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道学 > 道学入门 >

弘道读经会丨弘道缺的不是物质和手段 而是有道之人

http://www.newdu.com 2017-12-28 腾讯道学 陈景展 参加讨论

    文/陈景展
    邱祖的《垂训文》中,祖师把三乘法依次详细的解释了一下,其实目的还是给这些门内弟子一个更清晰的指引,怎么去修,怎么去做。
    修行:证今生之福果 修来劫之不堕
    开头的部分,邱祖说,修行有两个目的,一个是证今生之福果,一个是修来劫之不堕。
    这两个原因,我们在以前的读经中已经提到过,这是道教与别的宗教不同之处。你可以发一个出轮回的念,也可以发一个求今生福果的愿,两者是一致的。所以邱祖后面才说,即便就是修不成了也会名登九五。这个福报会积攒,来世自有金童接引转化为人,那也是个富贵之家,更容易闻道、更容易修道。如果你发一个低一点的愿,我今生先证福果,也是可以的,为什么说可以的?入道需要资粮,这个资粮就是宿世以来积攒的善业,那就先积善功,善功积攒足够了,你的智慧就开发了。自然有一天,到了来世或者来世的来世,就有心发一个更高的愿。两者是一致的,不勉强于谁,只要他的道业是端正的,只要他走的方向与太上的法是相一致的,都是修道人。
    
    依戒奉行 图:武汉长春观
    若有向道之真心 当遵太上之法律
    祖师强调的“若有向道之真心,当遵太上之法律”。我们不能离开这样的一个本,祖师的“三乘法”,这就是太上爷给我们留的法律,留的一个规矩,有了规矩才有了教,有了规矩才有了千千万万方便众生的法门。离了法门,逍遥快乐,无拘无束,那何苦于出家,何苦于信仰,何苦于皈依。既然皈依,就是皈依的道经师三宝:皈依太上无极大道,皈依三十六部真经,皈依玄中大法师,这是我们的根。是我们的根,也是这样一个社会,无论在家、出家,与道有缘与无缘的一个界限。
    入了玄门就有禁戒
    很多人谈自己是道教徒,三宝不知道,三宝不清楚,三宝不明白,所以说我只信太上无极大道,那你就依了自己了,等于是在依自己,归根到底还是没依三宝,没依祖师的法,没有依照祖师给你的津梁去行持,把规矩给丢了,把祖师爷给你的宝给丢了。
    所以祖师说,“奈何门人不自知觉,只图道教以度平生,不知玄科而有禁戒”。入了玄门就有禁戒,有不能做的事,有必须做的事。有一个区分于世俗的尺度,这个尺度就是践行你信仰的一个工具。你有了信仰,需要一个东西去表达,表达出来的东西,就是对于祖师法的弘扬。而不是说我粘贴复制,我在网络上发一个什么帖子,这是在弘扬祖师,这是在弘道。自身不能端正自身,越弘越远,越弘越偏,教门败坏之根由就是不修自己,只想所谓的“弘道”。倘若说你把道炁纳到自己身中了,一身道炁,我相信万人敬仰、四海投归,人人都说你是个大家之士,那个时候还用嘴巴说吗?自然有千千万万迷途的羔羊来找到你,替你来弘扬。
    
    修行人当戒“只图道教以度平生” 资料图
    弘道缺的不是物质 而是有道之人
    这样一个社会,我们不缺物质,现在物质真的不缺,科技很发达,印一部经也好,做一个别的东西也好,物质上的东西现在都很方便。现在最缺最缺的,道门缺的就是人,一个真正有信仰的人,一个真正的太上弟子,用身心贯穿去践行祖师爷法的人,太少了。
    祖师所说的“只图道教以度平生”,对这一部分人,我们辩证的去看,理性的去看,有它有益的部分,有它有害的部分。有一些人是宿世修行,今生不背债业,勤勤恳恳,服从规矩,同时又不知精进,日子反正就是这么过,没有原因,不知不觉就到了教门,为的是什么,不知道。今生度过去之后,来世自然有一个很顺的一个因缘又进入庙门,伺候祖师爷打扫。有利的一面就是说比起社会中人沉沦、迷失来说,他毕竟是在伺候祖师爷。但是邱祖给了一个更高的要求,就是不能这样子“只图道教以度平生”,要知出离,要出生死,要解脱自己才行。
    了脱才是我们的目的
    这个我们打一个比喻,就好像那个书籍里面或者说经书里面长的一个虫子,这个虫子不吃别的东西,就吃经书,日日夜夜在里面筑巢,吃的也是经书,天天就在这个经里面,他这样子也能度日。比起别的虫子来说,可能还更高贵一点,可是他把这个字吃到肚子里,不知其理,不明白这个经在说什么,没有解脱自己。所以生生世世还是个虫子。
    每个宗教都会有这样的一个问题,有一些你会看到它并不是因为什么原因,就感觉他应该是这个教门中的人,上一辈子就是在修行,而且入的就是这个门,今生很自然又是入了这个门。可是这好又不好,好就在于,他没离祖师的法,还在祖师的脚底,不好的是,何日是个解脱呢?倒不如有些大起大落的人,未曾闻祖师的法,一念之间觉悟了,了脱了。了脱才是我们的目的。
    修行人当怀天下之心
    祖师说“粒米文钱俱皆有所关系,乃世人之脂膏,农夫之血汗”。有一些道人为了减低自己的债业,或者说为了减轻斋主的负担,乞化,吃的是人家的残羹剩饭,穿衣服穿的是百纳衣,不用整块的布,各家用剩下来的碎布自己缝起来,来降低自己的债业。你吃的每一粒米,穿的每一件衣都是包含了无数斋主的心,当你吃下去的时候,这一粒米是无数的斋主用功德箱的钱买下来的,丝丝入扣,就欠下了无边债业。倘若说用心修行那倒还罢了,那利益一切,这些有功德的人也会享你的福。倘若说,“只图道教以度平生”,甚至于做一些败坏教宗的一些事情,那这个债怎么去还呢?你用什么去还呢?就还不了了。所以祖师才说,“非用心以难消,岂无功而可受”。吃了人家的东西,用了人家的东西,就要去用修行去报答,用自己的善心诚意去报答,把自己的心捐献给天下,舍了小家为大家,以天下苍生的念为己念,以天下苍生的祸福苦乐为自己的祸福苦乐,这才是出家的本意。出这颗人我心,出这颗小我心,怀的是天下人的心。(编辑:行云)
    腾讯道学独家稿件,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