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士从政第一人李泌 李泌,字长源,京兆(今陕西西安)人。唐朝中期著名政治家、谋臣,隐居南岳多年。 李泌出山后历仕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天宝中,自嵩山上书论施政方略,深得唐玄宗赏识,令其待诏翰林,为东宫属言。为杨国忠所忌,归隐名山。安禄山叛乱,唐肃宗即位灵武,召其参谋军事,又为幸臣李辅国等诬陷,复隐衡岳。唐代宗即位,召为翰林学士,又屡为权相元载、常衮排斥,出为外官。德宗时,官至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封邺县侯,世称李邺侯。贞元五年(789年)卒,赠太子太傅。其子李繁撰有《邺侯家传》。 李泌是玄、肃、代、德四朝元老,可他一生崇尚出世无为的老庄之道,视功名富贵如敝屣,所以在肃、代两朝数度坚辞宰相之位,并且最终功成身退,长年隐居于衡山。李泌在任期间却做了许多意义重大的事,保证了贞元年间大唐帝国总体形势的和平与稳定。 李泌参于与宫室大计,辅翼朝廷,运筹帷幄,对外策划战略,配合郭子仪等各个将领的步调,使其得致成功,也可以说是肃宗、代宗、德宗三朝天下的重要人物。他的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善于运用黄老拨乱反正之道的作为,实为神仙中人。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