来,请谒声名,播于远方。”正是因为见识到了张真人非同一般的道行,刘素云这才动了皈依之心,随拜在张真人门下,传龙门第二十代字谱,得法名诚印。 二,张真人传法时,因受者众多,于是在众人的拥护下开了一个支脉,称为霍山派。张真人为龙门十九代“宗”字辈,他为霍山派开山之祖。《诸真宗派总薄》中也记载了王真人开霍山派的事迹。“云樵真人姓张名宗囗(其字遗失,有人考据认定字为“璿”),字耕云。系山东登州福山县人。由光绪甲申(1884)秋间,重赴白云观传法。门下弟子等因徒众人繁,叩请愿遵‘宗’字为第一代号。”《诸真宗派总簿》中还记载了该派“宗诚信崇绪,修善法欤超。□慧传千士,智慧贯天高。耕兴龙门教,静参玄中妙。云度众生戒,万载尊师道”的字谱传承。刘诚印便是霍山派第二代传人。 刘素云皈依后,从此与北京道教寺观结下了不解之缘。不同于一些名门望族结缘僧道以求自我修行,刘诚印皈依道教后,借助自己的名望和经济实力为白云观做了很大贡献。在其师父张真人传戒期间,刘诚印曾多次被举为护坛,并且在同治十年、光绪八年、光绪十年、光绪十七年的四次传戒活动中,他不仅亲自参与到传戒事宜中,更是发心慷慨捐助了数以万计的薪粮之资。据记载,得刘诚印供养的传戒人员数目多达1642人,其为弘扬道教做出了非常实际的贡献。 内经图(资料图) 赤忱的弘道心 重刻白云观中诸碑,是刘诚印的大功德之一。当时白云观中的碑刻全都较为破败,孟豁一任方丈时就有重勒诸碑的想法,怎奈心愿一直没有实现。后来张真人便嘱托刘诚印帮忙实现孟公重勒碑志的夙愿,刘诚印便发心供养,并结缘诸位有经济实力的信士共同出资重刻了白云观中的诸碑。并且还在如今后花园小蓬莱的地方修建了云集山房及戒台、游廊、假山、亭台等,以此作为接待宾客、游方道士以及讲经说法的地方。至今在戒台两侧的耳房前面还有两块刻有“驻鹤”的字碑,意为此处是供十方修真羽士歇脚的地方。又传,如今戒台后面墙上镶嵌的《内经图》,也是刘诚印感慨“此图向无传本,缘丹道广大,精微钝根,人无从领取,是以罕传于世”而发心敬刻的。 白云观素有燕九和九皇两次大庙会,因时代变迁这两次庙会日渐衰落。刘诚印有感于此,于是敬约张诚明、张诚五(疑为刘诚印的师兄弟)及内宫信官助善者百余人共同出资建立了长春永久供会,每年香会都会供奉三百余金。后来会中积蓄减少,刘诚印担心这两次大香会因此失传,自己又捐了3260金,并在昌平购买了45顷土地出租,每年收上来的330金的租金也全部作为两次香会的供资。 修建了妙峰山中北道,将其砌成石阶(资料图) 虽然刘诚印是于白云观皈依道教的,但他的弘道之心却不仅仅限于白云观一处。光绪七年,刘诚印发愿重新修复海淀区蓝靛厂东南的立马关帝庙。他还和李芝云一起重修了位于宏恩观南、西草厂的三皇翠云仙院。有感于人们进妙峰山朝圣不便,刘诚印又修建了妙峰山中北道,将其砌成石阶。金勋编纂《妙峰山志·序》载:“至光绪十八年,太监刘诚印者,号素云道人,俗称‘印刘’,捐资修中北道。由北安河往上至涧沟,道宽七尺,砌成层磴。” 刘诚印因为善做功德,在百姓心中也逐渐留下美名。《重建紫竹院碑记》载:“兹有余同戒刘素云者,修建庙宇,济危救困,不可枚举。至于舍药施茶,乃其馀事,可推谓功德之主也。其人生而聪慧,长而博学,言行忠信,作事仁慈,忠孝耿耿,儒道兼优,乐善好施,可谓首屈一指 … … 愿将此庙奉送于刘素云羽士,永为焚修住持之所也。”由此可见,刘诚印的弘道功德无量是有目共睹的,而道教的历史也注定会为他留下一笔书写的空间。(编辑:若木) 本文为腾讯道学独家稿件,文/清虚道人,腾讯道学专栏作者。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喜欢该类内容欢迎上微信关注“腾讯道学”微信公众号!(文章作者观点与立场,不代表腾讯媒体的观点与立场。)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