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道学 > 道学入门 >

诚祈应感——解密钦安殿道场

http://www.newdu.com 2017-12-28 腾讯道学 观靖 参加讨论

    文/观靖
    钦安殿道场的类型
    道场是由不同单元的“科仪”组成的,各个科仪之间相互独立,又彼此关联。道场的类型多种多样。钦安殿,因其神圣的位置与特殊的意义,一直在明、清两代的宫廷道场活动中占据着特殊的位置。清代钦安殿内举办的道场主要包括金箓大斋、拜表、拜斗、唪经等几种。
    
    苏州正一派「先天奏告拔亡玄科」现场及所铺设罡毯 陶金供图
    金箓大斋
    将乾隆时期《钦安殿陈设档》中开列的科仪书单与同时期大光明殿法官娄近垣所编《清微黄箓大斋科仪》进行比较,可以看出,乾隆时期钦安殿内举行的最隆重的道场是为期多日的“金箓大斋”。在宫廷文献中,也往往写作“吉祥好事”、“吉祥道场”。
    “金箓大斋”作为斋醮的一种,“斋”是指约束身心,“醮”则与“祭”同意。稍具系统的道教斋醮始自六朝的天师道,它主要分“宿启建斋”、“正斋行道”、“散坛言功”三部分,其结构源于《仪礼》所载的预告、行仪、答谢三段式仪典。
    
    (图)《朝真玉斗》中所见之《窦姥语》
    一般来说,“金箓大斋”为时五日,第一日即“宿启建斋”部分。这一天的清晨,高功法官(道功最高的道教法师)率领道众举行“发奏科仪”,召请功曹(天神)将举行“吉祥好事”的公文呈送给三界圣众,令使周知。随后的下午举行“建坛科仪”,先请神将肃清坛墠(祭祀场所。筑土曰坛,除地曰墠),再请三清(道教三清:太清道德天尊,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慧光照彻坛场,寓意“三生万物”,又鸣金钟、振玉磬召阴阳二神,寓意“两仪分判”,随后法官又敕水净坛、设五方结界,以此通过法官与道众的道法作用,构成一座虚拟的“虚皇法坛”。是夜,法师率道众登坛,举行正斋之前的“宿启科仪”,即昼夜开启之意。法官先行化坛(将坛场幻化为仙境的科仪组成部分)、卷巾(奏请降临坛场的神仙听取高功的奏疏的科仪组成部分)等功夫,再奉请“五方真文”安镇坛场。最后入科,宣读词文并送化。至此,一座虚拟的室内“虚皇法坛”业已具备,所有预告工作均已完成。
    作为金箓大斋主体的“正斋行道”通常为时三日。每日清旦(清晨)开始,法官率领道众登临法坛,分别举行“早朝科仪”、“午朝科仪”、“晚朝科仪”,即所谓“三朝”或“三时行道”。据《上清灵宝大法》载,玉清天中元始天尊所居之七宝层台,每日寅、午、戌三时鸣大法鼓,此时即诸天上帝天真上朝元始。斋醮中之“三朝”即取意于此。
    “散坛言功”是“金箓大斋”的完结部分,在“解坛科仪”中,法官恭起安镇坛场的“五方真文”复还天阙,并为曾经效力的功曹、神将向上天言功、代谢,然后陆续将临坛的神将、祖师、诸天上圣恭送回天。最后在“设醮科仪”中,法官以斋主所奉献的供品款谢神明,并再次祈祷祝福。至此为“金箓大斋”圆满结束。
    由《钦安殿陈设档》中所见的“金箓大斋”是一套定型于中古时期的道教仪式体系,明代周思德与清代娄近垣皆师法于此。此外,如果适值重大节庆或特殊场合,往往还要加做“拜表科仪”。
    拜表科仪
    据《国朝宫史》所载:“每遇年节,钦安殿各设道场,拜进表文。”所谓拜表,即高功法官通过“发炉”、“出官”、“冲表步罡”、“飞神谒帝”等道法内秘,向天帝拜进表章,面陈祈福或拔亡之事(编按:拔亡,即“亡斗”。“亡”指亡魂,“斗”指北斗星君,是道教尊神,主管人之生死。道士通过上表奏疏,献茶烧香,燃点斗灯,恭迎斗母神莅临酿坛,达到接引亡魂、升登福地的目的)。法节次中,以“冲表步罡”、“飞神谒帝”最为重要。届时抱厦正中供案前铺设刺绣罡毯一块,罡毯上刺绣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的图像以及二十八宿、南辰北斗等星图。法官更衣毕,将朝简改换玉圭,以双手端持,从罡毯东北角箕宿开始踏“二十八宿罡”,其步法为沿顺时针顺序踏步,每踏一步即一宿,手并掐一诀,同时脑中存想自己元神“旋步星空之上”,如此围绕罡毯一周至东北角斗宿结束,此后又踏“三台罡”、“五行罡”、“九灵飞步”等罡步,并存想“元神步虚太空,高奔天宫”,最终法官再顺时针旋绕一周面向西北乾位天门立定,三大拜之后,开始进入最为关键的“飞神谒帝”节次。
    
    清 高上玉皇本行集经卷
    《钦安殿陈设档》中记载:“花褥一个(其下贴黄签)。道光十九年……征去花褥一个,拜表用。”此花褥即是法官“飞神谒帝法”所用。上言法官步罡结束,有侍职道士将褥子铺于坛上,法官跪下,口念“恭按家传上道,拜进表文,蹑景飞神,万象寥廓。罡风灏灏凛凛乎,万里遥途;道气腾腾坦坦然,九霄之正路……”,随即俯伏于褥上,默运体内真气化为元神,过三关至顶门而出,依凭师密旨存想,飞升上天,于上帝御前拜呈表文,虔诚祈愿,事毕乃从原路返回,自顶门入体内。在“冲表步罡”及“飞神谒帝”两个节次中,需于坛前悬挂《默祷图》,图中所描绘者即是法师行“飞神谒帝法”时所存想之部分景象。
    拜斗道场
    
    紫禁城内位育斋现貌
    雍正八年,娄近垣因为清世宗礼斗禳病灵应而开始得到信任,并于次年被封为钦安殿住持,当时御花园东北隅的位育斋及宫内多处都建立了斗坛,成为固定的礼斗坛场。钦安殿也成了定期举办礼斗道场的殿堂,《钦安殿留存档》记载:“钦安殿斗坛每月礼斗日期:初一日,月斗;初三日,下降;初九日,下降;十五日,月斗;二十七日,下降;庚辰日,吉祥斗;壬寅曰,吉祥斗。”这里所列之礼斗日期正好可与清宣宗停止钦安殿道场上谕中“向来钦安殿当差之首领太监等……每月又有拜斗之日”之语相呼应,说明彼时钦安殿除了规模较大的斋醮道场外,亦经常由太监道士举行单日的礼斗道场。如此频繁地举行礼斗道场,应是受了清世宗、遺咼宗时期娄近垣的影响。
    唪经道场
    除去上述三种道场形式之外,最为基本的“唪经道场”自然也是钦安殿内必不可少的道场内容之一。根据《钦安殿陈设档》所记《玉清总极文昌大洞仙经》来看,当年殿内曾经举行过以音乐吟唱为主的“谈经道场”,此外,还有一种比较特殊的“升天道场”,专在帝、后驾崩之后举行。“升天道场”的时间长度不定,少则七日,多则可达二十一日,这是民间丧礼所企望不及的规制。
    钦安殿道场的仪节功能及含义
    作为钦安殿住持,娄近垣曾专门负责过钦安殿内的道场,为此雍正帝还专门在御花园内为他修建房屋居住。如果将娄近垣《黄箓大斋》所录“斗坛陈设图”与钦安殿的建筑与陈设布局相比,会发现两者十分相似。娄近垣所绘的坛场南北长,东西窄,分为南、北两区,这与增建抱厦后的钦安殿极为相似。图中南北两区之间绘有门三处,亦与钦安殿抱厦与正殿间的三组门对应。以此图作为“钥匙”,结合《钦安殿陈设档》便可对殿内的道场陈设进行解读。
    
    《黄箓大斋》卷所刊“斗坛陈设图”
    中央大龛区
    炉瓶盒三事
    
    “斗坛陈设图”所绘炉瓶盒三事的摆放位置
    
    清 炉瓶盒三事
    钦安殿正中北侧为玄天上帝主神龛,神龛前有朱漆大案一张即主香案,案上曾经安放有匙箸瓶、香盒、香炉、蜡扦、花瓶等物,与“斗坛陈设图”中北侧供桌的标注相吻合。其中匙箸瓶、香盒、香炉合称“炉瓶盒三事”,是焚香所必用的工具。在道场开始前,侍职先以香箸将燃烧的炭块夹入香炉,再以香匙于香盒内取香粉添于炉内,香烟便腾然而起。凡遇道场开启或启圣等节次,法官以左手拈取“寸香”与眉齐,默祝之后插于炉中香粉内,此谓之“运香”。
    
    苏州正一派法师左手拈香并于香炉前行“运香”功夫 陶金供图
    金钟玉磬
    主香案供有紫檀木架悬挂的陶瓷质地金声、玉振一对,也便是金钟、玉磬。道教斋法继承了古礼祭祀的规制,在“金箓大斋”中亦有金、玉之用。在“建坛科仪”中,法官念白:“伏以阴阳合序,资金石以通神明;幽显殊途,立辨号而昭诚信……”
    
    苏州道士在道场中敲击钟罄
    此时,“知磬法师”鸣金钟二十五响,高功法官叩左齿二十五通,集身中阳气与金钟相合,以此导和天地间之阳气。“表白法师”再振玉磬三十响,高功法师叩右齿三十通,集身中阴气与玉磬相合,以此导和天地间之阴气。最后“知磬法师”与“表白法师”“金玉交振”各三十六次,共成七十二响,法师亦叩左右齿,以此交合体内阴阳二气与身外先天阴阳之气相和,祛除坛场陈晦之气,招集群真降临。
    
    清乾隆 仿古铜彩八卦纹瓷“金钟”
    
    清乾隆 仿玛瑙纹鎏金边瓷“玉磬”
    东西诸龛区
    经桌、法器桌
    钦安殿内的东西大龛前,各有覆盖黄云锻的经桌两张,按《钦安殿陈设档》记载,桌上摆放有:“木令、水盂、剑架二分、铜罄一口、木鱼一个、铜帝钟一对,锡蜡钎三对。”所以,所谓的经桌实际是高功法官、都讲法官(主管唱赞导引的高功的副手)行法所用的“法台”。
    
    《大成金书》所刊之“外坛威仪”
    
    清 木质手炉
    “木令”即是木质令牌,主要用于“发奏科仪”中召合雷部神将及功曹的节次中:法官以右手执令牌,在虚空中作用秘法,以此配合存想、手诀以及罡步来实现人与护法神之间的沟通。“水盂”用于盛放法水,用于所有科仪开始时的净坛节次:法官以秘法取“三光、五方之真气”敕入于水中,成为“五龙荡秽法水”,然后左手以三山诀(拇指、食指、尾指伸直,呈鼎立之势,中指和无名指自然屈于手心)托起水盂,右手执法剑、捏净枝,绕坛遍洒法水,以金、水之气荡除氛秽、清净坛场。这些令牌、令旗,连同法剑、天篷尺、拷鬼杖等法器平时都安于“剑架”之上,《斗坛陈设图》中称其为“剑令架”,它作为道场中的镇坛之物,也是法官秉承正统道法、掌握神权的象征。道光十九年(一八三九年),宣宗停止了钦安殿内的道场活动,上述法器中除大铜磬外均被移往大光明殿收存。
    
    苏州正一派法师持令牌、令旗召将
    这口大铜磬现仍位于钦安殿东侧经桌原位,旁边有木盘,收置鼓槌、钟棰、磬棰等物。此外,盘中还有木质手炉三柄,也是道场中的重要之法器,其作用有二:一为斋主(钦安殿内举办的道场均为皇室祈福、拔亡,但由于皇帝不能经常亲临故往往指派王、贝勒或内务府大臣等代为拈香)跪拜瞻礼时,手中持香所用;二为法官在“三朝仪”中举行“烧香”这一仪法节次中所用,其时道众手持旌、节、幡、幢缓缓绕坛旋绕,法官持手炉尾随,一同唱诵仙乐,烧香供养诸天上圣。
    铜钟、鼍鼓
    钦安殿内西侧现存有大鼓一面,它的形制及大小均与丹陛大乐大鼓相仿,唯独不同的是,它的鼓面并未描绘龙纹,而是由一整张鳄鱼皮所蒙就。此鼓即是《钦安殿陈设档》中所记“大龙皮鼓壹面”。其所为之龙,当指即鼍龙(扬子鳄)而言。据传上古帝王颛顼喜好音乐,以扬子鳄鸣声如鼓而令其执掌音乐。后世以此为据,取其皮蒙鼓,名为“鼍鼓”,《诗经•大雅》中便有“鼍鼓逢逢(音pang”的诗句。
    
    清 红漆描金鼍鼓及局部
    鼍鼓南侧,是明朝弘治(一四八九年)铸造的大铜钟,悬挂于满饰五彩祥云的钟架之上。大钟自上而下铸有正楷书写的《元始天尊说北方真武妙经》、《太上泰清天童护命妙经》及《太上金光护身咒》,经文最上方第一字“元”开始向西旋转释读,至下方最后一字“玄”结束,暗合“玄元”之意。最下方钟裙处铸有《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以下称《度人经》)之《元始灵书中篇》符文。根据图形考据,它与《正统道藏》中《上清灵宝大法》、《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符图》所收录的两个版本基本一致。
    
    明弘治 刻元始天尊说北方真武妙经大铜钟及局部
    
    钦安殿铜钟钟裙所刻《元始灵书中篇》与《正统道藏》内容比较
    《元始灵书中篇》代表的是“化生天地的大道之气”,其所包含的“隐韵内名”亦是“天地之正音”,如能依法按照正音唪诵《元始灵书中篇》,则可“道备克得、升入金门”。若依法抄写此玉字或安镇或佩戴,则可以“万灾不干,神灵拥护”。钦安殿大钟仿效永乐大钟的形式,将《元始灵书中篇》的云篆铸于钟上,以此保佑皇室、安镇国祚。
    抱厦区
    清代曾在原钦安殿月台上增建抱厦一座,根据诸本陈设档案的行文记载顺序来看,当时抱厦内陈设有“红漆描金小卷书案”一张,“请命魔幡二首”的香胎“纵(疑为从)神”两尊,安放经卷的“经格子”两座,“满汉大签筒”一个,另有拜垫、羊角灯等什物。
    小香案
    “红漆描金小卷书案”现存钦安殿神食后夹道内,按照陈设档案记载,其上曾陈设有:“玉令十二面、玉尺一件、木令十三面、乾隆款黄玻璃花瓶一对、套红玻璃水盂一件、霁红瓷小供水缸一件、铜珐琅小匙箸瓶一件、铜珐琅小香盒一件、古铜兽面炉一件、古铜钵盂炉一件、龙眼菩提数珠一盘、小古铜五供一分(份)。”根据以上所陈设的香炉、令牌等重要物品来推断,它当时位于抱厦正中,也就是“斗坛陈设图”中瞻礼人前香案之位置。和该图中标注一样,小香案也摆设了“炉瓶三事”,应当是皇帝或者负责拈香瞻礼的亲王、贝勒、内务府大臣之用,高功法官在举行“拜表科仪”时,亦可能在此供案前铺设罡单及花褥。
    命魔幡与狮子节
    钦安殿神食后夹道内存有“辟邪狮子节”二副,其形制与周思德《大成金书》所载者完全一致。狮子节最早见于南宋天心派路时中编纂的科仪汇编《无上玄元三天玉堂大法》,在该书中“辟邪狮子节”与“天真命魔幢”作为重要的法器分列于“天宝台”(即供奉有三清神位之神台)的两侧。命魔幡规制最早见于南宋《上清灵宝大法》:“以红素夹造,长七尺许,中书命魔符,凡散花、命魔,令一人前持引导旋绕。”清代娄近垣在“斗坛陈设图”中将“命魔幡”拆分为“命幡”、“魔幡”两面。根据《钦安殿陈设档》“命魔幡二首”以及宣统二年《钦安殿佛像供器档》的“纵神二尊,香胎,请命魔幡二首”等记录,命魔幡与狮子节已经合二为一,其原来陈设的位置位于香案两侧,由殿内现存的两位蓝色护法力士像擎举。
    
    命魔幡与狮子节
    
    《玉堂大法》所刊之“三天辟邪师(狮)子之节”(左)与坛场布置(右)
    
    《大成金书》所刊之“内坛三天辟邪狮子之节”与“内坛命魔宝幢”
    “命魔”,是“三朝仪”中的节次之一:高功与都讲两法官分立于坛场东西两侧,高功法官手持“命魔幡”,以内秘取“日月之光”及身中“九色之气”照耀洞房(即脑中),再以太上符命将“五方魔王”慑服。魔王被慑服之后,诸天欢悦,法官率道众吟诵《步虚词》,持旌、节、幡、幢于坛内旋绕。
    
    清 香胎武士像
    
    香胎武士像正面
    钦安殿内命魔幡的发现,填补了近世以来命魔幡缺乏实物实证的空白。
    殿外区
    
    五龙捧圣旗杆施工旧影
    位于御花园内的钦安殿拥有山门天一门、矮垣、左右香亭、幡杆、焚帛炉等建筑物,是一座完整的坛庙建筑群。其建制亦与当时的宫廷道场有着密切的联系。
    纛杆位于天一门内西侧,档案中又称之为“五龙捧圣大旗杆”,纛杆长九丈五尺五寸(约三十一米),杆顶安有“铜胎镀金四方重檐亭”样式的宝顶一座,宝顶内有银匣,内贮《元始天尊说北方真武妙经》、《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纛杆西侧有蜜金重檐圆形小铜亭一座,内供旗纛神牌一面。所谓“纛”者,本为旧时军中的大旗,按《太上说玄天大圣真武本传神咒妙经》所云,玄天上帝“拥之者皂纛玄雾,蹑之者苍龟巨蛇”。所拥皂纛缘自其讨伐“六天大魔”之时,“玉帝遣镇北方,及至降纣世六魔之日,敕慰披发跣足,赐建皂纛玄旗,躬披铠甲”。皂纛之功用与军中大旗一样,一方面标明权威之所在,另一方面则用来召集兵将。玄天上帝的皂纛是一件极为神圣的法宝,故有专神掌理:“右天罡,掌皂纛,讳监兵,乃白虎七煞右将军。”纛杆下的鎏金神龛,内奉纛神,即是“白虎监兵将军”,白虎位于西方,主武,这也正好对应了钦安殿外纛杆所处的位置。
    钦安殿道场的道士
    钦安殿道场的道士有两个来源,其一是长住在大光明殿内的御前法官,他们大都由江南选聘而来,三年一轮值,主要负责主持大型且复杂的道场,如“金箓大斋”;其二是内府道经厂的道士,他们由内务府的太监中选出,同宫外的道士一样,也存在着师徒关系,主要负责一些小型且简单的道场,如“拜斗”以及诸如“升天道场”的唪经道场。但类似于万寿节这样的重大节日的道场,场面宏大,人数众多,往往由大光明殿法官与内府太监道士共同协力举行。
    注:几种常见的道场与科仪
    念经道场:最为普遍,就是单纯的念诵经文。经文的不同,目的也就不同。可以超度先炅、祈福迎祥等等。
    拜忏道场:也比较普遍,单纯的念诵忏文,一般用于超度亡魂。
    灯仪道场:《道藏》中收录有“血湖灯仪”等诸多名目,“血湖灯”最常用,主要是通过“点灯”启请神明(不同的神点灯的仪式不同),用灯光照亮地狱的罪人,使其得到救赎。
    发符:用灵符召请天将、功曹等神,将符文通报三界帝阙,是最基本的科仪。
    施食:佛教称‘放焰口(饿鬼)”。道士通过念咒化符,将坛上的食品化为亡魂的法食甘露,达到超度亡魂的目的。
    开光:为神像(画轴、雕像也可以)请光分灵的科仪,也是比较常见。(编辑:鸥鹭)
    本文由腾讯道学编辑整理,图文均来源于刊物《紫禁城》,故宫出版社出版,2015年5月号,总第244期。
    如喜欢本文欢迎转载,但请务必请注明作者与文章出处。文章作者观点与立场,不代表腾讯媒体的观点与立场。
    喜欢该类内容欢迎上微信关注“腾讯道学”微信公众号!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