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三丰在历史上是个极具传奇色彩的人物,尤其对他出神入化的武当神功、高尚的品德和放汤不羁性格、以及仙风道骨的外表,为世人所钦佩不已,他所研创的武当内家拳功夫更是举世无双。然而,人们对他亲手创建的道观和最初的修炼地却是鲜为人知。史传他在武当修炼数十年,居所多处,而保留下来的建筑却无法证实真伪,实物资料也是屈指可数。与武当山比邻的官山镇所属的杉沟村,发现了“太极观及元代张少年三丰石雕像”。为了核实真伪,先后多次到实地调查走访,发现了大量的与张三丰相关的实物资料,经考证研究,无不表明此地确属张三丰当年修炼地无疑,石雕像亦为元代少年张三丰像,太极观就是当年武当内家拳祖师张三丰所创。 ![]() 张三丰石窟 青年张三丰石雕像 一 概况 武当山古代建筑群都是以天柱峰金殿为中心向外延伸营建的,方圆八百余里。天柱峰之西,有一片绿色的森林,被明代帝王敕封为“官山”,太极观隶属官山管辖,正处于武当金顶之西,偏北约10°—15°,直线距离约8000米,海拔在400—800米间,其地势险峻,均为人烟稀少的山林地带。 二 考证 (一)太极观及其周边环境和建筑物所积淀了丰厚的历史文化信息,均符合张三丰隐修所选择的修炼地。 太极观所属地为官山镇政府所辖的杉沟村,沟底有一条河流沿山绕行蜿蜒东西流入官山水库,俗称“西流河”。东西向的陆地是多年的洪水所冲击形成的沙洲,河水刚好将沙洲与山分隔。过小溪北上,登山道,步行约五分钟,有两株参天大树矗立于路旁,树下有一大片干净的石皮,是行人栖息的歇脚之地。又五分钟抵太极观。观四面环山,立于山半,天空犹若巨型的伞盖,将此地严严实实地罩着,湛蓝的天空与碧绿的青山连接,显得分外清新,分外就是一块世外桃源。周遭山势优美而壮丽,山形错落叠置,形成一个个“锁形”交叉状,酷似阴阳互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山山相扣,是风水家看重的“锁口”地形。而太极观的正殿就坐落于“蝠(福)山”的腹中,其地势开阔,两翼环抱如圈椅,形成青龙、白虎镇守之势。观天象犹若华盖当空,这里正是古人难以寻觅而奢望追求、又不可多得的风水宝地。 观左,有一水池,虽被人为填埋,但池的边线轮廓依然清晰,名为“炼丹池”。老百姓告诉我们“文革期间造反派将观内神像砸坏丢在池塘内用土填埋。观前边有几个大崇台,也有一批石像被当驳岸石砌筑在崇台里面。大崇台以里古代有几进院落,最前面的大白果树旁是古戏台,每逢年过节(春节、正月初一、十五等)均在此唱大戏,一连几天,热闹非凡。”大兴农田基本建设砌筑驳岸时,村民杜新义的母亲为了保护黑虎这一“神兽”,请人将其抬放在家里保护至今。一同放在家里保护的还有一块木匾,匾名“皇恩耆儒”及其珍贵。 此地较为神秘、隐秘,三丰洞外正对着炼丹池,观后、左、右均有泉水常年流淌,大旱不枯,观前一条小溪西向而去,虽然地处深山,但阳光充裕,因为地势较高,四周烟岚尽收眼底,尽管如此,仰天观象,圆圆的天空好像专门为太极观罩着,冥冥中视乎可与苍天对话,是古代修炼者的最佳理想的场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