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为帝师”司马承祯 司马承祯(647年-735年),字子微,法号道隐,自号白云子,唐代河内温县人,晋宣帝司马懿之弟司马馗之后。道教上清派第十二代宗师。师事嵩山道士潘师正,得受上清经法及符箓、导引、服饵诸术。后来遍游天下名山,隐居在天台山玉霄峰,自号“天台白云子”。 司马承祯认为人的天赋中就有神仙的素质,只要“遂我自然”、“修我虚气”,就能修道成仙。他著有《修真秘旨》、《上清含象剑鉴图》、《神形坐忘录》、《天隐子》、《服气精义论》、《采服松叶法》等文近20种。司马承祯琴棋书画各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他铸造的铜镜、宝剑曾经作为礼物送给李旦、李隆基两位皇帝。 司马承祯第一次出山,是武则天于圣历二年(699年)以特旨召请他赴京,亲自接见并降手敕赞美之。司马承祯第二次出山,是睿宗李旦敦请,询问阴阳术数与理国之事,他回答阴阳术数为“异端”,理国应当以“无为”为本。睿宗李旦深服之,云:“广成(子)以来,一人而已!”并自称“弟子”。司马承祯以“帝王师”名扬天下。司马承祯第三次出山,为唐玄宗李隆基召请,并亲受符箓,成为中国历史上有名的道士皇帝,司马承祯为二代帝王之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