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宗祖师”白玉蟾 白玉蟾为道教金丹派南五祖之一,本姓葛,名长庚。为白氏继子,故又名白玉蟾。南宋时人,祖籍福建闽清,生于琼州(今海南琼山)十二岁举童子科,谙九经,能诗赋,且长于书画。因“任侠杀人,亡命至武夷”。出家为道士,师事金丹派南四祖泥丸真人陈楠,九年遂笃志玄学,得金丹火候之法。 白玉蟾在陈楠逝后,出山游历天下。时而蓬头赤足,时而青巾野服,“或狂走,或兀坐,或镇日酣睡,或长夜独立,或哭或笑,状如疯颠”。白玉蟾于嘉定年间(公元1208-1224),曾诏征赴阕,对御称旨,命建太乙宫。嘉定十年收彭耜、留元长为弟子。十一年宁宗降御香,玉蟾“为国升座”,主国醮于洪州玉隆宫,后又于九宫山瑞庆宫主国醮。十五年赴临安,伏阙上书,言天下事,“沮不得上达,因醉执逮京尹,一宿乃释”。见天下事不可为乃归隐武夷山修真传道,创立道教南宗教团。 白玉蟾著有《玉隆集》、《上清集》、《武夷集》(后由弟子彭耜编为《海琼玉蟾先生文集》)、谢显道编《海琼白真人语录》、《道德宝章》、《海琼词》、彭耜编《海琼问道集》,是南宗道教的重要理论著作。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