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化书像注》插图 南宋蜀中道士刘安胜通过《文昌大洞经》,首次将作为人物神的张亚子与作为自然神的文昌星附会合一,并以文昌神降笔的口吻,构建了引人入胜的文昌神降世故事。此后,文昌神的人格化形象开始固定下来,并深入人心。元代朝廷敕封文昌神帝君号,使其影响进一步扩大。从南宋起,经过蜀地一代代文人信士不遗余力地宣扬推广,文昌神走出了巴蜀一隅,成为我国道教神仙谱系中最著名的神灵之一。晚明至清时期大量流传的文昌帝君劝人为善的故事,通过诸多文学作品广泛传播,帝君慈善爱民、可亲可敬的形象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而实际上,清代的文昌帝君已经不仅仅为道教神灵,而是呈现有多种身份,体现着儒家知识精英的思想意识。 自宋代以来,儒家文化早已在很大程度上积累了对道、佛二教及民间信仰的容纳性。很多身为儒家文化精英的人,也同时是佛、道二教及民间信仰的倡行者。至明清时期,乡里社会的儒士精英为改良基层社会氛围,编制出了大量以儒释道及民间信仰中的人物为故事主人公的劝善书。无论是官员缙绅,还是普通平民,都崇尚刻印善书、奉行善书的行为。善书种类繁多,而由信众托名文昌神降笔,以文昌神自己口吻而作的劝善书——《文昌化书》是其中影响较大的一种。 《道藏提要》认为《文昌化书》成于元末,宁俊伟先生对化书内容进行考证,认为其前73化在北宋就已经形成,后面的内容则是在南宋附加的,元代又经过修订整编而成。现在流行的版本是南明隆武元年的版本。明万历二十九年版本的《文昌化书》,共97化,每化8句,每句7字,以骈文的形式写成。行文简单,读起来朗朗上口,但也因过于追求文韵而没有使故事情节铺展开来,不够生动。对于生活在乡里社会,识字不多、理解能力不足的普通民众而言,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劝导他们更是困难。于是,中晚明出现了一种新的文昌劝善书版本,即加注、配图、加按语版的文昌化书,并且这种版式一直盛行至清代,《文昌化书像注》即是其中之一。 南开大学古籍图书馆收藏的道教文献《文昌化书像注》,是一部珍贵的清代文昌劝善书。该书为道光三年苏州府常州大收藏家顾沅刊刻本,共一函四册,前两册分别命为元册、亨册,后两册则命为贞册。(按道教习惯,后两册似应为贞册和利册,疑为书的制作者失误。)是书元册收录了《清河内传》和《灵应大帝化书事实》,分别以第一人称口吻和第三人称口吻论述了文昌神的身世及他的家庭成员等的诞辰日,还有神灵封号等。书的主体部分为总计97则文昌神幻化故事,除此之外,还辑入了《阴骘文》、《太上感应篇》等数种道教劝善书,可以说是清代劝善书的合集。 (责任编辑:admin) |